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P—等離子顯示器
等離子顯示屏,即PlasmaDisplayPanel簡稱PDP。是繼陰極射線管(CRT)和液晶屏(LCD)之後的
![PDP](/img/4/a29/nBnauM3X1QTN5kjMwETN0gzNxITMxIjNzUDMwADMwAzMxAzLxU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PDP(等離子)的定義
PDP(PlasmaDisplayPanel,等離子顯示板,台灣地區稱為電漿顯示)是一種利用氣體放電的顯示技術,其工作原理與日光燈很相似。它採用了等離子管作為發光元件,螢幕上每一個等離子管對應一個像素,螢幕以玻璃作為基板,基板間隔一定距離,四周經氣密性封接形成一個個放電空間。放電空間內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氣體作為工作媒質。在兩塊玻璃基板的內側面上塗有金屬氧化物導電薄膜作激勵電極。當向電極上加入電壓,放電空間內的混合氣體便發生電漿放電現象。氣體電漿放電產生紫外線,紫外線激發螢光屏,螢光屏發射出可見光,顯現出圖像。當使用塗有三原色(也稱三基色)螢光粉的螢光屏時,紫外線激發螢光屏,螢光屏發出的光則呈紅、綠、藍三原色。當每一原色單元實現256級灰度後再進行混色,便實現彩色顯示。
![PDP](/img/7/d3c/nBnauM3X0IDN4MTM2ATN0gzNxITMxIjNzUDMwADMwAzMxAzLwU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PDP)工作原理
在過去的75年中,大量的主流電視機都是由同一種技術製造的,也就是陰極射線管(簡稱CRT)。CRT主要由電子槍、偏轉線圈及陰極射線管組成。陰極射線管由於是由玻璃製造的,所以非常易碎,並且螢幕有不易察覺的抖動,不過它的致命弱點並不是上述這些,而是它過於龐大的體積。CRT技術的一個規律就是:螢幕面積越大,顯像管也就越長,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掃描電子槍有足夠的深度空間把電子束打到整個螢幕上。新型的PDP電視開始搶占市場並成為時尚電視換代的代言人。這種新型電視具有和基於CRT技術生產的電視一樣寬大的顯示屏,但它的厚度只有10厘米左右。PDP影像的形成主要取決於高能量的電子束打在螢幕上數以百萬計的小點(我們稱之為“像素”)後所產生的亮度,在絕大多數電視上,共有三種(紅、綠、藍)顏色的像素,這三種顏色的像素被平均的分布在整個螢幕上。所有的色彩都可以通過選定的三種單色光,
![PDP](/img/7/eef/nBnauM3XzUTM1EzM0ETN0gzNxITMxIjNzUDMwADMwAzMxAzLxU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PDP的優缺點
等離子顯示技術證明比傳統的顯像管和LCD液晶顯示屏具有更高的技術優勢,表現在:
一、與直視型顯像管彩電相比,PDP顯示器的體積更小、重量更輕,而且無X射線輻射。另外,由於PDP各個發光單元的結構完全相同,因此不會出現顯像管常見的圖像幾何畸變。PDP螢幕亮度非常均勻——沒有亮區和暗區,不像顯像管的亮度——螢幕中心比四周亮度要高一些,而且,PDP不會受磁場的影響,具有更好的環境適應能力。PDP螢幕也不存在聚焦的問題,因此,完全消除了顯像管某些區域聚焦不良或年月已久開始散焦的頑症;不會產生顯像管的色彩漂移現象,而表面平直也使大螢幕邊角處的失真和色純度變化得到徹底改善。同時,其高亮度、大視角、全彩色和高對比度,意味著PDP圖像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鮮艷,感受更加舒適,效果更加理想,令傳統電視嘆為觀止。
![PDP](/img/9/eff/nBnauM3XwEDM1IjN0ITN0gzNxITMxIjNzUDMwADMwAzMxAzLyU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二、與LCD液晶顯示屏相比,PDP顯示有亮度高、色彩還原性好、灰度豐富、對迅速變化的畫面回響速度快等優點。由於螢幕亮度高達150Lux,因此可以在明亮的環境之下盡情欣賞大畫面的視訊節目。另外,PDP視野開闊,能提供格外亮麗、均勻平滑的畫面和前所未有的更大觀賞角度。PDP的視角高達160度,普通電視機在大於160度的地方觀看時畫面已嚴重失真,至於視角只有40度左右的液晶顯示屏則更加望塵莫及。此外,PDP平而薄的外型使其優勢更加明顯,特別適合公共信息顯示、壁掛式大螢幕電視和自動監視系統。
