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受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研究獲諾爾貝獎的激勵,再生醫療在日本被視為“安倍經濟學”成長戰略的重要支柱。事件詳情
“成果”發布2014年1月底,小保方晴子帶領的課題組宣布,成功製作出一種全新“萬能細胞”STAP。這種細胞定名為“刺激觸發採集多功能(Stimulus Triggered Acquisition of Pluripotency)”細胞,簡稱為STAP細胞。
其製作方法很簡單,將從老鼠脾臟取出的細胞放在與紅茶酸鹼度近似的弱酸性溶液里浸泡25分鐘,培養數日後就出現了新細胞。此前科學界一直認為,一旦細胞的功能固定下來,在這種程度的刺激下是不可能變成“萬能細胞”的。因此,這一成果被認為是顛覆生命科學常識的劃時代重大成果。2014年1月29日,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英國科學雜誌《自然》電子版上。
研究小組負責人小保方晴子說:與iPS細胞等技術不同,這項創新技術的亮點是,僅僅通過改變外部環境,給予細胞刺激,就能使細胞發生變化。她認為,這項技術應該能在再生醫療和免疫研究等領域作出貢獻。
論文被疑造假
小保方晴子論文發表不久後,有外部專家指出,論文中的圖像不自然,疑似被加工過。一些國外同行用論文介紹的方法重複實驗,卻無法再現結果。
事件調查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隨即對研究過程展開調查,認為論文照片確實存在挪用現象,並在保存的細胞樣本中檢出與實驗不符的遺傳基因。包括小保方晴子在內的4名主要作者中的3人同意撤回論文,但小保方晴子留學時代的指導教授、美國哈佛大學的查爾斯·維坎提仍持反對態度,認為研究結果本身並不存在問題。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調查委員會2014年4月1日發布調查結果,認定其下屬發育再生科學綜合研究中心學術帶頭人小保方晴子在STAP細胞論文中有篡改、捏造的不正當行為。理研認定,論文中一張顯示細胞萬能性的圖片在2011年另一題目的博士論文中使用過,此行為被認定為“捏造”;剪下加工另一張實驗照片的行為被認定為“篡改”。調查委員會指出,小保方晴子的這些不正當行為“歪曲了科學本質,玷污了‘研究’二字,並且嚴重傷害了大眾對研究人員的信任”。
儘管認定論文寫作存在問題,調查委員會並未就STAP細胞是否存在作出判斷,稱“需要等待科學的驗證”。小保方晴子通過律師發表評論,稱“是沒有惡意的犯錯,並且對於篡改、捏造等認定表示不能認同。”
影響評論
影響受山中伸彌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研究獲諾爾貝獎的激勵,再生醫療在日本成為“顯學”,被視為“安倍經濟學”成長戰略的重要支柱。STAP因其製作方法比iPS細胞更簡單、高效而備受關注。從政府到企業,都希望儘快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運用。“STAP細胞事件”給日本勢頭正旺的再生細胞研究打了一劑清醒劑。
評論
山中教授指出:iPS細胞發現至2014年已經8年,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距離可以進行人類臨床試驗只有一步之遙,而STAP細胞的安全性評價“現在才開始”。
日本著名時事評論員池上彰認為:日本主要媒體在STAP細胞成果公布時,基於過去的報導資料,匆忙得出STAP細胞優於iPS細胞的結論。媒體強調“新事物”的時候,一定要冷靜。
《日本經濟新聞》評論認為:網際網路讓審查科研成果更加公開和方便,不再局限於同行的“小圈子”。這提醒科學家,他們的研究始終在被關注著。
