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影響因子IF?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 IF)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由E.加菲尓德於1972年提出。由於它是一個相對統計量,克服大小期刊由於載文量不同所帶來的偏差,所以可相對公平地評價和處理各類期刊。
二、 IF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具體算法是將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的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前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
公式: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 / (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總數)
舉例:某期刊2008年影響因子的計算:
本刊2007年的文章在2008年的被引次數: 96
本刊2007年的發文量: 374
本刊2006年的文章在2008年的被引次數: 256
本刊2006年的發文量: 308
本刊2006-2007的文章在2008年的被引次數總計: 352
本刊2006-2007年的發文量總計: 682
本刊2008年的影響因子:0.5161 = 352÷682
三、IF的意義?
該指標是相對統計值,一般來說,影響因子越大,其學術影響力和作用也越大。從20世紀80年代,期刊把影響因子作為期刊所追求的主要目標,甚至是期刊生存唯一的目標,並有許多人把它賦予了更多的內涵。但影響因子僅是評估期刊的重要參數之一,並不是對論文質量、期刊質量進行有效評價的唯一標準。目前還沒有一個完善的分析期刊學術質量及論文學術水平的評價體系,單獨用影響因子評價期刊和論文的質量,某種意義上是對期刊、作者、論文水平評價的一種誤導。
四、有關IF的思考
正確引用相關參考文獻是對前人、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是遵守實事求是的原則和嚴謹的科學態度。但應該引起專家、作者極大關注的是,一方面是有的期刊為了達到提高影響因子的目的,在參考文獻條數的來源上大做文章,有的研究性論文甚至只有寥寥幾條參考文獻;另一方面,雖然專家在期刊上發表了大量的論文,但被引用率卻比較低,就連專家本人也不去引用,這只能說明其論文學術水平和在本學科專業的影響力還不夠。
國內期刊與期刊之間出現了一種不和諧的內涵,出現了人為“操縱”期刊影響因子的情況。如有的期刊派專人對引文進行編輯加工,取消同類期刊的引文;減少國內期刊的參考文獻數量;增大國外參考文獻數量;減少參考文獻的期刊種類;為了提高影響因子,不加限制地增加自引率,個別期刊自引率達30%以上,甚至達到50%;更有期刊要求作者必須引用自己期刊的參考文獻,否則就不予發表等等。上述做法,不僅讓作者有苦難言,也讓諸多論文的質量難以令人信服。
“黃禹錫造假事件”的曝光引得國際科學界一片譁然,也引發我們更多的思考,而黃禹錫此前之所以能夠出盡“風頭”,《科學》雜誌的高影響因子是因素之一。影響因子的誤導使我國科技期刊學術質量、自主創新性論文受到很大衝擊。近十幾年來,在幾乎各個大學和科研單位,晉升職稱、研究生畢業、科研成果評獎的論文都以SCI、EI及影響因子為評價標準,究竟該如何正確認識影響因子,真正杜絕論文的欺詐和造假,還需要科學界的同仁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