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掃描

CT掃描

CT掃描(也稱CAT掃描)將傳統的X光成像技術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與僅僅顯示骨胳和器官的輪廓不同,CT掃描可以構建完整的人體內部三維計算機模型。醫生們甚至可以一小片一小片地檢查患者的身體,以便精確定位特定的區域。醫用射線主要有Χ射線、γ射線和β射線,其中以Χ射線最常見,如普通Χ光、CT、造影與介入治療和放療用的Χ刀等。專家提醒醫用射線套用需根據病情需要,切不可來個全身拍片體檢、CT全身掃描,這樣短時間內接受過多的劑量對人體損傷很大。

基本概念

套用於計算機軸向斷層掃描(CAT)中的掃瞄器可產生X光,這是一種強大的電磁能。X光的光子與普通可見光的光子基本相同,但是它們攜帶的能量更多。這種較高的能量水平可以使X光直接穿過人體大多數的軟組織(請參閱X光淺說以了解X光穿透軟組

CT掃描CT掃描

織的原理,以及X光機是如何產生X光光子的)。

常規的X光成像技術利用的是光影原理。從人體一側照射“光線”,此時,人體另一側的膠片可記錄骨骼的輪廓。

陰影只能反映物體輪廓的一部分。想像一下,您站在一堵牆的前面,右手拿一個鳳梨,放在胸前;左手伸出,拿一個香蕉。您的朋友只看牆,不看您。如果您面前有一盞燈,您的朋友就只能在牆上看到您拿著香蕉的輪廓,而看不到鳳梨——身體的影子擋住了鳳梨。如果燈在左邊,您的朋友就只能看到鳳梨的輪廓,而看不到香蕉。

同樣的現象也會在常規X光成像技術中出現。如果一塊較大的骨骼恰好位於X光機和一塊較小的骨骼中間,大骨骼的圖像將會蓋掉小骨骼。為了看清這塊較小的骨骼,必須轉動身體或移動X光機。

同樣,為了看清您同時拿著鳳梨和香蕉,您的朋友必須從兩個方向觀察您的影子,以獲得完整的意象。這就是計算機化軸向斷層掃描的基本概念。在CT掃瞄器中,X光束圍繞著患者的身體進行運動,從數百個角度進行掃描。計算機負責收集所有信息,並將這些信息合成為人體三維圖像。

圖片

CT掃描CT掃描
CT掃描CT掃描
CT掃描CT掃描
CT掃描CT掃描

產生簡史

自從X射線發現後,醫學上就開始用它來探測人體疾病。但是,由於人體內有些器官對X線的吸收差別極小,因此X射線對那些前後重疊的組織的病變就難以發現。於是,美國與英國的科學家開始了尋找一種新的東西來彌補用X線技術檢查人體病變的不足。

1963年,美國物理學家科馬克發現人體不同的組織對X線的透過率有所不同,在研究中還得出了一些有關的計算公式,這些公式為後來CT的套用奠定了理論基礎。1967年,英國電子工種師亨斯費爾德在並不知道科馬克研究成果的情況下,也開始了研製一種新技術的工作。他首先研究了模式的識別,然後製作了一台能加強X射線放射源的簡單的掃描裝置,即後來的CT,用於對人的頭部進行實驗性掃描測量。後來,他又用這種裝置去測量全身,獲得了同樣的效果。1971年9月,亨斯費爾德又與一位神經放射學家合作,在倫敦郊外一家醫院安裝了他設計製造的這種裝置,開始了頭部檢查。10月4日,醫院用它檢查了第一個病人。患者在完全清醒的情況下朝天仰臥,X線管裝在患者的上方,繞檢查部位轉動,同時在患者下方裝一計數器,使人體各部位對X線吸收的多少反映在計數器上,再經過電子計算機的處理,使人體各部位的圖像從螢屏上顯示出來。這次試驗非常成功。1972年4月,亨斯費爾德在英國放射學年會上首次公布了這一結果,正式宣告了CT的誕生。這一訊息引起科技界的極大震動,CT的研製成功被譽為自倫琴發現X射線以後,放射診斷學上最重要的成就。因此,亨斯費爾德和科馬克共同獲取1979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而今,CT已廣泛運用於醫療診斷上。

對人體的傷害

CT掃描射線對人體有傷害,但它的傷害到底有多大?專家認為跟接觸的射線種類和劑量密切相關。醫用射線主要有Χ射線、γ射線和β射線,其中以Χ射線最常見,如普通Χ光、CT、造影與介入治療和放療用的Χ刀等。γ射線主要用於ECT和放療設備。比較而言,Χ射線損害較大,γ射線次之,β射線最弱。而且Χ射線根據頻率的不同有軟硬射線之分,硬射線易穿透人體,而軟射線易被人體吸收,故損害較大。Χ光拍片常包含軟硬射線,CT管電壓高,而且有準直器可以濾過軟射線。

輻射損傷跟劑量成正比,劑量越大損害就越大。一般而言,醫用射線都比較安全,除治療用射線需謹慎外,診斷用射線都是安全的、可以接受的,比如說拍個Χ光、做個CT等都不會對人體造成明顯傷害。就檢查來說,Χ光拍片劑量最低,然後是CT和造影。專家提醒醫用射線套用需根據病情需要,切不可來個全身拍片體檢、CT全身掃描,這樣短時間內接受過多的劑量對人體損傷很大。

相關連線

X光 光 原子理論 核磁共振

核醫學 聲波 心臟病 癌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