日本輿論也呈現兩極分化。在日本NICONICO網站上,新聞發布會視頻出現後就湧現大量彈幕評論。有的對小保方晴子表達了支持的態度“希望不要辭職,繼續把實驗做下”“太可惜了”“可能是有一些實驗細節沒考慮到”“希望她開始新的人生”;另一大部分評論則直接抨擊小保方晴子“把大家玩得團團轉”“到現在還嘴硬,這種辭職信簡直是在浪費列印費”,甚至有部分人身攻擊的話語。
STAP驗證實驗終止的聲明
STAP現象檢證結果發布會徵求理化學研究所理事長野依良治
關於STAP細胞的研究論文於今年7約2日在NATURE雜誌撤回兩篇論文。在這上面記述的內容被全部刪除,在科學界,STAP相關論文回到了一張白紙。
然而,STAP細胞現象已跨出科學界,成為社會性話題。理研亦應社會各界人士及國民的關心和建議,為推進防止不當研究改革計畫,於理研本部直接監督下對STAP現象進行了驗證。這次,包括相澤慎一在內的負責人進行了檢證實驗,小保方本人也在第三方檢測下進行了實驗,期限為11月末。
結果就是這次的檢證沒辦法確認stap現象,所以檢證計畫終止。
以上。
被牽連的10位大人物
第十名:常田聰
身份:小保方晴子博士導師,早稻田大學教授。
事件:3月份在關於STAP論文的質疑甚囂塵上之時,小保方晴子的博士論文也爆出抄襲和造假,並在之後被認定論文不合格。頒發學位的早稻田大學原本在7月宣布【論文不合格要撤回但已頒博士學位將保留】,但10月份也變了態度,取消了小保方的學位,同時懲罰了相關人員。作為小保方晴子的博士論文導師的常田聰,由於當時沒能把好審核關而受到停職1個月的處分。
後果:停職1個月作為處分。
第九名:姓名未知(其實可以找到名字但著實不重要)
身份:早稻田大學教職員工,小保方晴子讀博時所屬的研究科科長
第八名:鐮田薫
身份:早稻田大學校長
事件:這兩位其實都要和上面的常田聰放在一起才對,他們都在10月份同一場發布會上宣布被處分。之所以排在常田聰前面,主要是一個比一個躺槍:科長大人作為與小保方博士學位相關的老師——哪怕不是指導老師,只是輔助指導之類的——也受到了訓戒懲罰;而校長鐮田薫更是完完全全出來頂罪的……就算他精力無限能看顧早稻田每個博士的論文,身為一個民法學的專家,鐮田哪裡看得出小保方鐵了心造假的論文圖片……
後果:分別上繳三個月(前科長)和五個月(鐮田薫)工資津貼的20%
第七名:CharlesA.Vacanti
身份:STAP論文共同作者,哈佛醫學院教授,小保方晴子在哈佛就讀期間的指導老師
事件:這位說名字你們可能不太清楚,他就是以成功在老鼠背上種出了人耳朵這一驚世成就而負有盛名的那位大牛。小保方晴子博士期間曾在哈佛交換(?)一年,Vacanti擔任了她的指導老師,最後也名列STAP論文作者之一。而在這邊不停道歉的時候,也有人暗示Vacanti也要對論文中的問題負責任什麼的。8月份,他低調地宣布辭去(著名的)布萊根婦女醫院anesthesiologydepartment主任一職,並“休假”一年。較之日本一脈,這個結果算是比較輕了。
另一件比較倒霉的事情是,八卦小報編派小保方和導師笹井芳樹的桃色新聞時,把他也編了進去,生生說成日本小電影的節奏……對這種下作行徑我很嚴肅的表示憤慨。
後果:辭去醫院職務並休假一年;名譽受損
第六名:野依良治
身份:RIKEN所長,200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事件:基本上發布會都是以他深鞠躬開始的……RIKEN的發育生物學中心之後被宣布關閉,雖然不是野依良治直接負責的項目,但作為RIKEN最高責任人,躺槍你也得頂著了。
後果:負面新聞上鏡率略高,治下重要分支部門被關閉,名譽受損
第五名:石井俊輔(ShunsukeIshii)
身份:RIKEN教職人員,原小保方不當行為的調查負責人
事件:不知算不算搬石頭砸腳?身為負責人,在調查小保方事件期間被爆出自己以前的兩篇文章涉嫌造假,雖然他堅稱圖片並非偽造並提供了一些證據,但也不得不宣布退出調查組。稍後調查組另外兩位成員HaruhikoKoseki和YoichiShinkai也被爆出有過學術黑歷史……簡直有誰都不乾淨的感覺!
