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一,屬好氣性蠟狀芽孢桿菌群。1911年,德國人貝爾奈(Berliner)從德國蘇雲金省這個地方的一家麵粉廠里的地中海粉螟上又重新分離到一種有很強殺蟲力的細菌,並正式定名為蘇雲金芽孢桿菌。它是一個多樣性豐富的種群,按照其鞭毛抗原的差異,可將現有分離得到的Bt分成71個血清型,共83個亞種。Bt 殺蟲劑是利用Bt 殺蟲菌,經培養生產的一種微生物製劑,機理是其釋放的有毒的伴孢晶體。
轉基因謠言
謠言一:
網上盛傳“美國人都不吃轉基因,在歐洲轉基因只能拿去餵牛,在中國卻要堂而皇之擺進超市貨架,貽害整個民族”。其實,這些只是謠言罷了。
美國,是世界上種植和食用轉基因食物最多的國家。大豆、油菜籽、玉米、甜菜等農作物大部分是轉基因產品。它們的下游產品,如大豆油、大豆蛋白、菜籽油、玉米澱粉、玉米糖漿、糖等,廣泛套用於加工食品中。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不要求對轉基因成分進行標註,相反非轉基因產品不得進行“誤導性標註”——即,不能產生“非轉基因產品更好”的暗示。美國市場上的食品,除非特別說明(比如“有機產品”),默認都可能含有轉基因成分。
歐盟對轉基因食品管理很嚴格,但同樣批准了遠遠多於中國的轉基因作物用於食品,比如玉米、大豆、土豆、油菜、甜菜等,此外還有許多轉基因品種正在申請食用或者種植許可。另外,加拿大、澳大利亞、歐盟、日本、韓國都批准了比中國多得多的轉基因作物。
謠言二:
英國期刊《食品和化學毒物學》刊登的法國卡昂大學分子生物學家塞拉利尼等人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餵食美國孟山都公司NK603轉基因玉米的實驗鼠壽命比正常實驗鼠短,並且前者出現腫瘤的幾率更高,整個報告有圖有真相,令人印象深刻。
法國卡昂大學的塞拉利尼在2012年發表了一項“轉基因玉米使老鼠出現腫瘤”的研究,立刻引發巨大關注。到現在,還有不少人和媒體把這個實驗作為“轉基因致癌”的證據。實際上,這項研究一出來,就有許多專業人士指出它在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上的漏洞。一個存在漏洞的實驗,證明不了任何結論。後來,法國等歐盟國家主管機構以及歐盟食品安全局,都發布了公告指出:這項研究的數據證明不了結論。
類似證明“轉基因有害”的不靠譜研究還有一些,比如最近的“轉基因飼料導致豬嚴重胃炎”。通過不靠譜的實驗和不靠譜的數據分析,去證明“轉基因有害”,自然也可以把缺乏專業分析能力的公眾嚇得“寧可信其有”。在學術文獻資料庫中,有數以百項設計嚴謹、數據分析規範的研究支持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但因為大眾傳媒的關注點不同,這些不靠譜的研究在公眾中的傳播力度遠遠大於那幾百項。
被學術同行指責“實驗設計不嚴謹”“數據分析有漏洞”,對學術界人士來說是僅次於學術造假的嚴重指控。正常情況下,研究者會糾正實驗缺陷,採用嚴格的數據分析,來重複之前的研究為自己正名。但是,無一例外,這些不靠譜論文被質疑和批評之後,研究者都無動於衷置若罔聞。這隻有兩種可能:一是研究者自己都不相信糾正錯誤之後能得出與原來實驗同樣的結論;二是糾正錯誤之後,研究者再次進行了實驗,確實得不到當初的結論,於是只好裝聾扮啞了。
謠言三:
蘇雲金芽胞桿菌可以分泌一種BT毒蛋白,對鱗翅目鞘翅目昆蟲(如小菜蛾)有很強的殺傷作用。人類很早就研究利用BT蛋白來殺滅害蟲,已有100多年歷史。
