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早年所作《人生幾何賦》、《斬蛇劍》、《御溝水》等,遠傳至渤海等國,其人皆以金書列為屏障。然而,他卻屢舉進士不第,至唐末方得以“榜上有名”。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再試進士,中第一名,為福建歷史上第二個狀元。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幾何賦》中“一皇五帝不死何歸”句,要其改寫,徐寅答“臣寧無官,賦不可改”,梁太祖怒削其名籍。東歸,閩王審知禮聘入幕,官秘書省正字。其試場所作《止戈為武賦》亦傳誦一時。五代時依王審之,不得志,歸隱家鄉,卒。有《探龍集》等多種著作,《全唐詩》收錄其詩220餘首。這是常見有關徐寅的資料,《記考》及《十國春秋》均有載,也被《中國人名大辭典》、《中國文學家辭典》(古代第二分冊)、《中國文學家大辭典》、《中國古代詩詞曲詞典》等引用。然而這些記載並不全面,都遺漏了一個重要的情節——徐寅曾於後梁重新參加進士考試而奪魁.
人物生平
徐寅命不逢時,處於安史之亂的唐朝後期,土地兼併嚴重,農民起義頻發,社會劇烈動盪,藩鎮(地方軍閥)分裂割據。曾為黃巢部下後降唐的同華節度使朱全忠,於唐天佑元年(904年)勾結宰相崔胤,殺了唐昭宗,另立年僅十三歲的李木兄為傀儡皇帝———唐昭宣帝,以武力劫持中央政權,控制關中和關東廣大地區。朱全忠野心也越來越大,想纂唐奪權,徐寅鄙視他奸詐殘暴人格,毅然棄官返鄉。
福建當時是閩王王審知當政,他欣賞徐寅為人正直,學識淵博,邀請其商討治閩大事。徐寅等人適時提出“輕徭薄斂,撫民休息”之策,首先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他協助王審知修長樂海堤,建十個斗門,旱可蓄水,澇可泄洪,灌溉千畝良田,糧食豐收,民心安定。自此,八閩大地積極興修水利,漳、泉等地倉廩盈實。
徐寅年邁時回到故鄉莆田延壽村。此地位於九華山下,壽溪蜿蜒而過,青山綠水,令人心曠神怡。徐寅萌發建築一座藏書樓想法,讓莆仙學子有一個好去處,即選址在延壽橋頭南側,他傾注所有積蓄,書樓建成後又親題“延壽萬卷書樓”匾額,藏書達萬卷。書樓不僅借書給學子閱讀,還定期舉行講學,講授者自由講述,學子們自由聽講,“書樓”遂成書院前身。到了宋代,莆仙各地興辦許多書院,供學子們學習,可見徐寅對莆仙教育文化發展功不可沒。
後代徐氏宗親緬懷徐寅高風亮節和造福家鄉德行,每年逢年過節常張貼:“壽水家聲大,書潭世澤長”的春聯,以示紀念。
個人作品
徐寅有文集傳世,四庫所收徐寅《徐正字詩賦》二卷,僅收賦八首,收詩三百六十八首。《四庫提要》稱其為“蓋其後裔從《唐音統簽》、《文苑英華》諸書裒輯成編,附刻家乘之後者”。阮元所編《四庫未收書提要》中著錄徐寅《釣磯文集》五卷,稱:“此為錢遵王所藏影宋本。據其族孫師仁序雲,家故有《賦》五卷,《探龍集》五卷,又於蔡君謨家得《雅道機要》,訪得詩二百五十餘首,以類相從為八卷也。《宋史·藝文志》載徐寅別集五卷,疑即師仁所藏之五卷葉。今本乃其裔孫玩所編次,賦五卷,凡五十首。《四庫全書》所收八首,皆在其中。而《全唐文》未采者較多二十一首雲。”可見此本較四庫本和《全唐文》所收更全面,後來學者可將四庫本和此本並作參考。
徐氏
(1)由浙江信安遷泉郡徐公店:徐洪(洎四子)-徐柔(洪公長子,守居浙江信安)、徐矜(洪公次子,由浙江信安遷入泉郡徐公店1世祖)---徐晦(入泉郡2世祖,唐貞元十八年狀元官禮部尚書)徐江---徐棋守祖居徐倉、徐松遷居安海徐狀元巷(又名徐公店徐厝巷)其後裔進士多自此出、徐朴居華洲徐公店---徐燭--徐墩
(2)由浙江信安遷莆陽延壽里:徐洪(洎四子)-徐務(洪公季子,由浙江信安遷入莆陽延壽里始祖)-徐珍--徐回--徐寅(唐開平元年狀元官泉州刺史,上述泉郡徐公店狀元徐晦與莆陽延壽狀元徐寅為祖伯與侄孫關係同屬浙江信安派下。