BTW,因為小保方的事,整個日本學界開啟了大整肅模式,落馬專家無數呀……我想石井俊輔也許並非其中牽連最大的(但我懶得找了你打我呀),姑且當個代表吧。話說接下來還有呢……
後果:退出調查組並反過來接受RIKEN調查,名譽受損
第四名:若山照彥
身份:論文共同作者,小保方所在研究室的負責人,論文主要質疑者
事件:被我稱為污點證人(大霧)的一位。既是STAP論文的共同作者,也是最有力的質疑者。他早在3月初就聲稱【對論文失去信心】並呼籲Nature撤稿,甚至因此聯繫了論文所有作者,希望他們都同意撤稿。當時對STAP的質疑雖多但都還只是質疑,若山的呼籲成為眾多聲音中最具破壞力的一個。而在3月末,他更是爆出小保方提供給他的幹細胞系並非來自之前他要求的129品系小鼠,小保方的造假此時基本因此坐實。
小保方學術不端的判定中,若山也作為研究室責任人在【責任重大】的失職名單上。雖然身為造假論文的共同作者,但因為後續的立場鮮明,似乎名譽沒有受到極大損害(鄙人不通日語,只能從媒體措辭中猜測),故排第四。
後果:風口浪尖呆了一年,雖然挽回了部分名譽,但基於日本的謝罪文化,也公開道歉若干次。
第三名:山中伸彌
身份: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幹細胞科學家,京都大學教授
事件:拔出蘿蔔帶出泥代表(雖然也沒有明顯證據啦)。在小保方引起的學界大整肅中,尤其對幹細胞界充滿敵意。雖然山中是老老實實研究多能幹細胞、並因為發現了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的方法而獲得2012年諾獎,但也被揪出14年前一篇研究論文中實驗數據可疑,而他已無法提供當年的實驗記錄……4月份他召開發布會(上圖)為其“對實驗記錄的保管不當”向公眾致歉,但否認存在捏造行為,並表示論文結論可信。
萬幸的是,身為比STAP艱難許多的細胞逆生長大法(霧),iPS技術是可信的。在重重壓力之下,iPS臨床試驗仍然獲得了厚生省批准,一位患有眼部疾病的病人將會成為世界上第一位接受iPS細胞治療的人。這給氣氛壓抑的幹細胞界帶來了一絲慰藉。
雖然是否造假未有定論,但身為研究出全能幹細胞可靠方法的人,14年前的論文被挖,還是十分躺槍的。另一個躺槍點是,日本民間一直有【STAP事件是山中伸彌策劃的陰謀】之論,真是黑也是你白也是你……評為第三。
後果:老賬被翻,名譽受損,公開道歉,陰謀論嫌疑人
第二名:丹羽仁史(NiwaHitoshi)
身份:論文共同作者,重複實驗項目(失敗)負責人
事件:在小保方被判定學術不端時,RIKEN認為丹羽【雖無學術不端行為,但由於未能發揮把關作用,責任重大】。之後由丹羽接替笹井領導重複實驗結果的項目,在今早的發布會上,小保方稱身體不適沒有出席,也同樣由丹羽對重複實驗的結果做出說明。
相關事件多以小保方、笹井和丹羽作為核心作者共同評價,仨人算是捆綁在一塊的眾矢之的(之前也有若山,但他早早跳反了)。而之前判定小保方造假時,稱丹羽【至論文寫作將近尾聲時才加入研究,判定無學術不端行為】——但責任還是要負的。
後果:名譽受損,作為各種責任人出席記者會
第一名:笹井芳樹
身份:論文共同作者,小保方晴子指導老師,RIKEN副所長,世界頂尖幹細胞專家
事件:不知從何說起……直接上文章吧:幹細胞學界哀悼笹井芳樹。
回顧
今年年初,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發育生物學實驗室的小保方晴子(ObokataHaruko)和同事發現,將從新生小鼠身上分離的細胞暴露在弱酸性的環境中,能夠使細胞恢復到未分化狀態,並使其具備分化成任何細胞類型的潛能。他們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刺激觸發的多能性獲得”(STAP)。2014年1月29日,小保方團隊將兩篇研究論文發表在《自然》上——是的,兩篇Nature,同一天內。
【1月31日】新年新突破:日本研究者發現製備多能幹細胞的新方式
