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背景
在當初AMD收購ATI,Inter宣布Larrabee計畫之後,業界普遍認為NVIDIA除了尋求X86業務外,別無選擇,否則必將在CPU和GPU整合的未來市場上淘汰。
此後,2006年,NVIDIA就收購了一家名為Stexar的公司。這家公司由當年英特爾Pentium 4 NetBurst微架構的主要開發人員所創立,此項收購讓NVIDIA獲得整個團隊的資深x86工程師。2008年,NVIDIA獲得全美達的LongRun、LongRun2動態節能技術的專利授權。當VIA發布Nano處理器的時候,NVIDIA與其一度關係曖昧,NVIDIA收購VIA CPU業務的傳言塵囂日上。種種跡象都表明,NVIDIA在謀求x86處理器業務。當時業界分析家也認為,如果NVIDIA想在未來繼續生存,就必須及早掌握x86處理器資源。
然而,黃仁勛在多個場合斷然否認了這個傳言,他表示Intel已經在這個領域做得足夠好了,NVIDIA不可能趕上;它採取的是一種極度激進的做法:與ARM進行秘密合作,面向後X86時代,設計基於ARM指令集的高性能處理器——這也就是在CES 2011上高調披露的“丹佛計畫(Project Denver)”
在CES 2011上,NVIDIA表示該公司開發代號為丹佛(Denver)的ARM架構處理器以及之後推出的圖形晶片核心Maxwell都將會在2013年正式亮相。
技術參數
在2011年12月,丹佛處理器將完成首次流片,使用台積電28nm工藝。它將擁有最多八個NVIDIA自行開發的ARM 64位架構處理器核心,以及一個GeForce 600級別圖形核心。這並不是說NVIDIA會在丹佛處理器中集成新的“克卜勒”圖形架構,而是現有“費米”架構工藝的改進版。
而另一個訊息來源稱它的GPU圖形核心部分會有“至少256個CUDA核心(流處理器)”,足以媲美AMD下一代採用推土機處理器、VLIW4 GPU架構的Trinity APU。
計算性能方面,由於需要控制功耗以及NVIDIA更傾向於將IPC(每時鐘周期指令數)提升到極致的兩個原因考慮。丹佛處理器的主頻並不會太高,預計部分頻率會在2.0-2.5GHz左右,GPU部分類似。
內部互連設計上,丹佛處理器並不會像AMD APU那樣以DDR3的速度將CPU、GPU連線到記憶體控制器上,而是採用更為直接、更為高速的方式,尤其是藉助GPU所能提供的高頻寬。NVIDIA不會採用傳統的一級、二級和三級快取方式,因為GPU與其快取之間的頻寬可以超過1TB/s,丹佛核心就會借鑑這種方式。
在丹佛中,記憶體控制器將占據很大一部分,並負責將CUDA核心與CPU核心連線在一起。CPU在訪問所需頻寬方面優先權更高,但是只需要總頻寬的10-20%,其餘都交給GPU。
與丹佛處理器配套的筆記本、台式機和伺服器主機板設計也正在進行之中,PCI-E 3.0、USB 3.0、SATA 6Gbps等三種高速傳輸標準都將在列。Tegra 3/4負責智慧型手機、平板機、超輕薄筆記本,丹佛處理器則進軍主流筆記本、台式機以及伺服器,特別是最後一項將讓Tesla加速計算卡擺脫對x86的依賴,而搭檔自己的處理器。如果上述這一切成為現實,那么Intel真的就要面對來自ARM軍團的壓力了。
windows8 支持
Denver的最大障礙其實也不再是問題,或許在幾年前NVIDIA開始這個項目時,並未意料到微軟會對ARM提供支持,或許NVIDIA私下作了不少的工作——總之事實就是,微軟下一代Windows 8將支持ARM,宣告ARM進入桌面市場將成為事實。這給普通用戶的體驗掃清了最大障礙,對他們來說,inter和ARM使用起來並沒有區別,而ARM因為RISC架構的先天優勢,功耗和效率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