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字母
Λ
Lambda(大寫Λ,小寫λ)讀音:lam (b) da(蘭木達)['læmdə]
是第十一個希臘字母
大寫Λ用於:
粒子物理學上,Λ重子的符號
小寫λ用於:
物理上的波長符號
放射學的衰變常數
線性代數中的特徵值
西里爾字母的 Л 是由 Lambda 演變而成
【汽車】1.氧感測器的值0.1-0.95V
⒉過量空氣係數
附錄:希臘字母讀音及科學方面套用
大寫 | 小寫 | 英文讀音 | 國際音標 | 意義 |
Α | α | alpha | /ˈælfə/ | 角度,係數,角加速度 |
Β | β | beta | /'beitə/ | 磁通係數,角度,係數 |
Γ | γ | gamma | /'gæmə/ | 電導係數,角度,比熱容比 |
Δ | δ | delta | /'deltə/ | 變化量,屈光度,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判別式 |
Ε | ε | epsilon | /ep'silon/ | 對數之基數,介電常數 |
Ζ | ζ | zeta | /'zi:tə/ | 係數,方位角,阻抗,相對粘度 |
Η | η | eta | /'i:tə/ | 遲滯係數,效率 |
Θ | θ | theta | /'θi:tə/ | 溫度,角度 |
Ι | ι ℩ | iota | /ai'oute/ | 微小,一點 |
Κ | κ | kappa | /kæpə/ | 介質常數,絕熱指數 |
∧ | λ | lambda | /'læmdə/ | 波長,體積,導熱係數 |
Μ | μ | mu | /mju:/ | 磁導係數,微,動摩擦系(因)數,流體動力粘度 |
Ν | ν | nu | /nju:/ | 磁阻係數,流體運動粘度,光子頻率 |
Ξ | ξ | xi | /ksi/ | 隨機數,(小)區間內的一個未知特定值 |
Ο | ο | omicron | /oumaik'rən/ | 高階無窮小函式 |
∏ | π | pi | /pai/ | 圓周率,π(n)表示不大於n的質數個數 |
Ρ | ρ | rho | /rou/ | 電阻係數,柱坐標和極坐標中的極徑,密度 |
∑ | σ ς | sigma | /'sigmə/ | 總和,表面密度,跨導,正應力 |
Τ | τ | tau | /tau/ | 時間常數,切應力 |
Υ | υ | upsilon | /ju:p'silən/ | 位移 |
Φ | φ | phi | /fai/ | 磁通,角,透鏡焦度,熱流量 |
Χ | χ | chi | /kai/ | 統計學中有卡方(χ)分布 |
Ψ | ψ | psi | /psai/ | 角速,介質電通量 |
Ω | ω | omega | /ou'migə/ | 歐姆,角速度,交流電的電角度 |
網路釋義
lambda
⒈λ
IT專業英語詞典-L
lambdaλ
Lambda
⒈拉姆達
通訊行業專業英語辭彙⑹-通訊電子-辭彙...
拉姆達 Lambda
流行符號
“ λ ”形似一個雙手插兜兒,獨自行走的人,表示“失意、無奈、孤獨、低調、路過”之意的符號,最先流行於半條命。
程式語言
計算機程式語言
Lambda 表達式 Lambda 表達式”是一個匿名函式,可以包含表達式和語句,並且可用於創建委託或表達式目錄樹類型。
所有 Lambda 表達式都使用 Lambda 運算符 =>;,該運算符讀為“goes to”。該 Lambda 運算符的左邊是輸入參數(如果有),右邊包含表達式或語句塊。Lambda 表達式 x => x * x 讀作“x goes to x times x”。可以將此表達式分配給委託類型,如下所示:
delegate int del(int i);del myDelegate = x => x * x;int j = myDelegate⑸; //j = 25
創建表達式目錄樹類型
複製
using System.Linq.Expressions;// ...Expression<del> = x => x * x;
=> 運算符具有與賦值運算符 (=) 相同的優先權,並且是右結合運算符。
Lambda 用在基於方法的 LINQ 查詢中,作為諸如Where和 Where 等標準查詢運算符方法的參數。
使用基於方法的語法在 Enumerable 類中調用 Where 方法時(像在 LINQ to Objects 和 LINQ to XML 中那樣),參數是委託類型 System.Func<T,TResult>;。使用 Lambda 表達式創建委託最為方便。例如,當您在 System.Linq.Queryable 類中調用相同的方法時(像在 LINQ to SQL 中那樣),則參數類型是System.Linq.Expressions.Expression<Func>;,其中 Func 是包含至多五個輸入參數的任何 Func 委託。同樣,Lambda 表達式只是一種用於構造表達式目錄樹的非常簡練的方式。儘管事實上通過 Lambda 創建的對象的類型是不同的,但 Lambda 使得 Where調用看起來類似。
