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臨床表現是突然的劇烈頭痛,伴以嘔吐,意識不清、抽搐、大量出汗等,嚴重者可致昏迷及各種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如失語、偏癱、偏感覺障礙及偏盲等。清醒的患者往往形容自己的頭痛症狀就向“炸裂樣”或是“電擊樣”。
蛛網膜下腔出血是如何發現的?
頭顱CT和腰穿檢查是診斷SAH的兩個主要手段。二者各有利弊。CT檢查是無創檢查,在48小時內,最新的CT檢查可以確診95%的SAH;但如果出血量較小,耽擱的時間長,CT檢查的陽性率則下降,一般而言,48小時至一周內,行CT檢查的陽性率僅為50%。而腰穿檢查是診斷SAH的最敏感的方法,在出血一周左右,其陽性率仍可達90%以上;但其是有創檢查,有一定的風險。因此,一般在條件不具備,或者CT檢查陰性卻高度懷疑SAH時再行腰穿檢查來確診。
如何確定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因?
腦血管造影是目前診斷顱內動脈瘤的最佳方法和金標準,具體來說,就是在病人的大腿根部做一長約3mm的切口,然後穿刺股動脈,通過一細而柔軟的導管在動脈內注射造影劑,使腦部的血管圖象清晰地、動態地顯示在電視螢幕和X光片上,醫生據此作出準確診斷和治療選擇。當然CT血管成像(CTA)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無創檢查,也可以用於診斷,但現階段,最終都要經過腦血管造影才能確診。
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有那些呢,都有那些危險性?
自發性SAH的近期危險性主要在再出血和腦血管痙攣,其中腦血管痙攣與出血的量有關;而再出血則與其病因有關了。
80%左右的自發性SAH為動脈瘤所致,2周內再出血的危險性為15-20%;4-5%的患者可能由腦動靜脈畸形出血所致,1年內再出血的可能性為4-18%;其他血管病如脊髓血管畸形、高血壓腦出血、靜脈竇血栓等都可能致自發性SAH。另外,極少一部分患者,由於小血管破裂出血,呈良性病程,多次腦血管造影均不能發現腦血管異常,預後較好。當然,各種全身性出血性疾病,也可導致SAH。
自發性SAH患者腦內出血是當時就止住了還是一直在出血呢?
動脈瘤破裂出血的過程是非常短暫的,動脈瘤破裂後造成腦壓迅速升高,瘤內外壓力梯度馬上達到平衡,血就不再向外流出去了,破裂的地方馬上形成血栓。這為我們儘快進行治療提供了機會。但是這種血栓是非常不穩定,在短期內會發生溶解或由於血壓升高,造成動脈瘤的再次出血。因此,一旦明確為動脈瘤性SAH,應儘早行確定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