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小QFII”計畫,即允許在港中資金融機構發行人民幣基金,募集人民幣資金投資內地A股市場。截止2010年8月,已有超過10家在香港設有分支的中資金融機構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小QFII”申請方案,並已開始著手為相關產品做渠道及系統方面的準備。
計畫作用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滯留在海外的人民幣餘額會逐年增加,這些人民幣持有人理財需求和人民幣合理回流成為目前監管機構認真研究的新課題。小QFII有利於境外人民幣回流內地,其中最大的影響是有望給內地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小QFII無疑是最佳的實踐案例。截至2010年4月底,香港總計有人民幣存款808億元,其中定期存款306億元,活期存款502億元。達到809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800億元人民幣大關。
另外,由於小QFII不分流現有的QFII額度,而是擁有自己單獨的額度,在香港的活躍資金可以通過這一新的體制回流到內地金融市場,將給A股市場注入新的一股資金活水。
推行試點
小QFII以試點形式分批推出,首批獲得資格發行人民幣基金投資A股的在港金融機構很可能有五六家,規模合計100億元左右。而首批獲得資格的小QFII很可能在中資券商和基金公司中各選2至3家。記者也了解到,在港的多家中資金融機構對此熱情度很高,之前很多已向中國證監會報送了各自的人民幣QFII方案。2010年7月24日,中國證監會陸續邀請部分內地大型基金公司,就計畫推出小QFII提交初步建議,其中包括產品結構、風險管理及回報等。華夏、南方及嘉實等內地大型基金公司,有望成為首批獲配置小 QFII額度的機構,而國泰君安、申銀萬國及海通等,也在爭取獲選入首批試點名單內。市場估計首批小QFII額度有限,規模僅約百多億元人民幣。首批獲準的小QFII額度,會直接配置給試點基金公司,並經香港銀行或保險公司作跨境銷售代理。已有內地大型基金公司遞交小QFII產品建議,有關機構最遲須於本月內提交建議,就銷售對象、風險承受程度、監控管理及投資範圍等作陳述。據悉一家具有中資銀行背景的資產管理公司也在籌備推出可以買賣A股的小QFII產品。而多家基金公司都在積極設計及籌備小QFII產品。
推行過程
2010年7月19日下午,新修訂的《香港銀行人民幣業務的清算協定》在香港簽署。根據新協定,香港的銀行為金融機構開設人民幣賬戶和提供各類服務,將不再有限制,而個人和企業相互之間也可以通過銀行自由進行人民幣資金的支付和轉賬。由於新協定允許證券和基金公司開設人民幣賬戶,這為香港的金融機構開發人民幣產品、募集人民幣資金提供了基本條件,這就意味著近期在港盛傳的“小QFII”的推出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從2010年7月19日《香港人民幣業務的清算協定》放開在港開設人民幣賬戶的限制,到8月6日首隻人民幣基金被獲準在港發售,僅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正以超出市場預期的速度向前推進,下一步,解決人民幣回流問題的“小QFII”計畫的放行,應該也不遠了。
計畫意義
對於國內的A股市場顯然構成利好。因為一旦“小QFII”推出,香港市場的投資者就可以通過“小QFII”途徑來投資A股市場,為A股市場帶來一定的增量資金。不過,由於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小QFII”對於A股市場的利好作用較為有限。
新協定的意義顯然不只是局限於打通“小QFII”的通道,其最大的意義在於確定人民幣在香港市場的結算貨幣地位,使人民幣在境外結算變得更方便,有利於中國企業走出去以及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因為在過去,我國企業在跨境貿易結算時,主要參考的是美元和歐元等國際結算貨幣,這便牽涉到採用外幣結算而產生的匯兌費用。企業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可以節約成本,簡化結算流程,也提高了人民幣國際化程度。至於新協定的簽訂加速了“小QFII”的推出進程,這只是新協定多個意義中的一個而已。而且,即便“小QFII”推出了,也並非僅僅局限於A股市場,比如債券市場同樣也可以納入到“小QFII”的投資範圍。
而且,在“小QFII”推出初期所能吸納的資金是較為有限的。目前全香港的人民幣存款總額也只有850億元。雖然新協定簽訂後,將刺激香港人民幣結算量上升,下半年人民幣的存款量有望達到1600億元甚至2000億元。但在這為數不多的人民幣存款中要分流出部分人民幣存款通過“小QFII”途徑來投資A股市場,可分流的資金量無疑是非常有限的。並且,隨著“小QFII”的正式推出,港股ETF在滬深兩地掛牌的日子也為期不遠了。而港股ETF所吸納的內地資金足以抵減“小QFII”所吸納的香港投資者投資於A股的資金。更何況“港股直通車”計畫也有望在作進一步完善後擇機推出,不久前,全國社保基金理事長戴相龍就在一次會議上建議啟動“港股直通車”。而相對於後者,“小QFII”的利好作用可以忽略不計。
此外,由於香港股市遠遠比A股市場成熟,使得香港的投資者更關注於本地市場,A股市場反而對於香港的投資者缺少吸引力。如2010年7月上旬,CFA協會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香港2010年金融市場誠信指數(簡稱“FMI指數”)調查的總體評級比2009年有所好轉,同時77%的香港調查對象表示有可能或非常可能推薦在香港市場投資。而A股市場顯然對於香港投資者缺少吸引力。因為與港股相比,A股市場不僅投機性十足,內幕交易、利益輸送等等問題實在是太多,像創業板新股發行的市盈率可以達到上百倍,嚇都能把香港投資者嚇死了。香港投資者唯一可以看好的是,A+H股中,A股股價低於H股的那少許股票,但這類股票畢竟數量太少,而且折價幅度也有限,很難吸引太多的資金進入。
首隻基金
2010年8月8日,香港證監會宣布,該會已經批准首隻人民幣計值的基金向香港散戶投資者銷售。首隻人民幣基金“花落”海通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基金髮行規模為50億元人民幣,投資標的為香港金融機構發行的人民幣儲蓄、保險及債券產品,同時也為將來投資在港交所掛牌的人民幣計價股票和ETF、內地A股預留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