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c[固定與移動融合]

fmc[固定與移動融合]

FMC有多種含義。主要是指Fixed Mobile Convergence,固定網路與行動網路融合,基於固定和無線技術相結合的方式提供通信業務。

基本信息

介紹

FMC,直觀的理解是固定與移動融合,但運營商在實施過程中,怎么進行融合,融合到什麼程度則有不同的方式和路線。

固定和移動融合的方式體現在業務、技術、網路、體制、服務、管理、組織結構等多個方面,可以包括多種業務捆綁融合、終端融合、網路融合、業務融合等。多種業務捆綁融合是將固話、寬頻接入、移動業務等多種業務捆綁銷售給客戶,提供統一的業務定價、賬單等,給用戶帶來跨網路業務組合優惠與統一的行銷服務;終端融合是運營商提供的固話、寬頻接入、移動融合業務可以在複合型終端上實現,這樣只要客戶持有這種複合型終端即可完成跨網路的通信服務,例如藍牙/GSM雙模手機、Wi-Fi/GSM雙模手機等;網路融合就是在提供多種方式的接入服務的同時,核心網採用統一的網路,即具有統一IP承載和統一業務控制的分層體系架構;業務融合是移動和固定現有或未來業務的滲透、組合與融合,可以在包括業務捆綁全部特徵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統一訊息、統一號碼等業務。

國際標準化組織ETSI TISPAN對FMC的定義是:“FMC關注的是獨立於接入技術的網路和業務能力,並不一定指網路物理層面的融合,FMC關注融合的網路能力和支撐標準;這些標準可以支持一系列連續的服務,而這些服務可以通過固定、移動、公共或私有的網路提供”。ITU-T對FMC的定義為:“FMC是指在一個給定的網路中,向終端用戶提供業務或套用的能力和機制與固定/移動接入技術以及用戶位置無關。在NGN環境中,FMC意味著向終端用戶提供與接入技術無關的NGN業務”。應該說,國際標準化組織對FMC的定義更多的是站在技術的角度對FMC進行描述。它強調接入的無關性,用戶可以通過無線、有線、寬頻、窄帶等多種方式接入;其次它注重支持FMC的網路能力,包括對多種接入手段的認證、業務連續性、漫遊切換等。從用戶的角度看,FMC的目標是為用戶提供完整、無縫、一致的通信業務體驗,讓用戶擺脫空間與網路的限制。其主要特徵是用戶訂閱的業務與接入和終端無關,也就是允許用戶從任何合適的固定或移動接入點使用同一業務。FMC可以使用戶在一個號碼、一個終端、一個賬單的前提下,在辦公室或家裡使用固定網路進行通信,而在戶外則通過無線,行動網路進行通信。對於運營商來說,實現FMC的技術可以涵蓋包括運營支撐、業務、控制、終端在內的網路的各個層面。通過網路不同層面的融合,可以滿足不同融合業務的需求,某一種融合業務可能包含了多種融合技術。

●運營支撐融合:將固話業務、寬頻接入、移動業務等多種套用捆綁提供給用戶,實現統一認證、統一賬單、統一計費、統一門戶等,給用戶帶來資費的優惠與使用的便捷。

●業務層面融合:在業務層提供訪問控制多種網路的能力,實現移動業務或固網業務在對方網路的延伸,讓用戶能夠享受到不受網路限制的通信服務。

●網路層面融合:統一的核心網控制,向下不依賴於任何接入技術,向上提供標準的開放業務接口。IMS技術即是一種實現固定移動融合的控制核心架構,被業界公認為最終FMC網路的演進方向。

●終端層面融合:複合型雙模或多模終端,支持多種接入制式,能夠滿足用戶“一機在手,多點接入,全網通信”的需求。終端的融合為FMC套用的發展和推廣創造了條件。

特點

簡介

FMC通常具有以下一個或多個特點:

1.無縫連線

在設備和網路層面,它的表現為切換:固定網中的電話可轉移到行動網路中,反之亦然;在兩種不同的網路中切換不會中斷或導致服務質量受損;實現WiFi和2G網路相互切換。在網路架構層面,FMC能夠在不同的網路平台間傳輸多種運用,而不需要進行再編譯。