轉基因有各種各樣的目標,抗蟲轉基因只是轉基因作物中的一類。bt基因之所以能殺蟲,是因為蟲的胃裡是鹼性的,能夠把Bt蛋白溶解,再由蛋白酶切開並釋放出特定片段。特定的片段與特定的受體結合,才能產生毒性。而人的胃腸不是鹼性的,更沒有那種特定的受體,被人吃進胃裡的bt基因,會像其他蛋白質一樣,被消化和分解掉。要想讓抗蟲蛋白對人體產生毒性,還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並且,美國從幾十年前便開始使用“Bt蛋白”做為生物農藥,大面積種植含Bt基因的轉基因作物也已有十幾年,迄今為之,並未出現任何人或畜類食用這種作物中毒的報告,用老鼠和綿羊做的實驗也表明吃“Bt殺蟲蛋白”不會對哺乳動物的健康造成影響。而含Bt蛋白的抗蟲害轉基因作物減少了農藥的使用,同時也就減少了 農藥製造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其實是有利於保護環境的。
除抗蟲轉基因作物外,抗除草劑的轉基因作物也曾被質疑會導致超級野草的出現。“基因漂移”確實是轉基因環境評估中的重點內容。這種風險有多大、如何降低和控制,在這種轉基因產品獲得種植許可之前都已經過嚴格的評估。每一種轉基因作物都是一個"案”,在經過科學家和主管部門的評估審查之後,認為其風險在可控範圍內的,才能獲得批准。而實際上,美國批准了那么多轉基因作物,也大面積種植了這么多年,也還沒有發現這樣的“災難”。
殺蟲機制
蘇雲金桿菌(B.t)製劑是胃毒劑,進入昆蟲消化道後,伴孢晶體(主要成分為蛋白質)被昆蟲鹼性腸液破壞成較小單位的δ-內毒素,使中腸停止蠕動、癱瘓,中腸上皮細胞解離、停食,芽孢則在腸中萌發,經被破壞的腸壁進入血腔,大量繁殖,使害蟲得敗血症而死,死亡幼蟲身體癱軟,呈黑色。目前已知蘇雲金桿菌有30多個變種,某些變種營養體對數生長時期產生β-外毒素,耐熱,是一種腺嘌呤核苷酸,也起殺蟲作用。
殺蟲範圍
蘇雲金桿菌殺蟲譜廣,能防治上百種害蟲,對鱗翅目幼蟲特別有效。目前蘇雲金桿菌(B.t)及其混配製劑已用於防治蔬菜、水稻、玉米、棉、果樹、茶樹和林區等害蟲。如防治菜青蟲、小菜蛾、稻苞蟲、稻縱卷葉螟、玉米螟、棉鈴蟲、棗盡蠖、松毛蟲、煙青蟲、茶卷蛾、茶尺蠖等百種蟲害,是套用最廣的微生物殺蟲劑。
注意事項
Bt作為一種細菌性生物殺蟲劑,對防止鱗翅目幼蟲效果尤為明顯,但在使用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BT 殺蟲劑的孢子在氣溫為20℃—25℃、相對濕度為85%以上時活性最高,施用效果最好;在氣溫為20℃以下、日光長時間照射、強風暴雨等環境條件下活性較低,施用效果就差,因而要避開這些不利的天氣施用。在強光和氣溫在25℃以上時,以在下午5時左右施用為宜,陰天可全天施用。施藥時要將葉片正面和背面都噴透,才能提高藥效。粉劑宜在早晚有露水或小雨過後施用,以利於藥劑粘附在作物莖葉上,發揮毒殺作用。
2、Bt其速效性比化學農藥慢,持效期大約10天左右,噴藥時可加少量粘著劑,例如加0.1%濃度洗衣粉使用效果更佳。如果選用6號菌粉、HD-1號水劑等噴施一般蔬菜上發生的害蟲時,可適當加入少量米糊作粘著劑,來增加藥液的附著力。
3、施用時切勿與殺菌劑(如多菌靈,托布津等)混用。噴過 殺菌劑的噴霧器也要衝洗乾淨,否則殺菌劑會把部分Bt菌殺死,從而影響殺蟲效果。
4、注意蟲口密度。當田間蟲口密度大時,為了儘快消滅害蟲,可加入少量除蟲菊酯類農藥,如速滅殺丁、興棉寶、功夫等。一般在噴霧器中加1~2毫升即可。在害蟲大發生和多種害蟲混合發生時,宜與殺蟲雙、殺蟲單、甲胺磷、三唑磷、敵敵畏、敵百蟲等化學殺蟲劑混用。如單用BT乳劑每畝用200毫升,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效只有70%—80%、對二化螟的防效僅有60%。若每畝用BT乳劑100毫升加18%殺蟲雙水劑 100毫升,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效可達95%左右;每畝用BT乳劑200毫升加殺蟲雙100毫升,對二化螟的防效可達95%。
5、確定適宜的施藥時間 BT殺蟲劑的藥效比化學殺蟲劑來得慢一些,施藥時間應比化學殺蟲劑要提前2—3天,以卵孵盛期至1齡幼蟲期施用效果最好,如菜青蟲在這一時期施用防效可達92%。
6、桑園禁用並且不能與鹼性農藥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