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世界拉力錦標賽(World Rally Championship,簡稱WRC)是一項由國際汽聯(FIA)組織的,全世界範圍內級別最高的拉力系列賽事。世界拉力錦標賽分車手排名和車隊排名。兩者互相分離,而在基本積分制度和規則上基本相同。例如在2003年的比賽中,車手冠軍是來自富士(Subaru)車隊的彼得·索爾伯格(Petter Solberg),而車隊冠軍卻是雪鐵龍(Citroën)車隊。第一場WRC賽事在1973年舉行。世界拉力錦標賽的賽車為裝配2.0 L渦輪增壓引擎,並嚴格按照國際汽聯的世界拉力賽車改裝規則改裝的四輪驅動公路賽車。與一級方程式賽車不同的是,WRC的參賽車型必需為市售量產車。現在參加世界拉力錦標賽的賽車有雪鐵龍賽納WRC(Citroën xsara WRC)、福特福克斯RS、三菱槍騎兵EVO(Mitsubishi Lancer volution)、標緻307CC WRC(Peugeot 307CC WRC)、斯柯達法比亞 WRC(Skoda Fabia WRC)、富士重工翼豹 WRC(Subaru Impreza WRC)等賽車。
賽車分組
世界拉力錦標賽的賽車分為A組賽車和B組賽車(後者由於動力過大,多次發生事故和人員傷亡,於1980年代末廢止)。
世界拉力錦標賽還設有世界拉力錦標賽廠商組(Production World Rally Championship,即所謂的N組賽事,使用N組賽車)以及世界青年拉力錦標賽(Junior World Rally Championship)。
WRC比賽依參賽車輛規格的不同,分為原廠組Group N 及改裝組Group A 兩大組別。而A組與N組又依排氣量的不同將每組分為4小組,分別為:
A8:2000c.c以下渦輪四輪傳動改裝組 N4:2000c.c以下渦輪四輪傳動原廠組
A7:1601-2000c.c改裝組 N3:1601-2000c.c原廠組
A6:1401-1600c.c改裝組 N2:1401-1600c.c原廠組
A5:1400c.c以下改裝組 N1:1400c.c以下原廠組
每一站比賽中每一組最少要有5部車參賽,否則必須強迫晉級。
賽事規則
WRC的積分制度與F1相同,每一站的前八名分別可獲得10、8、6、5、4、3、2、1的積分,車手所得積分可成為車手本身及車隊年度積分,全年積分最高的車手與車隊將獲得世界冠軍的最高榮耀
我們所熟知的World rally car(W.R.Car)是包含在A8組中,這個錦標只有汽車製造廠身分的廠隊才具有參賽資格,2004年共有5個車廠參與角逐。
目前FIA規定每支廠隊只能派出兩部車參賽,而參賽廠隊也必須全年參賽才能角逐年度車隊積分。綜合這兩項規定,車隊積分是取具有車隊積分車手中成績最佳的前八位。
參加WRCar組比賽的都是各家的精英車手,比賽起跑出發順是依照他們的排名,積分領先者首先出發。通常參加比賽的車輛數約90部上下,除了參加WRC比賽車輛之外,其餘部分也會穿插引擎動力較低,專為年輕車手所設的JWRC(Junior World Championship)或PWRC(Production World Championship)比賽。
廠隊在全年度必須參加10站以上,並且至少要參加兩場歐洲以外的賽站。 近幾年在國際RALLY賽場上由於IMPREZA WRX與LACER EVO取得容易、套件充足,因此造成A8組與N4組的參賽車輛數遠大於其它組別。
每一站比賽分為3個Leg,通常每天為一個Leg,賽程規劃大多在1500公里,其中分為 SS (Special Stages) 路段與 RS (Road Section) 路段兩種,SS (Special Stages) 路段就是在封閉管制的路段上進行競速,1個Leg通常規劃有5-10個SS路段,長度通常在10-50公裡間,SS路段的規劃總長度以400公里為限,WRC就是以每一位車手完成所有SS路段時間的總和來分勝負,計時的單位是0.1秒,而規劃的平均速度110公里為限,最高不可超過132公里。
不同的 SS 路段間則以 RS (Road Section) 路段相連線,通常RS 路段就是一般的道路,因此速限必須遵守比賽當地的交通法規,也就是和一般道路用車一樣不能超速違規。因此為了讓車手有足夠的時間到達下一個RS路段起點,大會會提供一段時間,給車手以當地法定速限完成RS路段,並配合警力或軍隊以維持交通順暢。而RS路段的計時單位是1分鐘,若車手未能在指定時間到達,每遲到1分鐘總成績將加罰10秒。
