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圖-22M是前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的可變後掠翼超音速轟炸機,北約組織給它的綽號是“逆火”(Backfire)。1982年夏,在維也納美蘇最高級會議上,前蘇聯當局提供的材料中稱“逆火”是中程戰術轟炸機。
簡介
估計圖-22M從6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1970年7月,西方在喀山地區的圖波列夫工廠附近發現圖-22M的原型機,據估計當時至少生產了兩架。第一架於1970年開始試飛。隨後又製造了12架預生產型,從1973年開始,用於飛行試驗、系統試驗、靜力試驗和作為武器平台進行評價。生產型1974年交付部隊使用。1975年初,遠程航空兵已組成兩個圖-22M中隊。目前,前蘇聯遠程航空兵約有200架圖-22M,海軍航空兵有160多架在服役。
圖-22M是前蘇聯第一種航程較遠的超音速轟炸機,據推測,其低空作戰半徑為1390公里,加上AS-6飛彈的射程,圖-22M可以從前蘇聯西部基地利沃夫起飛,以低-低-低的作戰方式,用M0.65的速度飛行,攻擊除葡萄牙和挪威以外的所有歐洲北約國家。其高空亞音速作戰半徑達3700多公里。如果空中加油,可以從前蘇聯北極基地起飛,攻擊美國本土的目標,然後飛回國內的基地。另外,圖-22M還可執行海上偵察和反艦攻擊任務。
TU-22M的主要型別
Tu-22M0:最初原型機,共製造了 9 架。
Tu-22M2(“逆火”B):第二種生產型,在 1972 年到1983年間共生產了 211 架,它與的一種生產型相比,主要區別是去掉了空中受油管(由於受美蘇限制戰略武器談判的影響)。據信只裝備了一個中隊。兩側的進氣道唇口從裡到外是向後傾斜的,有較大的附面層分流板。機翼翼根後緣有一個很大的鼓包,但它們並不是用於放置主起落架的。各型圖-22M的主起落架均收到機身內。
Tu-22M2(“逆火”B):第二種生產型,在 1972 年到1983年間共生產了 211 架,它與的一種生產型相比,主要區別是去掉了空中受油管(由於受美蘇限制戰略武器談判的影響)。1975年開始服役。翼展加大,翼根後緣的鼓包被去掉,只在翼下保留了稍為鼓起的整流罩。經常能看到的機頭空中加油探管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較長的整流罩。武器包括機腹半埋式攜帶的一枚AS-4“廚房”空-地飛彈,以及兩側機翼固定段下攜帶的兩枚AS-4飛彈。兩門Gsh-23雙管23毫米機炮裝在機尾一個鼓形整流罩內。
Tu-22M3(“逆火”C):第三種生產型,也是以使用的最先進的型別,先進遠程轟炸及海上型。。主要的改進有:改裝了推力更大的發動機、重新設計了進氣口和尾部噴管,有效地提高了推重比;重新設計了彈艙,加大了載彈量;大大改善了電子設備。該型飛機已經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了。1985年首先進入黑海艦隊航空兵服役。採用楔形進氣道,機頭罩上翹,沒有可見的空中加油探管。機身武器艙內有旋轉發射架,可掛六枚RKV-500B(AS-16)短距攻擊飛彈。機翼固定段下可掛兩枚AS-4空-地飛彈或四枚AS-16飛彈。機尾的鼓形整流罩內裝一門Gsh-23毫米機炮。
Tu-22M4(“逆火”D):該型於 1990 年完成了原型機的製造,但由於設計局和製造廠都缺乏資金,是發展工作難以為繼,最後不了了之。
Tu-22M5:1997 年俄羅斯決定對“逆火”C 作出的改型,並重新編號為 Tu-245。該型將裝備地形規避/地形跟蹤雷達系統,是該機具有自動低空飛行能力。預計將使用到 202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