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資格
QFII制度
所謂QFII制度,即合格的外國機構投資者制度,是指允許經核准的合格外國機構投資者,在一定規定和限制下匯入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並轉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管的專門賬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其資本利得、股息等經批准後可轉為外匯匯出的一種市場開放模式。
QFII的含義
QFII是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簡稱,QFII機制是指外國專業投資機構到境內投資的資格認定製度。
作為一種過渡性制度安排,QFII制度是在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的國家和地區,實現有序、穩妥開放證券市場的特殊通道。包括韓國、台灣、印度和巴西等市場的經驗表明,在貨幣未自由兌換時,QFII不失為一種通過資本市場穩健引進外資的方式。在該制度下,QFII將被允許把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匯入並兌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督管理的專門賬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包括股息及買賣價差等在內各種資本所得經審核後可轉換為外匯匯出,實際上就是對外資有限度地開放本國的證券市場。
QFII是一國在貨幣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有限度地引進外資、開放資本市場的一項過渡性的制度。這種制度要求外國投資者若要進入一國證券市場,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得到該國有關部門的審批通過後匯入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並轉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管的專門帳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
什麼樣的境外機構投資者才是合格的?在這當中需要很多條件,核心是不能短期炒作,應具有中長期投資的性質。台灣、韓國等地的經驗表明,引入QFII機制後,熱衷投資績優股、重視上市公司分紅、關注企業的長遠發展的理性投資理念開始盛行,投機行為有所減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場的巨幅波動。因此,通過引進QFII機制,吸引境外合格的機構投資者參與進來,將有利於進一步壯大機構投資者隊伍;還可以借鑑國外成熟的投資理念,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同時促進上市公司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速向現代企業制度靠攏。
QFII制度原理
QFII制度的實質是一種有創意的資本管制。在這一機制下,任何打算投資境內資本市場的人士必須分別通過合格機構進行證券買賣,以便政府進行外匯監管和巨觀調控,目的是減少資本流動尤其是短期"遊資"對國內經濟和證券市場的衝擊。而通過QFII制度,管理層可以對外資進入進行必要的限制和引導,使之與本國的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發展相適應,控制外來資本對本國經濟獨立性的影響,抑制境外投機性遊資對本國經濟的衝擊,推動資本市場國際化,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QFII機制的三個核心問題
其一是合格機構的資格認定問題。包括註冊資本數量、財務狀況、經營期限、是否有違規違紀記錄等考核標準,以選擇具有較高資信和實力、無不良營業記錄的機構投資者。
其二是對合格機構匯出入資金的監控問題。一般有兩種不同的手段:一種是採取強制方法,規定資金匯出匯入的時間與額度;另一種是用稅收手段,對不同的資金匯入匯出時間與額度徵收不同的稅,從而限制外資、外匯的流動。
其三是合格機構的投資範圍和額度限制問題。投資範圍限制主要對機構所進入的市場類型以及行業進行限制;投資額度包括兩方面:一是指進入境內市場的最高資金額度和單個投資者的最高投資數額(有時也包括最低投資數額)。二是合格機構投資於單個股票的最高比例。
我國QFII的誕生
我國證券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整體規模、功能和效率大大提升,已經成為亞太地區最大同時也是最有活力的證券市場之一。應該說,現在引入QFII制度的時機已經成熟。另一方面,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中的機構投資者比重遠遠低於境外成熟市場,這嚴重製約了我國證券市場功能的發揮。從這個角度來看,引入QFII相當迫切。
在這種情況下,從2001年下半年開始,就陸續有專家建議我國政府儘快引入QFII制度。此後,有關管理部門成立了專門研究小組對此進行研究。2002年6月10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在出席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第27屆年會時正式談到QFII,並對此給予了很高評價。7月18日,深交所舉辦了"引進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座談會"。這次會議解決了許多QFII的技術問題,對我國引入QFII機制具有重要意義。11月5日,《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出台。
台北時間2003年7月9日上午10時17分,在京城著名的東方君悅大酒店浮碧廳,來自國內外的40多家媒體與瑞銀高管共同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QFII第一單的指令此刻正在發出,10點19分左右,也即指令發出的2分鐘後,首單買入的四支股票全部確認成交,備受矚目的QFII正式登上中國證券市場大舞台。
10點15分,攝影、攝像記者的“長槍、大炮”悉數對準了瑞士銀行中國證券部主管袁淑琴,此時她開始撥打電話,準備向申銀萬國(相關,行情)證券公司發出下單指令。但不知何故,電話線卻在這節骨眼上出了問題,無法打通,使QFII第一單指令的發出無端添了一絲曲折。