三、由於PDP顯示器很容易與大規模積體電路聯合“行動”、匹配“作戰”,於是,它能以輕裝上陣。體內零部件任憑拆卸,工藝方便易行,結構更加簡單,很適合現代化大批量生產。同時也因此能夠大幅度減少機子的體積和重量,效果十分理想。當然,由於PDP等離子顯示屏的結構特殊也帶來一些弱點。比如由於等離子顯示是平面設計,而且顯示屏上的玻璃極薄,所以它的表面不能承受太大或太小的大氣壓力,更不能承受意外的重壓。PDP顯示屏的每一顆像素都是獨立地自行發光,相比於顯像管電視機使用一支電子槍而言,耗電量自然大增。一般等離子顯示器的耗電量高於300瓦,是未來家電中不折不扣的耗電大戶。由於發熱量大,所以PDP顯示器背板上裝有多組風扇用於散熱。另外,PDP價格較高,主要用於公共場所,如飛機場、火車站、展示會場、企業研討、學術會議及遠程會議等。
PDP的分類
1、DCPDP放電氣體與電極直接接觸,電極外部串聯電阻作限流之用,發光位於陰極表面,且為與電壓波形一致的連續發光。
2、ACPDP放電氣體與電極由透明介質層相隔離,隔離層為串聯電容作限流之用,放電因受該電容的隔直通交作用,需用交變脈衝電壓驅動,為此無固定的陰極和陽極之分,發光位於兩電極表面,且為交替呈脈衝式發光。
3、SM-PDP以金屬蔭罩代替傳統的絕緣介質障壁。具有製作工藝簡單,易於實現大批量生產;放電電壓低,亮度高,回響頻率快的優點。
怎樣選擇PDP
大部份對PLASMA有些認識的消費者,都會從廠商印製的數據單張中,以亮度﹑對比度及像素多少去判別好壞。但可惜很多時候以數字去量度影音器材的好壞,往往也不能反映出真正結果;譬如光暗對比度,現時業界仍未有定下劃一標準去量度,甚至連測試環境仍未有一致共識,於是便出現一些標示800:1到10000:1相差達數倍的數據。至於解析度方面,以現時流行42吋型號為例,可大致分成兩種不同規格,分別為852x480及1024x1024,從數字上看來,後者解析度必然高於前者,但以現今技術來說,很不幸地於同一尺寸的PLASMA,若其像素越高,其光亮度便相對地下降!而為何有著這樣的矛盾?舉一個較為簡單的例子,於同一面積的牆壁上,緊密地裝上橫852行及直480行燈泡,其光亮度必然較同一面積牆壁上裝上橫1024行及直1024行燈泡為高,因其每一燈泡體積較大,光度便相對較高之固。大家可以說小型燈泡亦有高火數型號,那便可將問題解決,但前文經已說過,
![PDP](/img/4/0ca/nBnauM3X2gzMzUjNwMTN0gzNxITMxIjNzUDMwADMwAzMxAzLzU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最佳觀看距離
目前消費者中有很多人認為50寸的PDP放在家中太大,43寸的剛好,也有人認為觀看距離是個人喜好,還有人認為如果太近距離看等離子電視會看到較粗的粒子,而太遠距離會感覺影像太小,震撼力不足;先鋒PDP完全達到XGA的解析度,近些看也沒有問題。目前在國外有關於觀看距離的標準只有一個,16:9的觀看距離應約等於螢幕高度的2倍,4:3則是螢幕高度2.5倍,因為同一個尺寸,16:9的有效面積會比4:3小,所以,16:9的觀看距離要比4:3的近一些,所以,50寸的最佳距離是2.5米左右,43寸的最佳距離是1.8米左右。
50寸等離子的解析度
為什麼先鋒50寸的PDP的解析度是1280×768,而不是有些廠商的1366×768,因為後者的解析度從數據上看,應該比前者更高,但是先鋒選擇前者是有道理的,首先要從世界上數位電視標準說起。美國、歐洲和日本各自形成三種不同的數位電視標準:即以美國為代表的ATSC、以歐洲為典型的DVB-T和由歐洲的DVB-T衍生出來的集中在日本的ISDB-T。而從清晰度的角度來講,數位電視根據掃描線的不同又可以分為:1080i和720p。在高清信號的三種格式中,1080i/50Hz及1080i/60Hz雖然在掃描線數上突破了1000線,但它們採用的都是隔行掃描模式,1080線是通過兩次掃描來完成的,每場實際掃描線數只有一半即1080/2=540線。由於一幅完整的畫面需要用兩次掃描來顯示,這種隔行掃描技術原理上的限制,在顯示精細畫面尤其是靜止畫面時仍然存在輕微的閃爍和爬行現象。但720p/60Hz不同,它採用的是逐行掃描模式,一幅完整畫面一次顯示完成,單次掃描線數可達720線,水平掃描達到1280點;同時由於場頻為60Hz,畫面既穩定清晰又不閃爍。
![PDP](/img/2/f55/nBnauM3X1ADMzkzN5MTN0gzNxITMxIjNzUDMwADMwAzMxAzLzU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PDP技術介紹