論文一發表就引起學界極大震動,一方面帶來一片驚嘆聲,另一方面也引起部分人的懷疑。爭議不僅圍繞STAP和兩篇論文,也爆出小保方以往論文中就有偽造實驗數據、篡改圖片的嫌疑。許多頂尖研究者表示他們無法重複出小保方的實驗結果,《自然》方面稱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他們的關注。
【2月18日】小保方晴子幹細胞突破性研究正在被審查
在2月中旬,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和《自然》方面分別就小保方晴子所遭受的學術不端指控開展了相關調查行動。
3月5日,RIKEN向外界公布了更多關於STAP細胞製備過程的詳細情況,並表示小保方研究中的其他實驗方法將會發表在《自然》期刊的“實驗方法交流”(ProtocolExchange)網頁上。發言人稱:相信這份介紹能幫助其他研究者提高重複小保方實驗的成功幾率。然而,這份實驗方案的放出卻引來了更多質疑——有其他研究者指出,RIKEN公布的這些步驟內容與已經發表的內容不一致。
【3月10日】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回應對小保方晴子研究的質疑
緊接著,更嚴重的問題出現了。小保方晴子在《自然》上發表的文章,明顯重複使用了兩張其博士學位論文上的圖片,當時該圖片是用於表示該細胞原本就處於胚胎狀態的,而非STAP之後變為胚胎狀態。
這引發了一系列要求《自然》撤回該文章的呼籲,最具破壞性的呼籲來自於該文章其中一位共同作者:山梨大學的克隆專家若山照彥,他表示對該文章已經失去信心。
【3月11日】小保方晴子《自然》論文被呼籲撤回
3月14日下午,RIKEN方面發布了《針對研究論文(STAP細胞)所產生的質疑的中期調查報告》,稱小保方受質疑的圖片“確有不自然之處”,但“並無涉及篡改範疇內的不端行為”、“不能斷定是否故意為之,因此無法判定為學術不端”;並宣布將就小保方是否存在學術不端、STAP是否真實存在等問題繼續調查。
【3月14日】RIKEN公布小保方晴子研究的中期調查報告
接著,Science也殺入戰場——《科學》稱,一些與《自然》那兩篇論文有關的實驗室,其實並未在論文發表前重複出小保方晴子團隊的實驗技術。
而在一份對記者發表的書面聲明中,小保方晴子和論文的共同作者笹井芳樹、丹羽仁史對於論文的不確定性及誤差引發的混亂表示歉意。三人寫道:“我們正在就撤銷這些論文的可能性聯繫其他作者。”
與此同時,小保方的博士學位論文也爆出涉嫌抄襲,有報導稱她正試圖撤回該論文。如果學位論文被撤,小保方晴子將失去她的博士學位。
【3月20日】小保方晴子STAP細胞製備技術的可重複性跟進
RIKEN發布官方聲明:此前宣稱“對論文失去信心”的共同作者若山照彥稱,他曾要求小保方提供129品系的小鼠細胞製備的STAP細胞,但小保方隨後給他的幹細胞卻是由其他品系的小鼠細胞製備的。這一進展對論文真實性提出了新質疑。
【3月28日】STAP研究再添疑雲,小保方晴子“偷龍轉鳳”?
撲朔迷離的3月過去了。4月1日,RIKEN宣布小保方晴子在研究中存在捏造、篡改等學術不端行為。共同作者雖無學術不端行為,但由於未能發揮把關作用也“責任重大”。小保方晴子的律師轉達了她的反應:“無法服從最終報告。”並稱她倍受打擊正在休養。
【4月1日】小保方晴子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最終調查結果公布!
4月9日,身處漩渦中心的小保方晴子終於現身,在大阪召開了記者招待會。
撲朔迷離的3月過去了。4月1日,RIKEN宣布小保方晴子在研究中存在捏造、篡改等學術不端行為。共同作者雖無學術不端行為,但由於未能發揮把關作用也“責任重大”。小保方晴子的律師轉達了她的反應:“無法服從最終報告。”並稱她倍受打擊正在休養。
【4月1日】小保方晴子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最終調查結果公布!