(3)福建泉郡徐公店始祖:泉郡1世徐矜公(760-840衢州刺史徐洪公次子)由信安遷入泉郡徐公店--2世狀元徐晦(760-838,徐矜公季子)配金華令莆陽黃君昌朝姐諱昌月--3世徐江(784-860)--4世徐棋(808-882)--5世徐燭(832-900,字彥光,號宣軒,居鳳池徐厝埕,墓在泉郡桃花山小天豹穴)--6世徐墩(856-933)--7世徐錚(880-958)--8世徐漭(902-978,字澤厚南唐末年遷居泉郡三十三都常泰里)--9世徐楔(926-1000)--10世徐燈(950-1032)--11世徐坊(986-1065)--12世徐鍾(1010-1088)--13世徐清(1032-1100)--14世徐植(1058-1135)--15世徐徽(宋政和壬辰科特奏進士)、徐烊(1072-1150)、徐瞻(字德望,宋政和乙未科進士官廣州通判)、徐光實(徐瞻弟,字德充,宋建炎戊申科進士官連州知府以清儉聞)--16世徐培(1095-1173)、徐宗義(徐瞻長子,宋淳熙戊戌科特奏進士)、徐宗禮(徐瞻次子,宋淳熙乙未科特奏進士)、徐浩(宋開禧乙丑科特奏進士)--17世徐定(1118-1191,字德CAO,宋紹興辛未科進士官潮州太守遷居浙江溫州永嘉徐公店)、徐實(宋乾道丙戌科進士)、徐容(宋乾道己丑科進士中書教官)、南洲(1120-1200,宋季分居福州常泰里,配安平呂氏)、徐洵美(宋隆興癸未科特奏進士)--18世徐晉老(宋紹興乙丑科進士)、徐孺子(1142-1220)、徐瑄 (1145-1228,字純中又字漢玉,號松月居士,定公子,隨父遷居浙江溫州永嘉徐公店,官嘉興太守安撫使)徐伯嵩(宋慶元丙辰科進士)、徐履正(宋慶元丙辰科進士)、徐挺(宋開禧乙丑科進士)--19世徐明淑(1166-1243,伯嵩子,字仲晦號擇齋,宋理宗紹定壬辰科進士歷官漳州通判兵部侍郎,與尚書洪天錫齊名)、--20世徐德聞 (宋寶慶丙戌科進士)、徐雷聞 (遷德化徐公店)、徐春聞(1192-1265)、--21世嗣子徐衍(1214-1268)--22世諸生號平庵(1237-1311,宋末居晉邑華洲徐公店遂為華洲初祖)裔孫徐縉芳字奕開明萬曆廿九年進士官至監察御史。
另據《台灣徐公演汐止家譜》記載:入閩徐姓主要二支系:
其一徐矜(洪公次子)偕子徐晦(徐矜季子),泉州首個狀元,官至禮部尚書,於唐穆宗二年(781年)入閩任 都團練,直系後代由晉江池店徐倉遷居安海狀元巷徐公店、雙溝徐公店、東山徐宅、霞美徐宅、華洲徐公店、永寧沙美徐公店、塔石徐公店;遷連江至宋代其後裔奉政大夫徐天一又從連江遷閩侯荊溪成為荊溪大族 。
其二徐務(洪公季子),男子上舍、祖父徐洎唐太保太尉,父徐洪衢州刺史,時安祿山作亂、江浙兵荒馬亂 ,徐務遂從浙江龍游縣入閩卜居莆田縣崇仁里徐州村(今名滁陽村)。人稱"崇仁居士"。夫人金華令黃昌朝妹諱昌娥氏生子三:珍、玖、珖。傳至五世,開為柱史,中秘、長史、寺丞、簿尹六個派,至16-20世,再析居務前,泉郡、漳郡、武榮、玉嶼、莊余、長樂、龍江、鳳嶺、儒山22個房,人丁遍布閩台浙粵以及東南亞諸國。(清代修譜寺丞已遷建甌、簿尹已遷浙江常山譜系只列十世)。宋末明初,揚美徐氏祖先,系以莆田延壽支派遷徙於此,距今約千年歷史。據長輩祖代流傳 :揚美開基祖系從德化遷居於此,經數十代繁衍,形成鄉社,平民出身,主要放流木排為業。約第三代即明洪武26年(公元1393年)楊美人徐鯉俊,字登龍,號震南,舉洪武癸酉科解元。鯉後少特達不群,洪武初以經義試士首峰於鄉為邑士先。以薦名投寧波府經略。是年,政聲至素著,賜進士,遷寧波府正堂。明代中葉,揚美村建祠堂,奉鯉俊公為祖,並得明皇室敕封春秋二祭。
1、由浙江信安遷入閩泉郡徐倉:衢州刺史徐洪(700-775)--1世徐柔、徐矜(730-800)、徐務--2世徐敏、徐梅、徐晦(760-838,字大章,唐貞元十六年狀元官至禮部尚書)--3世徐江--4世徐棋(世居泉郡徐公店今屬晉江池店)。
2、由浙江信安遷入閩莆陽延壽:衢州刺史徐洪(700-775)--1世徐務(732-805)由信安遷入莆田延壽里--2世珍公(875-879,務公長子)配林氏居莆田、玖居江西、珖居建安--3世回公(818-890生,珍公子)--4世堅、寅公(858-929,字昭夢,後唐894年狀元官秘書省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