PDP是一種利用氣體放電的顯示技術,具體工作原理與日光燈極其相似。PDP採用了等離子管作為發光元件,螢幕上的每一個等離子管對應一個像素,螢幕以玻璃作為基板,基板間隔一定距離,四周經氣密性封接形成一個個放電空間,放電空間內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氣體。兩塊玻璃基板作為工作媒質其內側面上塗有金屬氧化物導電薄膜作激勵電極。當向電極上加入電壓,放電空間內的混合氣體便發生電漿放電現象,也稱電漿效應。氣體電漿放電產生紫外線,紫外線激發塗有紅綠藍螢光粉的螢光屏
![PDP](/img/5/41d/nBnauM3X2EjMxcTOzQTN0gzNxITMxIjNzUDMwADMwAzMxAzL0U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PDP的發展前景
PDP雖然於早幾年前已誕生,不過一直未被用家廣泛接受,主要原因是其定價高,而且動態畫面質素未能超越普通電視機,故此這幾年來等離子電視仍未能打入市場。不過仍有不少大廠採取積極態度,不但沒有放棄等離子電視機的研製,更製造出第二代的等離子電視機,Panasonic松下電器便是其中一員,第二代等離子採用了另一種掃描方式,名為雙重掃描(DualScanningMethod),方法是將整個電視機畫面分為上下兩半,然後上半畫面及下半畫面同時進行掃描,此舉的好處是可縮短掃描的時間,但增加了上下兩半畫面的掃描次數,使整個畫面的光暗及顏色更平均及自然。MSSD(Multi-SplitSubfieldDriveSystem),可以有效地降低動態畫面的訊噪,即使欣賞運動節目也可看到細緻的畫面。擁有2-3PullDown及Gamma-10功能已是Plasma電視的指定動作,所以沒有任何驚喜。反而值得一提的是,64步9倍放大功能及ScreenWiper技術;
![PDP](/img/c/cee/nBnauM3X1YDO3QzM4QTN0gzNxITMxIjNzUDMwADMwAzMxAzL0U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LCD與PDP
在日前舉行的國際信息顯示學會(SID)會議上,液晶顯示器(LCD)和等離子顯示器(PDP)這對長期冤家繼續互不相讓。iSuppli和DisplaySearch等研究機構的市場數據表明LCD優勢明顯,而LCD製造商投入數十億美元建造下一代工廠也證明了這一點。但顯示器行業分析師LarryWeber的演講引起一些LCD支持者的注意,使本來一直比較平靜的會議充滿了火藥味。LarryWeber是PDP的長期倡導者,
![PDP](/img/0/274/nBnauM3X1YDNwQjMwUTN0gzNxITMxIjNzUDMwADMwAzMxAzL1U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PDP—計算機型號
PDP,是DEC公司生產的小型機系列的代號。PDP是“ProgrammedDataProcessor”(程式數據處理機)的首字母縮寫。在計算機發展的初期,整個計算機產業就已發展到了相當的規模,但是計算機只有一些資金雄厚的公司和機構才能用的起,因為那時的計算機都是龐然大物,功能強大而複雜(當然不能與現代計算機相比)。1960年,DEC推出了首個以陰極管為監視器的小型機產品PDP-1設備。PDP-1簡化了大型機的功能,而且價格低廉。1965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義的小型計算機PDP-8。隨後,DEC又推出了世界上首款採用電晶體的小型機PDP-8/1。1970年,DEC推出了第一款16位小型機PDP-11。
![PDP](/img/d/842/nBnauM3X3YDOwEDM1UTN0gzNxITMxIjNzUDMwADMwAzMxAzL1U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PDP的其他意義
PowerDistributionPlan配電[動力分配]計畫;
PressureDistributionPanel壓力分配控制板;
ProgramDevelopmentPlan程式編制計畫;
powerdistributionpanel功率(動力)分配板;
ProgrammedDataProcessor程式數據處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