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春晚

25年的發展,“央視的春節文藝晚會”已經成為“春晚”一詞的固有的概念被公眾接受認可。 它是伴隨著改革開放後,電視的普及和發展,由央視打造出來並誕生在文藝百花園裡的一朵奇葩,也是春節文藝晚會這種文藝形式中的變異兒。 可以這樣認為,“春晚”是伴隨著改革開放後,電視的普及和發展,由央視打造出來並誕生在文藝百花園裡的一朵奇葩,也是春節文藝晚會這種文藝形式中的變異兒。

『cctv春晚』的意義

社會學家、文藝家艾君2008年在在中國網回顧改革開放30年活動中撰文如下敘述:“春晚”25年的發展歷程看,它經歷了八十年代啟動發展期的火爆,走過了九十年代成長期的壯大,也迎來了二十一世的成熟期的穩定。但無論如何變化,央視“春晚”這個誕生在改革開放初期的電視綜合文藝形式,已經成為家喻戶曉,聞名海內外的春節期間節日文藝大餐;成為所有炎黃子孫追求和諧、進步、吉祥的民俗盛典。25年的發展,“央視的春節文藝晚會”已經成為“春晚”一詞的固有的概念被公眾接受認可。可見,改革開放三十年,如果沒有電視的普及,如果沒有電視主導了大眾文化的勁勢傳播的時代,或許也就不存在“春晚”被廣泛認可和引起關注。

〖春晚〗的概念

什麼是春晚?艾君認為,“春晚”是cctv春節晚會的簡稱和俗稱。它是伴隨著改革開放後,電視的普及和發展,由央視打造出來並誕生在文藝百花園裡的一朵奇葩,也是春節文藝晚會這種文藝形式中的變異兒。