SSS(Super Special Stage)路段是為了觀眾及方便電視轉播而設的,WRC史上的Super Special Stage是起源於澳洲站Langley Park SSS, SSS路段長度規劃通常只有2公里,而且大多是在工搭建的賽道上進行,是整個比賽中最短的Super Stage,但對觀眾的吸引力卻是最高的,因為觀眾可輕鬆的在觀眾席上,欣賞傳統RALLY比賽中看不到的兩車同場競技的畫面,而且不必受風沙之苦
比賽路面分為柏油路面及非柏油路面(碎石路面)兩大類,法國站是最著名的柏油路面賽事。此外,西班牙站與義大利站也是WRC中知名的柏油路面賽事。但若加上天氣的因素,則會有雪地的路面,如每年的蒙地卡羅站與瑞典站參賽車都是在冰天雪地的惡劣環境中競速,在雪地競賽中使用的是胎寬狹窄的釘胎,來增加輪胎表面壓力以取較好的抓地力而全年比賽中就屬碎石路面賽站最為常見,碎石路面依其特性不同又約略可分為粗糙的碎石路面以及平滑鬆軟的碎石路面,前者如希臘、土耳其,後者如芬蘭、紐西蘭等賽站。在粗造的碎石路面上比賽,車輛將遭遇路面大小碎石的撞擊,懸吊、車輪等相當容易損壞;在平滑的碎石路面上如芬蘭等比賽速度飛快,而路面鬆軟如英國站等如果遇到下雨的話,路面將會變得泥濘不堪,非常容易打滑。要在這些嚴苛路況中競賽對於車輛與車手都是一大考驗。
世界拉力錦標賽的賽站分布於全球,包括瀝青、砂石和冰雪三種不同情況的路面。每個賽站分為若干普通賽段和特殊賽段,規則與一般拉力賽事相同。
賽事歷史
2004年至2005年,世界拉力錦標賽的賽站有蒙特卡洛、瑞典、墨西哥、紐西蘭、賽普勒斯、希臘、土耳其、阿根廷、芬蘭、德國、日本、英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以及澳大利亞,共16個。其中2004年賽歷中的日本站和墨西哥站是第一次出現。
2006年的賽歷將會包括蒙特卡洛、瑞典、澳大利亞、墨西哥、紐西蘭、賽普勒斯、希臘、土耳其、阿根廷、芬蘭、德國、日本、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和英國共16站。
2005年
塞巴斯蒂安·勒布
雪鐵龍(Citroën)
2004年
塞巴斯蒂安·勒布
雪鐵龍(Citroën)
2003年
彼得·索爾伯格
雪鐵龍(Citroën)
2002年
馬庫斯·格倫霍姆
標緻(Peugeot)
2001年
理察·伯恩斯
標緻(Peugeot)
2000年
馬庫斯·格倫霍姆
標緻(Peugeot)
1999年
托米·馬基寧
豐田(Toyota)
1998年
托米·馬基寧
三菱(Mitsubishi)
1997年
托米·馬基寧
富士(Subaru)
1996年
托米·馬基寧
富士(Subaru)
1995年
科林·麥克雷
富士(Subaru)
1994年
迪迪埃·奧里奧爾
豐田(Toyota)
1993年
尤哈·坎庫寧
豐田(Toyota)
1992年
卡洛斯·塞恩斯
藍旗亞(Lancia)
1991年
尤哈·坎庫寧
藍旗亞(Lancia)
1990年
卡洛斯·塞恩斯
藍旗亞(Lancia)
1989年
馬西莫·比亞西昂
藍旗亞(Lancia)
1988年
馬西莫·比亞西昂
藍旗亞(Lancia)
1987年
尤哈·坎庫寧
藍旗亞(Lancia)
1986年
尤哈·坎庫寧
標緻(Peugeot)
1985年
蒂莫·薩洛
標緻(Peugeot)
1984年
斯蒂格·布洛姆奎斯特
奧迪(Audi)
1983年
哈努·米科拉
藍旗亞(Lancia)
1982年
瓦爾特·羅厄爾
奧迪(Audi)
1981年
阿里·瓦塔寧
塔爾博特(Talbot)
1980年
瓦爾特·羅厄爾
菲亞特(Fiat)
1979年
布約恩·瓦爾德加德
福特(Ford)
1978年
馬庫·阿倫
菲亞特(Fiat)
1977年
山德羅·穆納里
菲亞特(Fiat)
1976年
藍旗亞(Lancia)
1975年
藍旗亞(Lancia)
1974年
藍旗亞(Lancia)
1973年
阿爾派-雷諾(Alpine-Ren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