2.用戶接入方式

融合服務和設備能夠讓用戶根據自己所在的位置、需要的套用、服務質量和通話量等具體需求,選擇採用不同的接入技術,如WiFi或行動網路。

3.融合終端

融合終端能夠讓用戶方便的在不同的網路間切換。用戶一般使用固定網路來實現語音服務和網際網路接入服務,通過行動網路來實現移動語音服務和基本的數據服務(如SMS簡訊息服務等)。企業級用戶通常會使用更多的終端設備,例如,用PDA或筆記本電腦來獲得移動數據。而最新的融合終端,如WiFi電話,能夠讓用戶使用一個終端就完成以前用多個終端才能實現的套用。

4.個性化

FMC服務不但允許終端用戶設定他們想要的服務,而且允許他們對用戶界面進行設定。用戶可以對融合終端進行統一設定,融合終端的多樣性使得固網也擁有了類似手機的多樣化設定。

5.行動網路、固定網路、無線網路的統一融合

FMC服務可以使用戶在不關心配置、網路安全、服務質量、網路頻寬、網路資費的情況下,實現在多種網路間的轉換,例如行動網路、固定網路和無線網路。

發展歷史

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業界提出固定通信網與移動通信網融為一體的FMC概念,用戶不論在固定環境中,還是在移動環境中都能享受到相同的服務,獲得相同的套用,業界對於FMC的關注程度一度達到頂峰,然而由於技術上的限制、標準化工作的缺乏等原因,FMC並沒有被廣泛接受,相應的業務也沒有廣泛開展。 事實證明,那不過是一場紙上談兵的討論罷了。 人們只沉醉在固網和移動網融合所產生的協同效應里,卻小看了業務模式操作和技術在網路融合中的困難程度,正是這兩個因素導致FMC的發展停滯下來。實際上當時真正的潮流是固網運營商相繼剝離自己的移動業務,最終形成固網和移動兩大陣營“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的局面:不同的用戶群體,不同的後台支撐,不同的經營策略。競爭的巨大壓力使得固網運營商重新考慮FMC的價值。

從2004年開始,固定移動融合(FMC)成為電信行業的一個熱點話題,因為FMC直接關係到網路發展的方向。據專家表示,2006和2007年將是FMC技術和業務發展道路上十分關鍵的兩年,估計移動和固網之間界限的消失會發生在2010年至2012年左右,其中全IP網路會是這一進程的主要驅動力量,制定並形成統一。

固定移動融合(FMC)是指網路的業務提供與接入技術和終端設備相獨立。從用戶角度看,FMC的目的是使用戶通過不同接入網路,享受相同的服務,獲得相同的業務。其主要特徵是用戶訂閱的業務與接入點和終端無關,也就是允許用戶從固定或移動終端通過任何合適的接入點使用同一業務。 FMC可以使得用戶在一個終端、一個帳單的前提下,在辦公室或家裡使用固定網路進行通信,而在戶外,則通過無線/行動網路進行通信。FMC同時也包含了這樣一個概念,就是在固定網路和行動網路之間,終端能夠無縫漫遊。對於用戶而言,這也意味著簡單和方便。

FMC包括:網路融合、業務融合、管理支撐平台融合、運營管理方式融合和管制政策融合,它不會一蹴而就,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核心網是FMC的第一步,逐漸擴展到邊緣。運營商在融合的過程中,還會遇到技術的後向兼容與互操作、業務整合、客戶關係管理等等問題。

發展狀況

眾多固定電話運營商都在關注或已經在測試FMC服務。

2004年很多廠商已經為FMC做了許多基礎性的工作並成立了聯盟。2004年6月份,包括英國電信,韓國電信以及NTT在內的6家固網運營商宣布成立一個全球性固定移動融合聯盟(FMCA),意在促進FMC在普通用戶市場和企業市場中的推廣。該聯盟已經吸收了18家成員,覆蓋移動用戶數達到2.4億。其成員既包括固網運營商,也有移動運營商,許多廠商對此也表示感興趣。據稱,為了加速融合的標準化進程,以儘快在全球範圍內開展FMC服務,FMC聯盟並沒有選擇程式相對複雜的ETSI組織來制定相關的標準,而是選擇了一個主要由摩托羅拉、阿爾卡特、諾基亞和北電網路等成員組成、剛成立不久的組織——UMAC(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Consortium),其對FMC的期待可見一斑。雖然看起來,2005年未必能看到真正的FMC出現,但無論如何,2005年將會是FMC非常關鍵的一年。