〖附〗春晚的認識和理解

艾君認為,“春晚”是改革開放後文藝百花園裡的變異詞
說心裡話,我有近十個年頭不關心“春晚”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喜好的偏移,各種形式的大型文藝晚會的層出不盡,以及對事物認識和能力和思維的變化,那個曾經扣動我心弦,年年企盼痴迷的“央視春節文藝晚會”的影子逐漸淡出了我的記憶,成為我青春歲月的一段文藝狂熱追求的往事。
打開自己塵封已久的記憶,回憶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變化,回憶那曾讓我震撼並縈繞心頭的春節聯歡晚會,心頭難免多了一些思考、多了一些回味,多了一些喜悅。
1983年正在高中讀書準備高考的我回到了久別的父母身邊。大年三十的夜,伴隨著鞭炮聲,打開了家裡托關係才買到的國產的14英寸凱歌牌黑白電視機,欣賞到了第一屆春節文藝晚會。枯燥緊張的高中生活,突然能在除夕之夜,看到了那些僅僅在畫報里才能看到的馬季、姜昆、王景愚、劉曉慶等文藝大腕們的精彩表演,心情異常激動。劉曉慶身著紅色的連身裙,烏黑的披肩發,凸顯出蓬勃健康的朝氣,成為我們這代人的偶像,也就是現代說的“追星族”吧。看著春晚、吃著水餃,“春晚”成為我青春生活中永恆的概念。
剎那間,改革開放已經三十年了,我是誕生在文革時代,從小樹立“做一個又紅又專革命接班人”,一生要“聽黨的話、聽毛主席的話”,“為在全人類消滅剝削、消滅壓迫、消滅鬥爭,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的宏偉志向,聽著革命歌曲和樣板戲走進校園的一代人;我又是伴著改革開放春風,心裡裝著“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而發奮讀書”、“做共產主義的接班人”的遠大目標,享受著改革開放後文藝百花園裡奼紫嫣紅的春風春雨長大的一代人。我們這些出生於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一代人長大後,因經歷過“兩個時代”的風風雨雨,因此,對人對事對社會或許更多了一些責任,也多了一些沉重的心理負擔,多了一些對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深沉思索。
事過境遷,30年的改革開放,25年的春節文藝晚會,讓我們記住了一些元素、一些符號、一些概念,讓我們領略和感受到了一些變化、一些喜悅、一些快樂、一些抹不去的記憶。這一切的一切匯織成一個改革開放後走向世界的中國,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中國,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25年,從簡陋的舞台春晚到如今聲光電影的華美春晚……“春晚”,為中國文藝的百花園增添了一份靚麗風景;“春晚”,在某種程度上也折射出改革開放後,中國大地所發生的巨大的變化。
談起“春晚”,心裡總有那么多的記憶,但記憶的深處更多的是思考。
如果我們單一地去看待“春節文藝晚會”這種新年的娛樂形式則會發現,春節晚會並非是改革開放後才有的產物。
在“破四舊、立四新”的文革十年,春節聯歡晚會也是各地區、各單位、各行業所崇尚喜愛的一種春節娛樂形式,只是那個年代春晚的內容比較單一,以“破四舊、立四新”為主題的樣板戲、紅色節目主導著“節日的聯歡節目”,成為宣傳革命思想、批判“黑五類”的舞台。因為受到傳播手段的限制,那個年代,在全國範圍內也很難形成在同一時間內、同一範圍內、同一場合下,公眾能看到、享受到歡樂氣氛的一台春節晚會,因而,那時的春晚只能是在一定群體裡、範圍內各自為戰、各自欣賞、各自宣傳娛樂的形式。
文革結束後,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科學的春天、經濟的春天、教育的春天、文藝的春天到來了。隨著科技的普及,教育的發展,國力的增強,以民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的出現極大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春節聯歡晚會這種新社會、新時代的春節娛樂形式,得以重視、變革和發展,成為人民民眾在節日裡,追求吉祥、和諧、歡樂的一種節日裡精神上的大餐和美餐。
儘管我們現在理念和感覺中的“春晚”開始於1983年,但實際據說改革開放後至1983年之前已經有了類似形式的所謂“春節聯歡晚會”。只是那個時候電視還沒有普及,受傳播手段的限制,它是被攝影機紀錄下來做成膠片後,在春節期間到去各地播放,有點像轉播而不是現在的直播形式。在有些偏遠地區,往往看到晚會的時候,已經過去幾個月的時間了。就是說,在電影的時代、廣播的時代,春晚的傳播手段和形式受到了相對的限制。
隨著電視的普及,電視這種多樣化、形象化新的傳播媒體逐漸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局限性。科技的發展,經濟的強勁勢頭,自然帶來了電視的普及。一種嶄新的春節文藝晚會在醞釀和變革中,利用電視的優勢,打造一台春節晚會也自然成為時代發展的趨勢。
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清除文化領域的精神污染”,文藝界迅即開展了對自由化等傾向的反思和清理,這從某種程度上說央視藉助現代媒體的優勢,打造一台春節晚會也勢在必行。利用春節,通過民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宣傳形式展示改革開放的中國嶄新的社會風貌、人文景觀,同時以藝術傳播的手段去純潔淨化文化藝術領域的思想和意識,這對於改革開放的中國社會的發展,對於身居海外的炎黃子孫更好地了解中國,促進世界文化交流都有著其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1983年,中央電視台第一屆春節晚會終於在大年三十亮相。馬季、姜昆、王景愚、劉曉慶成了那屆春晚的紅明星。當劉曉慶傳著紅色的連身裙出現在大眾面前時,人們的狂熱心裡一下子爆發,再加上男明星們身著中山、工裝、西裝泰然出現,可見那時的文化正處在一個傳統與西方文化相融合的時期。這樣一台簡單而又莊重的春節文藝晚會卻一炮打響,從此成為春節期間人們夢寐以求的文藝娛樂形式,也成為央視電視節目的一座里程碑。1984年第二屆春節文藝晚會便再次創新,首次邀請港台演員參加,主持人中加入了香港的陳思思和台灣的黃阿原。那一年,身著中山裝的張明敏一曲《我的中國心》,震撼了國人、震撼了人們的愛國、愛港之心,成為廣泛傳唱的愛國歌曲。陳佩斯和朱時茂吃麵條的小品,也讓許多人了解並記住了小品這種文藝形式。
有人說,80年代的春晚與思想解放是聯繫在一起的,因為它承載著改革開放初期人們思想意識的啟蒙,承載著民眾剛剛掙脫精神枷鎖後內心的喜悅。這種觀點不無道理。當我們那時的日曆,翻閱著那些給予我們記憶的和力量的節目,發現時代的主旋律給於我們力量、給予我們思索。《我的中國心》、《軍港之夜》、《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十五的月亮》、《愛的奉獻》等等,凝縮了一個時代的價值觀、思想觀和時代的旋律。
從25年的歷史發展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不僅開創了電視綜藝節目的先河,成為國人春節期間期盼了一整年的生活“大餐”,而且也成為央視所打造的所有文藝節目中一個最具民俗色彩的文化品牌。
“春晚”這個文化品牌的打造,它不僅豐富了節日期間的文化生活,而且從“春晚”形式和內容的變化也反映了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日益強大的國力和人的思維的重大轉變。同時,以春晚的誕生和被廣泛的認可,而衍生出的國慶、五一、八一、元旦等各種節日綜藝晚會不僅成為央視必搞節目,而且帶動了全國地方電視台紛紛效仿。綜合文藝晚會這種電視文藝形式已風靡祖國的各地。
從“春晚”25年的發展歷程看,它經歷了八十年代啟動發展期的火爆,走過了九十年代成長期的壯大,也迎來了二十一世的成熟期的穩定。但無論如何變化,央視“春晚”這個誕生在改革開放初期的電視綜合文藝形式,已經成為家喻戶曉,聞名海內外的春節期間節日文藝大餐;成為所有炎黃子孫追求和諧、進步、吉祥的民俗文化的盛典。同時,也把一個本來存在的傳統文化概念通過央視春節文藝晚會的廣泛被公眾接受打造成一個固有的、被廣泛認可的春節文藝晚會的代名詞--“春晚”,也就是說“央視的春節文藝晚會”已成為“春晚”一詞的固有的概念而被公眾廣泛接受和認可。
總而言之,改革開放後,電視的普及為打造綜合文藝晚會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改革開放三十年,也是電視主導了大眾文化的勁勢傳播的時代。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電視的普及發展,或許也就不存在被廣泛認可和引起關注的“春晚”。
可以這樣認為,“春晚”是伴隨著改革開放後,電視的普及和發展,由央視打造出來並誕生在文藝百花園裡的一朵奇葩,也是春節文藝晚會這種文藝形式中的變異兒。(2008年11月10日於北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