10點17分左右,電話終於打通,袁淑琴向申萬發出指令。此時全場鴉雀無聲,眾人側聽她用不太標準的國語一一報出買入股票的名稱:寶鋼股份(相關,行情)、上港集箱(相關,行情)、外運發展(相關,行情)、中興通訊(相關,行情)。在經過約2分鐘的等待後,申萬的交易員報出買入四支股票的成交價格,成交得以確認,全場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瑞士銀行亞洲區主席賀利華(Rodney Ward)非常高興地說:“作為首家投資於中國境內市場的QFII,瑞銀深感榮幸,QFII機制的實施,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又一重要舉措,今天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而言,深具歷史意義。”
瑞銀亞洲證券部主管賀隆(John Holland)說:“QFII標誌著中國證券市場發展進程當中一個新篇章的開始。QFII提供了一個框架,所有的改革和變化將在這個框架下發生。在國際資本不斷流入中國證券市場的過程中,無論是中國還是國際資本都能獲得好處。但重要的是,我們應看到,今天僅僅是這一進程的開始,雙方需經歷一個互利的、相互教育的過程,中國公司對股東負有責任,要教育廣大投資者了解中國市場的情況和蘊藏的投資機會;同樣,國際投資者也要發揮作用,教育中國上市公司讓他們了解國際資本市場的希望是什麼,幫助中國公司以有效的方式進入到國際市場。”
“深信這個教育的過程決定QFII機制的成功與否,QFII的成功與否不可能在未來幾周、幾個月、甚至幾年就能看得出來,它需經過未來很多年的時間才能得以驗證”。賀隆此言給在場的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我國QFII制度的特點:
一是引入QFII制度的跨越式發展,一步到位。按照國際上的一般經驗,資本市場的開放要經過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可以是先設立“海外基金”(台灣的模式)或者“開放型國際信託基金”(韓國模式);而這一階段台灣用了7年,韓國也用了11年。我國則是繞過第一階段,一步到位,其後發優勢不可估量。
二是QFII準入的主體範圍擴大、要求提高。新興資本市場的國家和地區為了加大監管和控制的力度,普遍以列舉的方式明確規定了何種類型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進入本國或本地區,此外,對QFII的註冊資金數額、財務狀況、經營期限等等有較為嚴格的要求。與此相反,我國對QFII主體範圍的認定比較寬泛,而且賦予了境外投資者更多的自主權。然而,我國從保障國內證券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出發,對註冊資金數額、財務狀況、經營期限等指標的要求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三是人民幣升值迅速,QFII聞風而動,QFII的額度驟增60億美元,QFII當仁不讓地成為A股市場最有想法、最有資金實力的做多的主力部隊,下一階段瞄準QFII必然增倉的品種是捕捉底部黑馬的必然選擇。QFII正成為推動A股市場發展的一隻重要力量。來自2007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會議上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末,52家QFII持有A股的總市值已經達到971億元,占滬深兩市2006年末流通總市值的比例達到3.88%,一躍成為A股市場僅次於基金的第二大機構投資者。
QFII準入門檻大幅降低
《辦法》降低了保險公司、基金管理機構的資格門檻,養老基金、慈善基金會、捐贈基金、信託公司、政府投資管理公司等也獲得了申請資格。基金管理機構、保險公司等長期資金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管理的證券資產規模由原先的100億美元下調到50億美元,保險公司取消了實收資本限制,成立年數的要求也由30年降到5年。另外,明確規定養老基金等其他機構投資者的準入資格。
資金鎖定期縮短
《辦法》為鼓勵長期投資者直接申請QFII資格和額度,將養老基金、保險資金、共同基金等長期資金的鎖定期由一年以上降低為3個月,可以適當滿足長期資金對於流動性的要求。
QFII可直接開設證券賬戶
《辦法》規定:合格投資者應當以自身名義申請開立證券賬戶;為客戶提供資產管理服務的,應當開立名義持有人賬戶。這一辦法適當解決了原有規定不能滿足養老、保險類大機構分賬管理資產的要求以及實際投資者隱藏在QFII總賬戶背後不利於有效監管的問題。
多券商委託制度
為方便QFII投資,《辦法》規定每個合格投資者可分別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委託三家境內證券公司進行證券交易,改變了每個QFII只能分別在滬深證券交易所委託一家境內證券公司進行證券交易使得投資運作風險過於集中的問題。
QFII資格統計情況表
(2008年8月)
序號 QFII中文全稱 QFII外文全稱 資格批准時間
1 瑞士銀行 UBS AG 2003-5-23
2 野村證券株式會社 Nomura Securities Co.,Ltd. 2003-5-23
3 摩根史坦利國際有限公司 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Limited 2003-6-5
4 花旗環球金融有限公司 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Limited 2003-6-5
5 高盛公司 Goldman, Sachs & Co. 2003-7-4
6 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 AG 或 Deutsche Bank Aktiengesellschaft 2003-7-30
7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2003-8-4
8 荷蘭商業銀行 ING Bank N. V. 2003-9-10
9 摩根大通銀行 Jpmorgan Chase Bank 2003-9-30
10 瑞士信貸(香港)有限公司 Credit Suisse (HongKong) Limited 2003-10-24
11 渣打銀行香港分行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HongKong) Limited 2003-12-11
12 日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Nikko Asset Management Co.,Ltd. 2003-12-11
13 美林國際 Merrill Lynch International 2004-4-30
14 恒生銀行有限公司 Hangseng Bank 2004-5-10
15 大和證券SMBC株式會社 DAIWA Securities SMBC Co.,Ltd. 2004-5-10
16 雷曼兄弟國際(歐洲)公司 Lehman Brothers International (Europe) 2004-7-6
17 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2004-7-19