世界首個固網與移動網整合業務是英國電信(BT)推出的藍牙電話Bluephone。它是一種能通過固定網路撥打廉價通話服務的新型行動電話。當用戶在室外處於移動狀態時,Bluephone就是普通的行動電話;而當用戶在家中或辦公室里,就可以通過室內接入點將通話無縫轉到固定的寬頻網路上。 Bluephone有效利用藍牙而非 Wi-Fi技術可避免過快耗盡手持設備電池,是向FMC 試探性的一步。

在2004年3月,經營寬頻業務的德國Freenet公司提出了iPhone概念,用戶的行動電話可以在德國固定網區域內與其他Freenet iPhone無縫聯結。

法國電信也計畫於2004年9月開始在西班牙和荷蘭推廣具有藍牙CTP功能的手機市場,也已開始與北京IVT公司協商合作事宜。 NTT DoCoMo和它的母公司也宣布將開發FMC解決方案。

韓國電信等運營商已經推出了雙模手機,但一直都沒有一家公司能使手機在通話狀態下實現移動和固定兩個環境中的自由切換。這也是FMC服務至今沒有取得明顯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國內,固話移動融契約樣進展迅速,同Bluephone性質相同———同樣是利用藍牙技術實現固話移動融合的下一代電話(NGN電話)雖未正式商用,但在技術上也已成形。 基於小靈通的業務融合之風同樣來勢兇猛,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目前正在積極推行融合小靈通和固話的QBOX業務,小靈通通過QBOX實現與固話在室內的融合,從而變身為固定電話的一台分機。雙模小靈通雖然由於政策限制不能獲得“出生證”,但是卻越來越多的參與者使得雙模小靈通有了更大的市場推動力,並有可能藉此突破政策的限制。

2004年10月北京國際通信展上,上海新球通信有限公司展出兩款融合手機和無繩電話功能的GSM/藍牙和GSM/藍牙PDA手機,並被國際固話聯盟(FMCA)採用。

2005年1月,QBOX第一次在廣東惠州電信登入正式商用。2005年6月,QBOX在內蒙古通信呼和浩特分公司安營紮寨。儘管出現時間不長,QBOX卻有了不少業務名稱,在惠州被稱作“固話小靈通”,在呼和浩特叫“靈動e族”,在上海叫“靈通伴侶”,還有的地方稱其為“Q博士”。 Q雖然推出的QBOX只具備固話與小靈通對接功能,但QBOX的用途遠遠不止這些———WLAN、ADSL、固話與小靈通四項合一的業務正在電信運營商的醞釀中。

儘管一些國外運營商已經開通了FMC業務,但同3G、NGN一樣,FMC已經不僅是一項技術問題,而是涉及到政策環境、監管體制、產業鏈等多個環節的成熟程度。FMC仍然處在發展初期的不穩定階段:標準未定、產品不豐富、監管政策不明朗、產業鏈沒有形成,這些都將成為FMC發展道路上必須跨越的門檻。

技術分類

簡介

FMC有網路層面的融合,也有業務層面的融合,還有終端層面的融合。FMC關注融合的網路能力和支撐標準。這些標準可以支持一系列連續的服務,而這些服務可以通過固定、移動、公共或私有的網路提供。

通常提到的FMC主要包括五種。

1多種業務捆綁融合

在單一套餐里提供多種服務,往往伴隨單一賬單,以及相對於購買單獨服務的整體折扣。這種捆綁發展到更高階段時,甚至可以帶來其它與技術融合無關的、以市場為導向的好處。

2終端融合

是指提供可以同時在移動網和固定網上使用的單一手機或其它設備。這些設備通常稱作雙模手機或“組合電話”。

3業務融合

是指新創建的可以通過一系列接入網路接入到多種設備的業務,但業務標準是統一的。

4網路融合

建設單一的核心網路和相關處理器及系統,同時用於固定接入網和移動接入網。

5商業融合

服務提供商的業務按照下列方式進行重組,即固網業務和移動業務是通過服務特定客戶群體的單一部門提供的。

與FMS

移動替代固定(FMS,Fixed Mobile Substitution)在語音市場上表現得最為明顯,無論是用戶數還是業務收入,移動都超過了固定,而且差距不斷加大。2007年前3個月,固定電話用戶只保持在較低的增長水平,全中國固定電話用戶新增320.6萬戶,總數為37 101.7萬戶。而行動電話用戶則呈現加速增長的趨勢,2007年3月,中國行動電話用戶新增672.2萬戶,遠高於2006年月均新增564萬戶的水平,總數已經達到48 065.2萬戶。

