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

簡介

V-2,世界上第一種彈道飛彈

研發歷史

1944年9月8日黃昏,倫敦西區發生了猛烈爆炸,炸彈摧毀了大片建築,道路被炸出9米見方的彈坑,3人當即喪生,幾十人受傷。他們,是一種新式致命武器的第一批受害者。
德軍在荷蘭發射了這種射程超過300公里的武器,接下來的7個月裡,一千多枚納粹的復仇武器,使英格蘭陷入恐懼。這就是從北海對岸發射的 V-2飛彈

結構性能

V-2飛彈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研製和使用的單級液體彈道飛彈。世界上首次出現的地地彈道飛彈。全長14米,重14噸,彈徑1.65米,底部尾翼的翼展(V-2飛彈的尾端,特別安裝了被稱為排氣翼的金屬板,主要是為了改變氣流,誘導火箭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也可以改變火箭的前進路線),在1.95米,彈頭重約1噸,攜帶一噸黃色炸藥,彈體中部是殼體結構,內部有一個氧化劑箱和一個燃料箱,分別裝5噸液氧和3.5噸酒精。V-2飛彈的推力為260千牛(頓),最大飛行速度1.7千米/秒,最大射程320千米,飛行時間約320秒,命中精度5000米。
V-2飛彈由頭部、中部、尾部3部分組成。頭部重約1噸,內裝750千克炸藥;中部殼體內有非承力式氧化劑貯箱和燃燒劑貯箱各一個,分別裝5噸液氧和3.5噸酒精,另有儀器艙一個;尾部有4個對稱的尾翼(其中兩個帶空氣舵),內裝一台泵壓式液體火箭發動機,噴口處有4個石墨燃氣舵。採用位置型捷聯式慣性制導系統。地面設備由30餘輛特種車組成。
全彈長14米,彈徑1.65米,翼展3.57米,結構質量約4噸,起飛質量約13噸,推力為260千牛,最大飛行速度1.7千米/秒,射程240-370千米,彈道高80-100千米。垂直發射,發射準備時間4-6小時,命中精度(圓機率偏差)4~8千米。在德國火箭專家W.von布勞恩領導下,於1939年開始研製,1942年10月3日試驗發射成功,1943年裝備部隊,1944年9月8日德國曾用它襲擊倫敦等地。戰後,美、蘇兩國以V─2飛彈為基礎,研製出不同類型的洲際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

作戰套用

德國套用

2個月後,希特勒當選德國總理,重整軍備,關注彈道飛彈研發製造,火箭研製計畫獲得大筆經費。V-2火箭製造廠在朵拉的地下大肆興建。7年後,V-2飛彈成功發射樣彈,沖向80公里外的大氣層邊緣。才華橫溢的馮·布勞恩掀起了一場太空時代的科技革命。
生產V-2的火箭製造廠,同時也是希特勒“用勞役實施種族滅絕”的屠宰場。在這裡,戰俘和其他種族的人們被當作低賤的工具使用。工廠中建有毒氣室和火化場,火化場的煙囪里每天濃煙滾滾。每天都有成群被絞死的奴工,奴工只有兩種命運:受處罰被絞死,或勞累致死。2萬名奴工死在V-2生產線上,而死在V-2飛彈下的則達5千多萬人。與死亡相比,軍械的生產科技的進步不值一提,死亡,才是這裡的主打產品。
德國戰敗後,美軍占領了v-2火箭製造廠,運走了剩餘的飛彈,馮·布勞恩等投靠美軍,帶著最新的飛彈機密,去往新墨西哥的實驗基地。

美國套用

美軍撤離後,蘇軍取走了工廠里剩下的裝備,徹底炸毀了v-2火箭製造廠,並俘虜了德國的另一批優秀科學家。
V-2火箭製造廠淹沒了在冰冷的地下水中。而美、蘇兩國則進入冷戰,開始了研製洲際飛彈的軍備競賽。1969年,把美國送上月球的土星號火箭,正是如今倍受尊敬的馮·布勞恩的傑作,而納粹德國在朵拉的罪行,卻連同被淹沒的v-2火箭製造廠一樣,被世人遺忘。 德國在末期推出的新式武器除了V1,V2還有不少:噴氣式戰鬥機、地空飛彈、反坦克飛彈、無線電制導炸彈、尾流自導魚雷、世界上第一艘現代化潛艇、空空飛彈、機載雷達、無人轟炸機...很多很多,但是有不少沒來得及使用德國就投降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