在前面的示例中,請注意委託簽名具有一個 int 類型的隱式類型輸入參數,並返回 int。可以將 Lambda 表達式轉換為該類型的委託,因為該表達式也具有一個輸入參數 (x),以及一個編譯器可隱式轉換為 int 類型的返回值。(以下幾節中將對類型推理進行詳細討論。)使用輸入參數 5 調用委託時,它將返回結果 25。
在is或as運算符的左側不允許使用 Lambda。
帶有標準查詢運算符的 Lambda
許多標準查詢運算符都具有輸入參數,其類型是泛型委託的 Func<T,TResult> 系列的其中之一。Func<T,TResult> 委託使用類型參數定義輸入參數的數目和類型,以及委託的返回類型。Func 委託對於封裝套用於一組源數據中每個元素的用戶定義表達式非常有用。例如,假設有以下委託類型:
public delegate TResult Func<TArg0,TResult>(TArg0 arg0)
可以將委託實例化為 Func<int,bool> myFunc,其中 int 是輸入參數,bool 是返回值。始終在最後一個類型參數中指定返回值。Func<int,string,bool> 定義包含兩個輸入參數(int 和 string)且返回類型為 bool 的委託。在調用下面的 Func 委託時,該委託將返回 true 或 false 以指示輸入參數是否等於 5:
Func<int,bool> myFunc = x => x == 5;
bool result = myFunc⑷; // returns false of course
當參數類型為 Expression<Func> 時,您也可以提供 Lambda 表達式,例如在 System.Linq.Queryable 內定義的標準查詢運算符中。如果指定 Expression<Func> 參數,Lambda 將編譯為表達式樹。
此處顯示了一個標準查詢運算符,Count 方法:
int[] numbers = { 5,4,1,3,9,8,6,7,2,0 };
int oddNumbers = numbers.Count(n => n % 2 == 1);
編譯器可以推斷輸入參數的類型,或者您也可以顯式指定該類型。這個特別的 Lambda 表達式將計算整數 (n) 的數量,這些整數除以 2 時餘數為 1。
以下方法將生成一個序列,其中包含 numbers 數組中在 9 左邊的所有元素,因為 9 是序列中不滿足條件的第一個數字:
var firstNumbersLessThan6 = numbers.TakeWhile(n => n < 6);
此示例演示如何通過將輸入參數括在括弧中來指定多個輸入參數。該方法將返回數字數組中的所有元素,直至遇到一個值小於其位置的數字為止。不要將 Lambda 運算符 (=>) 與大於等於運算符 (>=) 混淆。
var firstSmallNumbers = numbers.TakeWhile((n,index) => n >= index);
Lambda 中的類型推理
--------------------------------------------------------------------------------
在編寫 Lambda 時,通常不必為輸入參數指定類型,因為編譯器可以根據 Lambda 主體、基礎委託類型以及 C# 語言規範中描述的其他因素推斷類型。對於大多數標準查詢運算符,第一個輸入是源序列中的元素的類型。因此,如果要查詢 IEnumerable<Customer>;,則輸入變數將被推斷為 Customer 對象,這意味著您可以訪問其方法和屬性:
customers.Where(c => c.City == "London");
Lambda 的一般規則如下:
Lambda 包含的參數數量必須與委託類型包含的參數數量相同。
Lambda 中的每個輸入參數必須都能夠隱式轉換為其對應的委託參數。
Lambda 的返回值(如果有)必須能夠隱式轉換為委託的返回類型。
請注意,Lambda 表達式本身沒有類型,因為常規類型系統沒有“Lambda 表達式”這一內部概念。但是,有時會不正式地論及 Lambda 表達式的“類型”。在這些情況下,類型是指委託類型或 Lambda 表達式所轉換為的 Expression 類型。
python 中的 lambda
數字的平方
>>> f = (lambda x: x * x)
>>> print(f(5))
25
遊戲
概述
中文名稱:《半條命》或譯《半衰期》(台灣地區:戰慄時空)
英文名稱:Half-Life(簡稱:HL)
遊戲製作:Valve Software
遊戲出版:Sierra遊戲發行:Valve
遊戲定位:電子競技,恐怖劇情類
遊戲類型:第一人稱射擊