應該說,移動通信的移動性、個性化的技術優勢以及價格的不斷降低是移動快速超過固定的主要原因,FMS是典型的移動主導論,也是近幾年移動運營商應對固定運營商競爭的主要策略。而FMC是固網運營商或者全業務運營商應對FMS的有效方式,他們希望充分利用現有網路資源和客戶資源,通過FMC形成與移動運營商的差異化競爭,降低用戶的轉網率。近幾年,我國固網運營商也在積極進行FMC的嘗試和試驗工作,例如固定電話與PHS結合的系列業務、基於用戶數據集中管理的固網智慧型化的實施、採用集中控制的軟交換的引入等,這些舉措不僅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在不同程度上為FMC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移動替代固定的趨勢開始越來越明顯。儘管FMC沒有統一的解決方案,各個運營商在市場競爭環境、監管政策、網路基礎和技術路線等方面都存在差異,但在固定語音不斷萎縮的情況下,指望FMC來扭轉移動語音對固定語音的替代是不現實的,FMC的真正魅力應是發揮它在寬頻、網際網路和安全方面的優勢,將移動與固定寬頻相結合,提供更加豐富的多媒體業務和數據業務。

與此同時,移動運營商對FMC也並非採取全面牴觸的態度,由於語音資費的不斷下降和來自網際網路其他行業的競爭壓力,也促使移動運營商開始關注FMC,尋求解決移動運營商即將面臨的問題。

所以說,FMC和FMS是運營商進行市場競爭和博弈的典型體現。

影響

下一代網路的網路體系架構一直是業界的關注重點,儘管不同標準化組織對體系架構描述的方法有所不同,對網路體系架構的理解和定義也沒有完全達成共識,但其開放、融合、統一控制、以IP為核心的理念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同,目標就是構建以IMS為核心,支持多種接入方式,分層結構的開放、融合的網路。FMC的發展需要經過業務捆綁、支撐系統整合、業務整合、網路融合等多個階段。在網路融合階段,理想的NGN架構可以實現FMC所有功能,兩者的基本特徵是一致的,因此NGN是FMC發展的終極目標。

在IP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運營商開始進行網路轉型,在網路上部署軟交換、統一業務平台、家庭網關等,並利用這些新系統逐步推出了統一通信、一機多號、混合IP CENTREX、統一彩鈴等一系列新業務,這些業務具有典型的FMC特徵,它們的推出不僅豐富了業務的種類,也促進了NGN的規模部署。在FMC業務需求的帶動下,運營商和有關研究機構更加關注網路融合技術,關注現有網路技術和未來網路技術間的協調發展,例如近一兩年運營商對IMS技術表現出了極大熱情,2005年,中國移動就聯合朗訊、愛立信、西門子等設備廠商進行了主要涉及相關協定、接口及通信機制相關內容的第一期IMS實驗室測試,並在2006年年初繼續開展了“IMS業務體驗環境”的測試項目;並且開始對融合架構下的編號體系展開研究,給出了下一代的編號體系的幾大趨勢,即:編號個性化將會加強;面向用戶的號碼和面向網路的號碼將分離;編號和命名計畫將融合;在技術上號碼與國家或地區的對應關係將被打破;號碼攜帶的需求將增加。

因此,FMC的縱深發展將帶動NGN的全面部署和發展。

發展策略

FMC市場需求仍處於探索培育階段。2006年5月中旬在埃森哲諮詢公司主辦的全球融合高層論壇上,“FMC前進的步伐比人們預計的慢得多”的觀點幾乎得到了所有參會代表的認同。諮詢公司Analysis於2006年2月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也顯示:如果移動運營商為消費者在家中的手機通話費用提供折扣的話,那么就會有更多的用戶選擇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使用移動通信服務,而不是FMC雙模手機業務。因而,對運營商而言,需要探索用戶對FMC業務的實際需求,並研究開發新技術來滿足這些需求。如今最有生機和活力的業務領域是網際網路領域,將電信網路與網際網路優勢互補,在充分整合電信網路資源的過程中,不斷地與網際網路套用相結合,探索更為豐富多彩的融合套用,將是FMC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技術上,FMC涵蓋了終端、接入、承載、控制、業務和支撐等多個技術領域,而且在每個領域又存在多種並存的方案,例如在業務層面有綜合智慧型網、基於SIP的業務提供、基於Parlay開放接口的業務提供等多種方式,由於技術自身的生命周期不同,因此多種技術之間相互關係十分複雜。正是因為FMC的複雜性,因此在全球範圍內沒有統一的FMC技術解決方案,運營商必須站在自身的角度針對不同的驅動力、不同的市場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但是,認真分析各運營商在FMC的發展策略,也可以從中發現一些規律,應該說FMC業務仍以業務捆綁為主,在核心網技術的選擇上,IMS仍是各運營商的首選技術,無線接入技術將以Wi-Fi為主流方式等。

