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蘇聯在1961年開始生產T-62主戰坦克,以後研製了T-64主戰坦克,由於後者存在許多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而未能大量生產。為了保持坦克技術的優勢,蘇聯利用T-64坦克的某些技術,經T-70試驗車,發展成T72主戰坦克。
該坦克1971年投產,1973年大量裝備部隊,從1979年起,還裝備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及羅馬尼亞等華約國部隊,同時向敘利亞、利比亞、伊拉克、衣索比亞、阿爾及利亞和印度等國出口。
該坦克於1977年10月第一次向法國國防部長率領的代表團公開展出,接著又在同年11月的莫斯科紅場檢閱中公諸於眾。
1982年黎巴嫩戰爭期間,參加戰鬥的T-72坦克曾被以色列的制式105mm坦克炮發射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直升機發射的陶式反坦克飛彈、155和203mm火炮發射的改進型常規炮彈以及美制集束炸彈的反坦克子彈擊毀了多輛。
一、總體布置
該坦克的車體用鋼板焊接製成,車內分為前前駕駛艙,中部戰鬥艙,後部動力艙3部分。
駕駛椅在車體前部中央位置,駕駛員有1個位於車體頂裝甲板上的艙口蓋,可從車內開關艙蓋。駕駛員開窗駕駛時,首先必須將火炮向一側轉動一定角度並加以固定,關窗駕駛時,晝間藉助潛望鏡、夜間藉助紅外或微光潛望鏡觀察。
車體前上裝甲板上有1個“V”型防浪板,並裝有前燈,型號為ФГ-125。駕駛員兩側的車首空間存放可防彈的燃油箱。車體前下甲板上裝有推土鏟,平時有防護作用。
車體兩側翼子板上有燃油箱和工具箱,車體後部還可以安裝兩個各200L柴油的附加油桶。
炮塔系鑄造結構,呈半球形,位於車體中部上方,炮塔內有車長和炮長2名乘員。車長在炮塔內右側,炮長在左側,他們各有1個炮塔艙口蓋。車長指揮塔採取雙層活動座圈結構,可相對炮塔作同步反向旋轉。
戰鬥艙中裝有轉盤式自動裝彈機,取消了裝填手,戰鬥艙的布置圍繞自動裝彈機安排。
整個戰鬥部分連同車體頂甲板前傾1°30′,因此加大了火炮向前時的俯角,可達-6°,而且火炮轉向後方時俯角自動抬高3°,避免與後部突起部相碰。
二、武器系統
1.主要武器
該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2A46式短後坐距離的125mm滑膛坦克炮,身管長是口徑的48倍,由身管、炮尾、搖架、駐退機、復進機、熱護套和抽菸裝置等部件組成。
火炮相對於炮塔的俯仰角為-4.5°~+14.5°,由於炮塔座圈向前傾斜1.5°,所以,火炮向前時實際俯仰角為-6°~+13°,火炮向後時實際俯仰角為-3°~+16°。
熱護套用輕合金薄板製成,共4節,抽氣裝置在炮管中段偏向炮口位置。
2.彈藥
125mm滑膛炮可以發射3種分裝式炮彈:БР11式或БМ12式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ЗБК14М式尾翼穩定破甲彈和ОФ19式尾翼穩定榴彈。穿甲彈最大有效射程為2120m,初速 1800m/s,兩種穿甲彈的穿甲厚度分別為300mm/1000m和400mm/1000m;破甲彈初速為900m/s,最大直射距離為4000m,破甲厚度為475mm/1000m;榴彈初速為850m/s,最大有效射程9400m。
該坦克攜有39發炮彈,其配比一般為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12發、尾翼穩定榴彈21發和尾翼穩定破甲彈6發。
分裝式炮彈採用半可燃藥筒;自動裝彈機的旋轉輸彈機中存放22發炮彈,上層為藥筒,下層是彈丸;炮塔吊籃後的中組彈架存放9發炮彈;車體前部駕駛員右邊的小室存放4發炮彈,旋轉底板上立放3發、臥放1發炮彈。
3.自動裝彈機
該裝彈機由旋轉式輸彈機、鏈式提升機、鏈式推彈機、火炮閉鎖器、自動拋殼機、控制盒和操縱台等部件組成。
旋轉式輸彈機中的炮彈按彈丸和裝藥分別存放在輸彈機的下層和上層,呈圓形輻射狀盎,由驅動電機將所需彈種轉至提升機提升位置,提升機提升彈匣內的彈丸和裝藥至火炮正後方位置,推彈機分別將彈丸和裝藥推入膛內,記憶盒記憶所儲放彈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