同類遊戲:《半條命》、《軍團要塞》、《反恐精英》、《針鋒相對》、《藍色沸點》、《勝利之日》、《追捕》、《藍色守衛者》、《異型任務》、《黑色死亡》、《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等
系統配置:PⅡ,128兆記憶體,3D圖像加速卡(推薦)
上市日期:1998年
國內引進:奧美公司(現為神州奧美)
半條命是一個科幻類型的第一人稱射擊電子遊戲,由Valve軟體開發,雪樂山公司在1998年出版。它使用的引擎是由雷神之錘Ⅱ引擎修改的。最初的版本是針對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的,後來由Gearbox Software開發了Sony的PS2版本。
半條命 (1998)
半條命,英文是Half-Life,通常被愛好者們縮寫為HL,在發布前就因為它引人入勝的故事線而備受關注,被認為即將改變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模式。半條命因為它那老練的遊戲內的敵人的智慧型系統而出名。後來Valve又開發了它的幾個後續版本:半條命:針鋒相對(Opposing Force)、半條命:藍色沸點(Blue Shift),以及遊戲MOD:反恐精英(Counter Strike)、勝利之日(Day of Defeat)等。
有趣的是,在英文原意中,Half-Life指的是“半衰期”的意思。而現在國內通用的“半條命”卻是取其雙關意:被與怪物搏鬥至只剩下半條命。(“λ”就是衰期常數,與遊戲中黑山(Black Mesa)核物理實驗室所進行的實驗有關)
半條命現在的最新版本是半條命2:第二章。
1998年十一月,Valve帶來了公司成立後的第一個遊戲——《半條命》。這是以《雷神之錘Ⅱ》引擎製作的第一人稱動作遊戲。故事情節主要是黑山實驗室的研究員Gordon Freeman在某天工作的時候由於自己的操作失誤打開了外太空與地球的通道,致使大量外星生物占據了實驗室,而政府為了掩人耳目,派出特種部隊同時消滅實驗室里的生還人員和外形生物,而最後Freeman卻發現這一切只不過是政府的實驗,而他們全都成了這實驗的犧牲品……
在國內,《半條命》並沒有引起很大的轟動,但不可否認的是,《半條命》在世界範圍的成功已經說明它具備了一切優秀遊戲所具備的特徵,而首作的推出成為Valve Software邁向成功的重要基石。
在1999年末所推出的遊戲《針鋒相對》是作為《半條命》的續集登場,這款《半條命》的第一個資料片是由Gearbox Software所開發的。
半條命:針鋒相對(1999)
《半條命:針鋒相對》是個官方資料片。這個版本被許多雜誌評為“年度大獎”。在遊戲中玩家又回到了黑山研究所再融入這個刺激的戰鬥中。除此之外,《半條命:針鋒相對》還包括了許多新的多人遊戲內容。
還記得在原作中給了你這么多麻煩的士兵嗎?這次你是他們中的一個,在《半條命:針鋒相對》要生存下來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和其它人被派去執行消滅Gordon Freeman——上作的主角的任務,但是你與你的基地失去了聯繫。在混亂中,你發現了許多異形生物通過Gordon Freeman去Xen世界時留下的通道來到了地球。你很快知道這種高度進化的生物到地球上是為了掠奪這星球。儘管你是被派來消滅Gordon Freeman和黑山研究所的其它的科學家的,但你現在發現情況改變了,你必須為了生存與異形生物和其它敵人戰鬥。
半條命:反恐精英(1999)
《反恐精英》(Counter Strike)簡稱CS,是半條命的一個擴充MOD包。在1999年6月19日推出了首個測試版,沒想到這個測試版卻在全美遊戲排行榜輕易的排到了第一,連Quake3、DF3、SC等大做都被甩在後面。它的測試版的版本號一口氣升到了到了7.01!在2000年11月8日終於推出了1.0正式版,一個遊戲是否受歡迎,主要是看他合不合玩家那2倍與摩爾定律而增長的胃口。
近來,FPS遊戲的畫面已經可以說是無可挑剔,而玩法也不外乎你殺我我殺你的模式。99年的三角洲突破了這個從Doom時代留下來的框子,採取了團隊作戰的方式來進行比賽。玩家之間的單殺是很吸引人,但人們更希望的是隊員之間相互配合來獲得戰鬥的勝利。三角洲從而取得了豐碩的成績。但他也有比如圖形粗糙、隊員之間配合困難等等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則被cs完美的解決了!還著重加強了團隊合作的比重!!大家可以試想一下這個鏡頭,月黑風高,4個反恐隊員一字排開的靠在由恐怖分子占據的小屋門邊牆上。隊長一聲令下,門被打開了,一個閃光彈扔了進去。在閃光彈閃過的0.1秒之內,嘩啦啦的幾聲。天窗被打破,早已埋伏在屋頂的隊員順著繩子劃下,火力壓制那些還在反抗的敵人。門外的隊員迅速進入,消滅掉正在柔眼睛的敵人、解救人質、清理戰場。20秒內,全隊撤出,任務完成!
