慧寂

慧寂

慧寂,仰山慧寂禪師(815-891),俗姓葉,韶州懷化人。

基本信息

簡介

九歲時,慧寂禪師背著父母投廣州和安寺,從不語通禪師出家。十四歲的時候,父母派人把他抓回家,強迫給他娶親。慧寂禪師堅決不從,並砍斷自己的兩個手指頭,跪在父母面前,發誓欲求正法,以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父母見也意志如此堅決 ,只好同意。於是慧寂禪師又重新回到不語通禪師座下,並得以正式落髮。慧寂禪師悟道心切,在還沒有受具足戒的時候,即以沙彌的身份,開始遊方參學。初禮吉州耽源山應真禪師,已悟玄旨,後又參溈山靈祐禪師,遂升堂奧。承其師靈佑而集大成,於江西宜春仰山道場宣揚宗風,世稱“溈仰”宗。

佛教謂智慧和禪定。 明 唐順之 《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銘》:“讀 老子 及 瞿曇氏 書,得其虛靜、慧寂之說,不逆於心。” 仰山慧寂禪師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七宗”中溈仰宗的創始人之一,但因早期禪宗不立文字的傳統和溈仰宗在北宋初即斷嗣不傳的歷史事實,一直以來對慧寂禪師的生平及行履缺乏一個較詳盡的考辨。

開宗

慧寂,與溈山靈祐同為溈仰宗之祖。又稱仰山慧寂、仰山禪師。韶州懷化(廣東廣州)人,俗姓葉。自幼欲出家,父母不許,後斷兩指以明志,時年十七,乃依南華寺通禪師剃度,未受具足戒即四出遊方,初參謁耽源應真,既悟玄旨;繼叩訪溈山靈祐,遂登堂奧,得傳其心印。 後更往江陵受戒,深探律藏,又參訪岩頭全,不久又回溈山,執侍靈祐前後十五年,後繼嗣溈山之法,遷居江西仰山,學徒聚集,盛冠一方,世稱仰山慧寂。一日,有一梵僧來東土,謂(大四九八四上):‘特來東土禮文殊,卻遇小釋迦。’後遂有‘仰山小釋迦’之號。師資相承,別開一派,即溈仰宗。

一日,耽源和尚告訴慧寂禪師:“國師(南陽慧忠)當時傳得六代祖師圓相,共九十七個,授與老僧。乃曰:‘吾滅後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彌到來,大興此教,次第傳受,無令斷絕。’我今付汝,汝當奉持。”說完便將記有九十七個圓相的本子交給慧寂禪師。

慧寂禪師接過後,看了一遍,便將本子燒掉了。

後來,耽源和尚有一天問慧寂禪師:“前來諸相,甚宜秘惜。”

慧寂禪師道:“當時看了便燒卻也。”

耽源和尚道:“吾此法門無人能會,唯先師及諸祖師、諸大聖人方可委悉(洞悉、看破),子何得焚之?”

慧寂禪師道:“慧寂一覽,已知其意。但用得,不可執本也。”

耽源和尚道:“然雖如此,於子即得,後人信之不及。”

慧寂禪師道:“和尚若要重錄不難,即重集一本呈上,更無遺失。”

耽源和尚道:“然。”

第二天,耽源和尚上堂,慧寂禪師走出大眾,作此○相,接著以雙手托給耽源和尚上看,然後退步叉手而立。耽源和尚以兩手相交,作拳示之。慧寂禪師便進前三步,作女人拜。耽源和尚見此,遂點頭稱可,慧寂禪師於是禮拜而退。

一日,慧寂禪師正在洗衲衣,耽源和尚走上跟前,問道:“正恁么時作么生?”

慧寂禪師道:“正恁么時向甚么處見?”

耽源和尚知道慧寂禪師已經悟旨,不再勘驗,便走開了。

慧寂禪師悟道後不久即離開耽源,往參溈山靈祐和尚。

溈山和尚問:“汝是有主沙彌,無主沙彌?”

慧寂禪師道:“有主。”

溈山和尚又問:“主在甚么處?”

慧寂禪師於便從西邊過到東邊站立。溈山和尚一見,便知道他不同凡響。

慧寂禪師問:“如何是真佛住處?”

溈山和尚道:“以思無思之妙,返思靈焰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

慧寂禪師一聽,言下徹悟,從此以後,他便留在溈山和尚座下,執侍前後,盤桓十五年之久。後住仰山開法化眾,道譽天下。其接機利物,被後人視為宗門標準。

圓寂

師平時常以手勢啟悟學人,稱為仰山門風。後遷江西觀音院,後梁貞明二年復遷韶州東平山,同年示寂,世壽七十七。一說唐中和三年(883),或大順二年(891)示寂。諡號‘智通禪師’。塔號妙光。

慧寂 慧寂

塔院

2004年11月18日,袁州仰山慧寂禪師塔院落成典禮隆重舉行。 袁州仰山慧寂禪師塔院落成典禮

省政協副主席劉運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省政協副主席一誠等出席了典禮。 仰山寺是佛教禪宗五宗之一“溈仰宗”的祖庭,始建於唐朝會昌年間,其遺址位於袁州區洪江鄉東南村殿上組,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仰山慧寂禪師塔院修復工程於今年8月開工,投資近200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