FMC的實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的發展將面臨技術成熟度、監管政策、企業戰略、網路現狀、市場選擇、運營管理、經營模式、電信產業鏈發展等諸多方面的挑戰和不確定因素影響,特別是對傳統運營商而言,規模龐大的傳統網技術的升級改造將非常繁重,如何規避風險,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價值將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難題。根據諮詢公司的調查研究:雖然使用FMC服務的人還不多,但是FMC服務將呈加速發展的態勢,2011年以前,全球FMC服務將擁有9 200萬用戶,屆時這部分用戶每年花在FMC服務上的費用將達到280億美元,占電信行業年收入的3%。FMC的發展需要時間,更需要中國運營商、科研機構、設備製造商、套用開發商通力合作,共同尋求符合中國特色的FMC發展之路。

解決方案

隨著乙太網技術在全球電信網路上的大量套用,城域乙太網在數據領域已經被認為是最有發展前景的技術方向。傳統乙太網向電信級城域乙太網的發展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相關的技術也在飛速地發展和成熟。

基於電信級城域乙太網的技術解決方案已經基本成熟,主要技術體現在滿足電信級網路要求的保護倒換時間、QoS、網路管理、全業務承載、時鐘和時間同步上,再加之傳統乙太網的擴展性、高頻寬和價格優勢等,電信級城域乙太網逐漸具有電信網所要求的所有功能和性能,使之成為未來全IP(ALLIP)網路的最佳選擇,同時它也是目前移動與固網融合(FMC)最佳解決方案。

城域網在網路拓撲結構上處於特殊的承上啟下地位,位於網路的中間層次,是骨幹網和接入網結合部分。骨幹網主要考慮的是轉發性能和業務感知,為不同的業務建設不同的骨幹網也是運營商合理的選擇;接入網主要考慮的是成本問題,解決如何提供有效的連線和頻寬問題。正是基於上述分析,使得城域網的主要考慮重點是如何實現成本和性能的均衡,城域網的核心可以偏骨幹網一些,其餘網路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主要考慮的還是成本因素。

可供選擇的城域網技術較多,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但根據不同的演進策略與技術路線,主要分為三大類。

技術分類

第一類是從骨幹網自上而下演進而來的IP/MPLS技術,骨幹網採用IP/MPLS技術已經達成共識,支撐此類技術的大多是路由器和以太交換機的方案,技術相對複雜,實現和維護成本相對較高,但其智慧型程度和商用情況是其它兩類方案所無法比擬的。

第二類是從對原有的L2/L3乙太網交換機進行增強的技術。可選的方案有以太環網、PBB-TE、EoMPLS等,主要是從擴展性和保護方面提升乙太網交換機的性能,目前有一些較為成功商用案例出現。

第三類是從原有傳輸網的SDH/MSTP發展而來的技術,主要解決從接口適應性向核心適應性的轉變,實現分組業務的傳送,採用的是支持T-MPLS的PTN解決方案。

部署分析

圖1 電信級城域乙太網業務部署分析 圖1 電信級城域乙太網業務部署分析

電信級乙太網城域網(如圖1所示)所承載的業務從套用模式來說主要有三類業務:E-Line、E-LAN和組播;從套用場景來說主要有公眾匯聚、企業專線和移動無線回程,下面從這三方面分別進行描述。

公眾匯聚是目前電信級城域乙太網現階段最主要的套用方式,主要用於城域網的業務控制點(BRAS或SR)以下和“最後一公里”以上的寬頻流量匯聚,承載了公眾客戶的Internet和IPTV等Triplay業務,隨著運營商對精細化運營的加速運作,城域乙太網的電信化需求越來越迫切。採用的技術路線主要是從原有的乙太網交換機進行逐步的增強,逐步提升乙太網交換機的性能。

企業專線套用是指基於電信級城域乙太網搭建專網,提供E-Line、E-LAN和組播等套用。專線套用主要面向企業大客戶市場,主要有數據業務和TDM業務。PBB-TE和T-MPLS技術均能滿足企業專線套用的需求,除此之外,需要考慮對TDM仿真功能的支持。

