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85中型坦克

至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共完成T-34坦克1225輛,大大超過了同期Ⅳ號坦克的數量。 T-34/76型坦克主要有A、B、C三種型號,是蘇德戰爭期間產量最大的坦克類型。 T-34/85的炮塔隨裝甲和火力的提升,變的更大,被德國坦克兵稱為“大腦袋T-34”。

簡介

T-34坦克具備出色的防彈外形,強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機動能力,特別是擁有無與倫比的可靠性,易於大批量生產,是二戰期間總體設計最優秀的坦克。 至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共完成T-34坦克1225輛,大大超過了同期Ⅳ號坦克的數量。至莫斯科會戰前夕,已有1853輛T-34交付部隊使用。 T-34/76型坦克主要有A、B、C三種型號,是蘇德戰爭期間產量最大的坦克類型。各型T-34在戰時生產超過50000輛,遠遠超過所有德國坦克的總和,稱為蘇聯衛國戰爭勝利的保證。 T-34/76於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羅斯格羅德諾首次參戰,在此後一系列戰鬥中德軍竟找不到可以與之抗衡的坦克,導致了德軍大量坦克的過時,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應付局面,這就是“T-34危機”。 不過包括T-34/76在內的各型蘇聯坦克也存在明顯缺陷,主要是沒有全部配備車際無線電聯絡設備,一般是幾輛T-34中只有一輛指揮坦克擁有無線電設備,坦克之間聯絡還依靠旗語。T-34/76B 1942型出現於蘇德戰爭爆發後,主要根據戰場經驗,對A型加長炮管以增強穿甲能力,增加了炮塔裝甲厚度,主要於1941年—1942年間生產。

歷史背景

為了對付德國出現的新型坦克,1943年秋T-34坦克開始改裝85mm火炮,並增設一名炮手,取代原本車長兼任的炮手工作,讓車長專注於指揮與敵情的搜尋上。T-34/85的炮塔隨裝甲和火力的提升,變的更大,被德國坦克兵稱為“大腦袋T-34”。同年12月15日T-34/85被批准投入大批量生產,該年共生產283輛,1944年就猛增至11000輛。T-34/85成為後期蘇聯坦克部隊的主要裝備,同“豹”式相比,火力和裝甲雖然稍有不及,但性能可靠、結構簡單、易於生產,全重也大大小於豹式,戰時產量多達18000輛以上,因此從整體作戰能力上壓倒了德國坦克,達到了T-34系列的完美境界。戰後多次戰爭參戰的T-34坦克幾乎均為這一型號,新中國成立初期坦克部隊的中堅力量也是這種坦克。
T3485是蘇聯人最值得驕傲的中型坦克,它火力強大,機動性能良好,耐用性是德軍坦克所達不到的。T3485中型坦克裝備一門85毫米56倍口徑ZIS S-53式坦克炮,威力巨大,可以在1000米的情況下擊穿102毫米的鋼板(用碎甲彈時穿甲力達到110毫米),遠遠強過美國人的M4謝爾曼式中型坦克(M4為89毫米),在一次和IV重型坦克(修改:個人覺得是PANZER4型中型坦克)的交火中,它甚至將IV的炮塔掀翻到5米之外,可見威力的恐怖,他也是德軍最懼怕的對手。因為在當時,沒有德軍坦克能抵擋住他的致命一擊(在虎和黑豹坦克出現之前)。85毫米的坦克炮也被蘇聯人裝備在了KV85坦克上,它也成為了一種恐怖的坦克殺手,這種85毫米的坦克炮一直被蘇聯軍隊使用到1974年,這也說明的T3485中坦克的威力。而85毫米坦克炮也是二戰德軍最為恐懼的中型坦克炮。T34坦克還有2隻7.62毫米的馬克芯是重機槍(修改:DT機槍),具備了強有力的近戰能力,連德軍的反坦克步兵也很難接近T34坦克(德軍的反坦克步兵都是傘兵中的精銳)。

參數

T3485中型坦克的正裝甲為90毫米傾斜35度(相當於110毫米的防護甲),側裝甲為65毫米傾斜25度(相當於75毫米的裝甲防禦)後裝甲為50毫米傾斜35度(相當於70毫米的裝甲防禦),炮塔正裝甲為110毫米傾斜35度(相當於130毫米的垂直裝甲防禦),炮塔側裝甲為60毫米傾斜15度(相當於70毫米的裝甲防禦)炮塔後裝甲為50毫米傾斜35度(相當於70毫米的裝甲防禦)。T3485坦克的速度為55KM時30KM時,最大航程為400KM249KM,馬力為5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