18 景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INVESCO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 2004-8-4
19 荷蘭銀行有限公司 ABN AMRO Bank N.V. 2004-9-2
20 法國興業銀行 Société Générale 2004-9-2
21 鄧普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Templeton Asset Management Ltd 2004-9-14
22 巴克萊銀行 Barclays Bank PLC 2004-9-15
23 德雷斯登銀行股份公司 Dresdner Bank Aktiengesellschaft 2004-9-27
24 富通銀行 Fortis Bank SA/NV 2004-9-29
25 法國巴黎銀行 BNP Paribas 2004-9-29
26 加拿大鮑爾公司 Power Corporation of Canada 2004-10-15
27 東方匯理銀行 Calyon S.A. 2004-10-15
28 高盛國際資產管理公司 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2005-5-9
29 馬丁可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Martin Currie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 2005-10-25
30 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oration Pte Ltd 2005-10-25
31 美國國際集團 AIG Global Investment Corp 2005-11-14
32 淡馬錫富敦投資有限公司 Temasek Fullerton Alpha Investments Pte Ltd 2005-11-15
33 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JF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 2005-12-28
34 日本第一生命保險相互會社 The Dai-ichi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 2005-12-28
35 新加坡星展銀行 DBS Bank Ltd. 2006-2-13
36 安保資本投資有限公司 AMP Capital Investors Ltd. 2006-4-10
37 加拿大豐業銀行 Scotia Bank 或 The Bank of Nova Scotia 2006-4-10
38 比聯金融產品英國有限公司 KBC Financial Products UK Limited 2006-4-10
39 法國愛德蒙得洛希爾銀行 La Compagnie Financierr Edmond de Rothschild Banque 2006-4-10
40 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 2006-4-14
41 摩根史坦利投資管理公司 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 Inc. 2006-7-7
42 英國保誠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prudential Asset Management (Hongkong) Limited 2006-7-7
43 史丹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2006-8-5
44 通用資產管理公司 GE Asset Management Incorporated 2006-8-5
45 大華銀行有限公司 United Overseas Bank Limited 2006-8-5
46 施洛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Schroder Investment Mangement Limited 2006-8-29
47 滙豐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HSBC Investments (Hongkong) Limited 2006-9-5
48 新光證券株式會社 SHINKO Securities Co.Ltd 2006-9-5
49 瑞銀環球資產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 UBS Global Asset Management (Singapore) Ltd 2006-9-25
50 三井住友資產管理株式會社 Sumitomo Mitsui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 Limited 2006-9-25
51 挪威中央銀行 Norges Bank 2006-10-24
52 百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Pictet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 2006-10-25
53 哥倫比亞大學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2008-3-12
54 保德信資產運用株式會社 Prudential Asset Management Co.,Ltd. 2008-4-7
55 荷寶基金管理公司 Robeco Institutional Asset management B.V. 2008-5-5
56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 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 Asia Limited 2008-5-16
57 鉑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Platinum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 2008-6-2
58 比利時聯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KBC Asset Management N.V. 2008-6-2
59 未來資產基金管理公司 mirae Asset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 Ltd 2008-7-25
60 安達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ACE INA International Holdings,Ltd. 2008-8-5