移動無線回程套用主要用於基站和基站控制器或NodeB到RNC之間(如WCDMA)的流量回傳,該套用對面向連線的特性要求較高,並且需要保障端到端的服務質量。PBB-TE和T-MPLS技術均能滿足移動無線回程套用需求,但應考慮對時鐘同步的需求,引入對IEEE1588V2和同步乙太網的支持,以滿足對高精度同步時鐘的傳送。

乙太網解決方案

圖2中興通訊電信級城域乙太網解決方案 圖2中興通訊電信級城域乙太網解決方案

中興通訊在電信級乙太網技術方面,積極地同運營商、設備製造商及標準組織合作,本著最大限度滿足運營商個性化需求的角度出發,提供了較為完善的電信級乙太網解決方案(如圖2所示)。該解決方案的主要特點是通過統一的控制平面實現網路資源的精細化調度和區分業務的差異化多業務承載;同時通過設備級融合,簡化了網路層次、減少了網路節點、降低了網路TCO。該方案採用統一的硬體平台和開放的軟體構實現全業務高效統一承載,降低運營商選擇風險。

中興通訊是傳統的電信設備製造商,乙太網設備在網路可靠性、易運營和易維護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在運營商市場上取得了很高的市場份額。由於持續的高投入,數據新品不斷推出,全系列交換機強覆蓋,支持NGN、IPTV、3G等的層次化業務承載。

中興通訊數據產品已經進入全球56個國家的150多家運營商,產品全球銷售超過200萬台。在中國已經套用於30個省市、160多個重要地市,市場占有率逐年大幅度提高。展望未來,中興還將在PBB-TE、EthrenetOAM等技術方向上強勢出擊,研發出更多的、更好的、運營商需要的電信級乙太網技術。

名詞解釋

FMC:Furniture Manufacturing & Supply China

木工機械和家具原輔材料行業新技術、新設備的最佳平台

FMC:Flight Management Computer飛行管理計算機,

負責計算飛機往那裡飛,何時轉彎,何時上升、下降,計算最省油的速度、高度。飛行員通過CDU(Control Display Unit 控制顯示單元,油門兩邊像計算器的東西)與FMC交流。

FMC: Federal Maritime Commission美國聯邦海事局

FMC:美國食品機械和化學公司

FMC:全矩陣捕捉(Full Matrix Capture)

FMC: Fund Management Company 基金管理公司

FMC: Future Management Company 期貨管理公司

FMC

柔性製造單元

柔性製造單元由一台或數台數控工具機或加工中心構成的加工單元。該單元根據需要可以自動更換刀具和夾具,加工不同的工件。柔性製造單元適合加工形狀複雜,加工工序簡單,加工工時較長,批量小的零件。它有較大的設備柔性,但人員和加工柔性低。

所謂柔性,是指一個製造系統適應各種生產條件變化的能力,它與系統方案、人員和設備有關。系統方案的柔性是指加工不同零件的自由度。人員柔性是指操作人員能保證加工任務,完成數量和時間要求的適應能力。設備柔性是指工具機能在短期內適應新零件的加工能力。

面對產品個性化的需求,和不斷上升的製造成本,改進生產的柔性一直是製造業者的企求,柔性製造單元(FMC)和柔性製造系統(FMS)套用而生。

FMC實際上是數控加工中心的擴展,一般是由加工中心和工業機器人各一台組成,並由後台計算機統一作可程式控制。

由DNC演進而來的FMS,一般由數台加工中心、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制導車輛(AGV)組成,由後台計算機統一控制。

FMC/FMS具有一定的柔性,但是由於有限的裝備硬體功能和巨額設備投資,面對多變的市場需求,常不能產生期望效益。因此選擇此技術時要進行詳細的投入產出評估

通訊行規

FMS(Field Message Specification)現場設備信息行規

PROFIBUS網路通訊的本質是RS485串口通訊,按照不同的行業套用,主要有三種通訊行規:DP(Decentralized Peripherals),FMS(Field Message Specification)和PA(Process Automation)行規。

隨著現場匯流排的套用領域不斷擴大,PROFIBUS技術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例如FMS行規已經不再使用,而DP和PA的套用會越來越多,另外類似Motion Control with PROFIBUS 和PROFIsafe 等新的行規也都會隨著套用而逐漸普及。

FMC

FMC filings appliesto any ocean service import/export to the US that who is selling to aclient or acting as a forwarder and setting up with the carriers and laterbilling the client.

FMC是美國聯邦海事局的縮寫,即U.S. Federal Maritime Commissio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