註:半條命不是生化版的CS,請各位不要被誤導了,CS也是半條命的擴展版之一。CS小白就是這些被誤導的人。
半條命:軍團要塞(2000)
《軍團要塞》的出現預示著團隊合作在《半條命》遊戲中開始成為主流。《軍團要塞》不過在原有的《半條命》遊戲版本上增加了團隊作戰模式。在這種遊戲模式下,玩家被分為彼此敵對的兩組,在不同的地圖上戰鬥以達成某一特定的目標,比如說奪取時方的旗幟、占領某片區域、暗殺或保護隊伍-員等。在《軍團要塞》中,玩家可以扮演戰士,偵察兵,狙擊手等9種職業。每個兵種都有自己的屬性,他們在速度、裝甲和武器上都截然不同,自然用處也就不同。當然,各個兵種都有自己的弱點和長處,這也是在《軍團要寨》里個人英雄主義無法發揮作用的原因。
半條命:藍色沸點(2001)
《藍色沸點》本是為世嘉的Dreamcast組織開發的,卻由於該平台的沒落而改為落戶PC平台,於是我們有幸在時隔三年後見到了這第二部官方資料篇(Counter-Strike是由愛好者利用外掛模組開發出來的,並非官方製作)。該作背景與前兩部緊密交錯在一起,都發生在黑山研究所(Black Mesa Research),但又有所不同。在原作《半條命》(1998年)中,玩家扮演科學家Gordon Freeman清除異形;在《針鋒相對》(Opposing Force,1999年)中,則扮演政府派去的特種部隊,到黑山研究所里暗殺Gordon Freeman;在《藍色行動》里則扮演一名普通的守衛Barney Calhoun,在未清除的異形與進駐的政府軍隊的夾縫中努力帶著一些科學家逃出生天,在遊戲結尾,我們可以看到Gordon Freeman被軍人打暈拖走的情形(是不是很熟悉?原來在《半條命》中被打暈後是這樣被拖走的啊)。
顯然,從背景介紹上就可看出製作者們在劇情上所下的工夫,具體到遊戲內容中也是它的亮點之一。玩家本是一名普通守衛,因異形引發的電梯故障而身處險境,好不容易摸索到地面,卻遭遇政府軍隊。為了能逃出去,他獲知必須找到Rosenberg博士,於是進入艱難的尋人之旅;之後為了啟動傳送裝置,不得不孤身前往異形世界;為了給傳送裝置充電,再次深入到研究所地下層;甚至到最後傳送離開時,也差點因裝置設定的失誤而無法脫身……總的來看,《藍色沸點》是《半條命》系列的集大成者,無論是畫面、情節,還是在武器設定、多人模式(加入了CTF)等方面,都體現出了《半條命》系列的最高水平(不知這算誇獎還是貶低,呵呵)。只是限於技術條件,改善並不大。但除了圖形上的落後外,其最大不足在於它的篇幅太短,即使在中等難度下,玩家一般也只需要不到二十小時就能通關,使得它更象一個精緻的唯美小作品。不過在零售版中,附帶上了第一部資料篇《針鋒相對》,這才多少增加了它的選擇價值。
反恐精英:零點行動(2003)
由Valve和Turtle Rock Studios聯合開發的Counter-Strike:Condition Zero為Counter-Strike系列遊戲增加了單人體驗,同時還為線上部分增加了特別的擴展。Condition Zero採用Half-life引擎,玩家將會挑戰從叢林,山地,沙漠,街道等眾多單人場景。另外,Counter-Strike:Condition Zero還提供了全新的Career模式,玩家可以直接和Counter-Strike的官方Bot協同作戰或者對戰。在這個模式中,玩家所獲得的隊友的AI,物品和武器都是有限的,但是隨著Ladder提高資源將不斷增加。
你在每幅地圖至少要和恐怖份子進行三個回合的較量,你在完成一些特別任務的同時,你至少要取得兩個回合的勝利才能順利過關。這些任務通常包括殺一定數量的人,摧毀一些特別的武器,營救人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等等。你不必在三個回合里通通完成所有的任務,所以假如你擊敗了恐怖份子而你的任務還沒完成的話,遊戲會繼續進行,直到你圓滿的完成所有的任務為止。
物競天擇(2003)
