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竇房結是心臟搏動的最高“司令部”,那么,正常的心臟必須有正常的竇房結,正常的竇房結具有強大的自律性。凡是由竇房結髮出激動所形成的心律總稱為竇性心律。竇房結的頻率每分鐘60~100次,但有25%的青年人心率為50~60次/分,6歲以前的兒童可超出100次/分,初生嬰兒則可達100~150次/分。竇性心律的心電圖必須符合下列兩個條件:(1)P波在Ⅰ、Ⅱ、aVF、V5導聯直立,aVR倒置。(2)P-R間期大於0.12秒。凡是由於竇房結自律性改變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稱為竇性心律失常。影響竇房結自律性改變的有神經因素和體液因素及竇房結自身的因素,但主要的因素是神經因素和體液因素兩種,只有少數情況下竇房結自律性的改變是由於竇房結本身的器質性損害引起。在神經因素中,主要是迷走神經的影響,其次是受交感神經的影響。因此,在情緒激動、體力活動、餐後及發熱時均可引起心動過速。同樣,一些體液因素也能影響竇房結的自律性而引起竇性心律失常。相關解釋
QRS波群正常胸導聯QRS波群形態較恆定。V1、V2導聯多呈rS型,R/S<1.Rv1.<1.0mV,超過此值常提示右心室肥大。V5、V6導聯以R波為主,R/S>1.Rv.<2.5mV,超過此值常提示左心室肥大。V3、V4導聯呈RS型,R/S接近於1.稱為過渡區圖形。正常成人胸導聯自V1至V6R波逐漸增大,而S波逐漸變小。若過渡區圖形(RS型)出現於V5、V6導聯,且R/S比例仍向右遞減,提示心臟沿長軸發生順鐘向轉位(從心尖往上看),此時右心室向前、向左鏇轉;若過渡區圖形出現於V1、V2導聯,且R/S比例仍向左遞增,提示心臟沿長軸發生逆鐘向轉位,此時左心室向前、向右鏇轉。順鐘向轉位可見於右心室肥大,逆鐘向轉位可見於左心室肥大。但這種轉點陣圖形亦可見於正常人。
左右心房除極時的電位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