61 魁北克儲蓄投資集團 Caisse de dépôt et placement du Québec 2008-8-22
62 哈佛大學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2008-8-22
63 三星投資信託運用株式會社 Samsung Investment Trust Management Co., Ltd. 2008-8-25
64 聯博有限公司 AllianceBernstein Limited 2008-8-28
65 華僑銀行有限公司 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 2008-8-28
QFII與PE的區別
QFII背後的境外投資人,大多是財務型投資人,其對流通性要求比較高,且大多是重視基本面的理性投資者。QFII主要通過在二級市場上買賣價差來獲利。QFII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不參與上市公司治理,其行為只是對董事會、股東大會的表決結果和日常經營行為、環境變化做出被動的買入賣出的行為。由於自身的投資特點和政策限制,一家QFII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權必須少於總股本的10%。
私人資本基金(PE)和產業投資者則都是屬於參與公司治理的主動型投資者,他們一般要求進入董事會,甚至在股權安排上,少數PE和大多數產業投資者是要求控股的。在股權分置狀態下,PE和產業投資者進入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方式大多是協定轉讓非流通股。PE和產業投資者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權一般都大於10%,從而在董事會和股東大會上具有舉足輕重的發言權。
QDII與QFII的區別
QDII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的英文首個字母縮寫。是指在人民幣資本項下不可兌換、資本市場未開放條件下,在一國境內設立,經該國有關部門批准,有控制地,允許境內機構投資境外資本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投資業務的一項制度安排
QDII和QFII的最大區別在於投資主體和參與資金的對立。站在中國的立場來說,在中國以外國家發行,並以合法(Qualified)的渠道參與投資中國資本、債券或外匯等市場的資金管理人(Investor)就是QFII,而在中國發行,並以合法(Qualified)的渠道參與投資中國以外的資本、債券或外匯等市場的資金管理人(Investor)就是QDII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提供的數據,到2005年底我國已累計批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56.45億美元投資額度,已有32家境外機構獲得了QFII資格。
QFII制度,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外國機構投資者可以到中國境內投資證券(相關:理財 財經)市場,也可解釋為我國資本市場有限制的對外開放。
QFII制度的實施,不僅給中國股市引入了資金,而且也帶來了較為豐富成熟的投資經驗。
根據證券市場統計,在股市股權分置改革期間,QFII投資十分活躍。2005年第三季度數據表明,QFII增持行為十分明顯,期間它們僅增持數量超過100萬股的個股就達到14隻,QFII在所有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共持有約11.11億股。
近年來,國家也對實施QFII試點持穩步推進態度。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僅2005年前11個月就新批或允許增資的QFII為15家,批准投資金額20.7億美元。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提供的數據,到2005年底我國已累計批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56.45億美元投資額度,已有32家境外機構獲得了QFII資格。
QFII制度,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外國機構投資者可以到中國境內投資證券(相關:理財 財經)市場,也可解釋為我國資本市場有限制的對外開放。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提供的數據,到2005年底我國已累計批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56.45億美元投資額度,已有32家境外機構獲得了QFII資格。
QFII制度,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外國機構投資者可以到中國境內投資證券(相關:理財 財經)市場,也可解釋為我國資本市場有限制的對外開放。
QFII制度的實施,不僅給中國股市引入了資金,而且也帶來了較為豐富成熟的投資經驗。
根據證券市場統計,在股市股權分置改革期間,QFII投資十分活躍。2005年第三季度數據表明,QFII增持行為十分明顯,期間它們僅增持數量超過100萬股的個股就達到14隻,QFII在所有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共持有約11.11億股。
近年來,國家也對實施QFII試點持穩步推進態度。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僅2005年前11個月就新批或允許增資的QFII為15家,批准投資金額20.7億美元。
,不僅給中國股市引入了資金,而且也帶來了較為豐富成熟的投資經驗。
根據證券市場統計,在股市股權分置改革期間,QFII投資十分活躍。2005年第三季度數據表明,QFII增持行為十分明顯,期間它們僅增持數量超過100萬股的個股就達到14隻,QFII在所有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共持有約11.11億股。
近年來,國家也對實施QFII試點持穩步推進態度。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僅2005年前11個月就新批或允許增資的QFII為15家,批准投資金額20.7億美元。
擴展閱讀:
1.基金學校 http://www.licai001.com/jijin/Index.html
2.http://www.zqxuexi.com/gpzs
3.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080613/085522741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