作為半條命的3大MOD之一,天擇(Nature Selection)發揚了傳統FPS(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多人對戰模式,並在其中融入了RTS(即時戰略)的元素。你能想像一邊玩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一邊還可以使用即時戰略的全局畫面來控兵嗎?Natural Selection能帶給你全新感受!它帶來一種新的遊戲方式——FPSS(First-Person Social Strategy,第一人稱戰略)。
與其它對戰的FPS不同,遊戲裡的對抗不再是人VS人或是人VS外星人形生物,它有兩個有著巨大差異的種族供玩家們選擇:
The Frontiersmen —— 海軍陸戰隊(MARINE,人類),任何FPS遊戲都存在的種族,擁有各類槍枝,可遠距離殺傷對方,個體比較弱,要講究團隊配合。
The Kharaa —— 異形生物(ALIEN,異形),有著超強的進化能力和生物武器,個體素質比較強,高生命,高速度,實施以近身戰為主的戰鬥方式。
勝利之日(2003)
自從CS大獲成功後,Valve便著手MOD的推廣和開發,每年在重大遊戲盛會上舉辦MOD展覽會,將無數優秀MOD作品供玩家娛樂。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款叫做《勝利之日》(英文簡稱DoD),是至今為止唯一能和CS媲美的MOD。
DoD和CS的區別在於,遊戲脫離了目前火爆的反恐題材,取而代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背景。玩家將扮演盟軍和德軍中的一名士兵,使用自己獨有的技能與武器,在爭奪區域、守衛海灘等多種玩法模式中,從各個角度去感受戰場的殘酷和生命的寶貴。每個地圖都力求給玩家帶來真實感,宏大的室內戰場,飛機震耳欲聾的轟炸,滿目的殘牆斷壁,敵人臨死前的叫喊,仿佛我們真正置身於60年前的世界大戰中。在作戰方面,DoD和CS有著截然不同的規則,DoD注重的不只是團隊配合精神,更重要的是地形的選擇以及勇敢的犧牲精神。這樣的設計使得雙方進攻和防守都是平等的,不會再出現CS中因地形而導致雙方不齊。任何違背DoD規則的玩家,只能用鮮血來證明自己的錯誤。放眼望去,DoD的出現對於《半條命》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也再次為MOD樹下了一塊堅實的里程碑,它讓我們學會了勇敢、果斷、機智與團隊合作。如果你想挑戰自己,就請戴上鋼盔,拿起步槍,隨我一起上戰場吧!
半條命2(2005)
很難讓人相信,在《半條命2》(Half-Life 2)發售之前,Valve實際上僅僅製作過一款遊戲。當然,它也是一款傑作。它對隨後出現的很多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因此玩家理所當然非常期待它的續作,可惜的是,沒有人能想到《半條命2》的開發過程是如此長久。這款大製作在很多方面展現了它的魅力:《半條命2》是一款技術上令人驚訝地完美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其中還包括了《半條命》中讓人流連忘返的所有特色。不過,很多特色在現在看來已經比較普通了,並且遊戲本身的故事也沒有達到玩家的期望值。儘管如此,這些並沒有對《半條命2》造成多大的影響,它仍然是一款給人印象非常深刻、非常吸引人的射擊遊戲,同時也很有可能繼前作獲得“最佳PC遊戲之一”稱號之後,再次榮獲這個殊榮。
半條命2:失落的海岸線(2005)
Valve使用最新開發的圖象技術HDR(High Dynamic Range)開發的《半條命2》資料片Half-Life 2: Lost Coast(半條命2:失落的海岸線)在Steam遊戲平台上正式發布!