4月9日,身處漩渦中心的小保方晴子終於現身,在大阪召開了記者招待會。
她為自己給包括研究所和同事等人帶來的麻煩致歉,但一再強調STAP細胞的真實性,並對研究所的調查結果表示不服,聲明不同意撤稿。
【4月9日】小保方晴子召開記者招待會,公開道歉但不服調查結論
小保方晴子從“國寶”、“日本居里夫人”跌墮至此,在日本引起極大轟動。4月14日,日本最高科學政策組織——科學與技術政策理事會(CSPT)呼籲樹立研究人員的學術誠信,並要求從制度上防範、應對學術不端,以重建公眾對科學的信心。民眾對幹細胞界的痛打落水狗情緒高漲,自整頓啟動以來,接連有科研人員公開道歉。
【5月7日】日本整肅科學界:小保方事件引發學術監管改革
【4月29日】山中伸彌就14年前論文問題公開致歉,並否認存在捏造
5月28日,小保方晴子終於同意了撤回關於STAP兩篇論文的其中一篇。曾經要求撤稿的共同作者笹井芳樹表示“我不會反對撤稿。”然而諷刺的是,小保方晴子同意撤回的並不是RIKEN調查發現存在篡改行為的那一篇——她仍然堅持那篇建立STAP細胞製備方法的論文是正確的。
【5月29日】小保方晴子同意撤回一篇STAP論文
6月3日,一家匿名的獨立遺傳分析小組對20個STAP幹細胞系進行基因檢測之後,給STAP判了死刑:所有幹細胞系都與論文聲稱的小鼠品系不符,STAP不存在。
【6月4日】最新檢測結果顯示,STAP幹細胞根本不存在!
6月12日,事件殃及小保方所在單位。RIKEN發育生物學中心在日本神戶召開新聞發布會,稱為了防止再次出現學術醜聞,該研究中心可能需要關閉。理研的調查委員會推測,研究者是為了製造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而草率發表了研究成果。
【6月13】小保方晴子事件或導致理研發育生物學中心關閉
7月2日,《自然》雜誌將兩篇STAP論文撤稿。
7月17日,早稻田大學宣布小保方晴子的博士論文“未達博士標準”,但並不撤銷已頒發的博士學位。
8月5日,一直力挺STAP的小保方晴子導師、被認為有望獲諾貝爾獎的幹細胞界頂尖專家笹井芳樹自殺。
STAP醜聞一直沸沸揚揚,顯然已毀滅性地重創了他的職業生涯,他曾致信《華爾街日報》稱自己“被恥辱感淹沒了”。據稱,芳樹留給小保方的遺書中仍在囑咐她“一定要再現STAP細胞啊”……
【8月6日】幹細胞學界哀悼笹井芳樹
9月有個小插曲,雖然STAP備受質疑,但RIKEN發育生物學中心的另一個項目: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iPS)獲批臨床試驗,一位患有眼部疾病的病人將會成為世界上第一位接受iPS細胞治療的人。
【9月12日】首個臨床試驗獲批:iPS終於能被用於人體
10月7日,早稻田大學宣布:小保方晴子的博士學位或將取消。但由於是校方讓存在問題的論文作為通過了審查,因此大學方面也負有一定責任,校方還是選擇暫緩這一舉措。
小保方晴子的博士論文導師常田聰,由於當時沒能把好審核關將受到停職1個月的處分。而其他與小保方晴子博士學位相關的老師——就哪怕不是指導老師,只是輔助指導之類的——也將受到訓戒懲罰。校長大人鐮田薫也將自己五個月工資津貼的20%自覺上繳,小保方晴子讀博時所屬的研究科科長則上繳了自己三個月工資津貼的20%。
【10月8日】早稻田大學或將撤銷小保方晴子博士學位,相關人員牽連受罰
RIKEN限小保方在11月內重複STAP實驗,並全方位監控實驗過程。就在今天(12月18日),RIKEN宣布在小保方晴子親自參與的STAP細胞製備實驗中,研究人員未能再現STAP細胞。
【12月18日】理研官員稱小保方晴子未能再現STAP細胞
當地時間12月19日上午10:30,RIKEN就小保方晴子和STAP事件召開了記者會,宣布STAP細胞實驗沒有再現,根據這個結果,實驗終止。2015年3月將會出最終處理結果。
小保方晴子本人沒有出現在記者會上,但發布了公開信,仍堅持“現在只覺得筋疲力盡,對這樣的結果感到非常困惑”,並主動提出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