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腦力
《Z腦力》,是從國外引進的最先進、最快速的大腦開發工具,由郭力文老師所創辦的Z腦力培訓機構,共分初、中、高三個階段,課程內容分為《快速記憶》、《超級學習》、《右腦開發》和《心智訓練》以及後續課程,郭老師自2009年間接觸來自國外的這項科學技術,發現人腦蘊藏無限潛能,但卻發現國外的教學方法並無法讓國人完整的學習與吸收,效果十分有限;於是著手開始研究,開發出一套適合國人的教學課程,因唯有以相同文化源為教習基礎,國人才能學習的更容易及更有效率。在國外及台灣地區,每年都有超過上百萬的人在運用學習這套方法,學員反響熱烈,學習者沒有年齡限制。
Z腦力特點
第一,容易記住。
第二,記憶容量大。
第三,不容易忘記。
第四,開發創造性思維。
研究對象
1、想要快速學好英語,成為英語高手的同學
2、想要改變學習技巧,脫離補習的人
3、想要在考試中搶得高分,贏得分數與夢想的人
4、想要開發想像力,成為偉大藝術家的人
5、想要改變人際關係,成為交際高手的人
6、想要成為記憶超人的人
研究方法
第一,記憶的聯想法
第二,記憶的編碼法
第三,記憶的聯結
三者融會貫通,可以記憶任何想記下的東西,裡面還運用到了利瑪竇的《西國記法》、還有目前最先進的多米尼克記憶系統。
研究理論
1、左右腦原理:1981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羅傑*斯伯雷發現人的大腦分為左半腦和右半腦,左半腦和右半腦有本質區別。左腦處理:邏輯、辭彙、數學、線性、分析的學術活動。右腦處理:節奏、想像、色彩、幻想和維度的形象活動。例子1:名字是文字歸左腦管,人的形象歸右腦管。例子1:你記得國小同學長什麼樣,但是你不記得他叫什麼名字。例子2:能記得鏇律,往往記不住歌詞。
2、成像與聯想原理:成像:成像就是將我們看到的文字、數字、字母等抽象的信息形成圖像。聯想:聯想是將兩個不相關的信息通過豐富的想像聯繫起來。成像要遵循的規律:清晰,奇特。比如:小鳥,大樓。你可以把小鳥想得很大很大,像泰山一樣大,把大樓想得很小很小,像手掌那么小。聯想要遵循的規律:一環扣一環,要有順序。比如:小鳥背著大樓飛走了。
3、索引定位原理:定位是記憶學中一個比較重要的概念。運用定樁可以達到定位的效果,即正確快速地知道信息的正確位置,還可以幫助我們記住大量繁瑣瑣碎的信息。作為定位的樁子條件是:1、熟悉的,有具體圖像感的,並大小合適的。2、順序的,定位的目的是便於回憶尋找。有順序便於提取。3、樁的種類可以很多,諸如地點樁、人物樁、數字樁、字母樁、詞語樁。
4、7±2Bit原理人腦有記憶和遺忘兩大功能,他們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一般人腦記憶一次的信息量超過7bit,就相對比較難記。所以我們一般都為需要記憶的知識按照這個原理去分組。這個信息長度是基於人腦短時記憶高效儲存信息長度。例如:記26個英語字母的時候,我們都是用7766來記憶的。例如:音樂的鏇律也是1234567這七個音符。
5、記憶迴路-標籤原理記憶由記和憶組成,中間有個保持的過程。記下來了並不代表能憶起來,憶不起來並不代表沒記下來,可能就是因為大腦沒有找到尋回信息的有效途徑,即標籤。我們經常會發現很多小孩子在背課文的時候流利地背了一部分後,卡住了,他沒有背下嗎?但是如果提示他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他又可以非常流利地背誦一大段。這也是記憶中缺少標籤的表現。知識可以比作森林。背課文,我們從來不用懷疑背部下來,這就好比走進森林,這很容易。而回憶的過程就好比從森林走出來的過程。背不出來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你在森林裡迷路了。一般人記憶都是用重複的方式,相當於在森里里反覆摸了幾次路。這方法顯然不好。如果你帶了地圖,嚮導,指南針,GPS等,就是說我們能用很多種方法去記的效果比用一種方法重複很多次的效果好很多。記憶標籤越多,我們能回憶起信息的可能性越大,因為有更多的標籤幫助我們找到信息,比如你借了朋友10塊錢買了一大杯冰激凌和一瓶可樂,因為那天實在太熱了,也許吃完了以後你忘了還這10塊錢。但是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時你會想起來:1、天氣又很熱,你想吃冰激凌和可樂了。2、經過買冰激凌和可樂的那個商店。3、朋友暗示你他缺錢。這三條標籤中的任何一條都讓你可能想起你欠朋友10元錢;單一標籤不能讓你回想起來,那么多條標籤的結合也會讓你想起來。
6、艾賓浩斯遺忘規律艾賓浩斯(hermannebbinghaus)早在1885年通過實驗得出了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他發現,被記憶的材料在第1個小時之內遺忘非常快,以後逐漸平坦。表示如下表:時間間隔20分鐘1小時8小時1天2天6天31天重學節省涌讀時間百分數58.244.235.833.727.825.421.1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每次複習要在剛剛臨近忘記的那個時刻或者是稍微提前一點點進行是最好的,這樣總體效率最高。也就是說,每一次複習的時刻,應當不早不晚,太早複習過一會兒還是會忘記,增加複習的次數,太晚了複習則已經忘掉。
7、前攝抑制和後攝抑制遺忘中的抑制現象有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兩種。先學習的材料對後學習的材料的識記和回憶起干擾作用稱為前攝抑制。後學習的材料對先學習的材料的保持和回憶起干擾作用稱為倒攝抑制。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一般是在學習兩種不同但又彼此類似的材料時產生的。但是,在學習一種材料的過程中也會出現這兩種抑制現象。例如,識記一個較長的字表或一篇文章,一般總是材料的首尾容易記住,不易遺忘,而中間部分則常常識記較難,也容易遺忘。這是由於識記材料開始部分只受倒攝抑制的影響,識記終末部分只受前攝抑制的影響,而在識記中間部分時則同時受這兩種抑制的作用。為了使記憶鞏固,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活動時,應當考慮到倒攝抑制的作用。儘量使前後相鄰接的學習活動在內容方面不同,就會得到較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