這個遊戲不是針對玩家的,更象是設計者為了實現一些新技術而作的一項實驗,可玩性不大,但在技術層面上來說卻有非凡的意義,遊戲中有一個解說系統,也就是很多“省略號”,這些東東都可以用E鍵打開,裡面是設計者對遊戲運用的一些新技術的解釋如HDR(高動態範圍光映射)、動態光澤貼圖等。
作為一個展示HDRSource引擎技術性的遊戲,Half-Life 2:Lost Coast《半條命2:失落的海岸線》的系統要求是相當高的。他被玩家們一度稱為“顯示卡殺手”。在安裝過程中,如果你的系統沒能滿足推薦配置,Steam遊戲平台將給你提示。我們希望各位遊戲玩家能夠喜愛它。
半條命2:資料片第一章
《半條命2》發售時,這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如重磅炸彈般在業界及玩家中引起轟動。不過,遊戲的結局留有大量疑團,許多玩家對此稍微有些不爽。現在有個好訊息,Valve正在製作《半條命2》的首部資料片《半條命2:第一章》,資料片的劇情緊接上部,預計在今年下半年發售。由於Valve保密工作到家,我們對資料片了解甚少。最近,我們有幸採訪了擔任設計師和程式設計師的Robin Walker。這次的劇情發生在City 17,由於Gordon在《半條命2》中的行動,這城市幾乎成了一座空城。《第一章》將採用高動態範圍光映像技術,這有助於實現人物眼睛的光發射效果。
Gabe Newell是這么介紹《半條命2:第一章》的:“你正站在一座要爆炸的大樓頂上,那你怎么才能死裡逃生呢?(《半條命2:第一章》)就是要回答一系列這種問題,同時也會提出一些其他問題, 比如G-Man在‘半條命’世界裡的真實身份等,所以玩家們會得到不少驚喜。”
《半條命2:第一章》的故事背景:“當意識恢復後,戈登·弗里曼和艾麗克絲髮現自己從反應堆的大爆炸和G-Man的掌控中倖存了下來;但是,在慶幸自己逃出生天之前,他們還要面對搖搖欲墜的總部大樓行將解體的危險,那自我毀滅式的大爆炸足以將17號城市變成一個散發著有毒氣體的巨型彈坑。於是,由艾麗克絲陪伴左右,戈登博士在一片混亂中踏上了逃亡之旅。”
半條命2:資料片第二章
VALVE 去年推出《半條命2:第一章》(Half-Life 2: Episode One)後,此次發表續作《半條命2:第二章》,內容接續前作劇情,17 號城市中心的要塞毀滅再次引發巨大的傳送門風暴,這時空裂縫正是外星人combie入侵地球的主因,上回聯合軍(combie)藉傳送門到來,僅7小時就使人類投降,這回為了避免合成人派來援軍,戈登和艾莉克絲必須帶著從要塞取得的傳送門資料前往一處人類科學家藏匿所,若是不能及時關閉傳送門,人類的命運將如艾莉克絲父親所言:“這次我們將撐不了7分鐘。”
隨著遊戲進行,玩家會見到不少老面孔,包括謎一般的人物G-Man;《半條命2:第一章》中,由於佛地岡人的介入使得戈登得以脫離G-Man的控制,但G-Man會在《半條命2:第二章》許多事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遊戲設計人員並透露有其他新的角色登場。
至於艾莉克絲與戈登在《半條命2:第二章》中有更深入的互動關係,不論在遊戲性和戰鬥上,她對玩家的幫助將比前作更多,玩家也必須時時依賴她,共同解開各種謎題。新的 AI 系統會讓艾莉克絲在戰鬥時表現更多樣化,例如她會先採取掩護動作再攻擊,或是當玩家駕車狂飆時,她會在快撞上樹木時發出尖叫等。
《半條命2:第二章》中也將出現新的車種,讓玩家不用像在《首部曲》一樣全程徒步戰鬥。
半條命的進化過程
1998年 半條命1(Half-Life)
1999年 針鋒相對(Opposing Force)
2000年 反恐精英(Counter Strike)、軍團要塞(Team Fortress Classic)
2001年 藍色沸點(Blue Shift)
2003年 反恐精英:零點行動(Counter Strike:Condition Zero)、勝利之日(Day of Defeat)、物競天擇(Natural Selection)
2005年 半條命2(Half-Llfe 2)、失落的海岸線(Lost Coast)
2006年 半條命2:第一章(Half-Llfe 2:Episode One)
2007年 半條命2:第二章(Half-Llfe 2:Episode T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