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特點
在外觀上,弧形、凸面的方形外殼角架等為M18A1的特色之一,另一個特點是具有精準而簡易的瞄準具。主要引爆方式為絆發或電纜控制。M18A1內有預製的破片溝痕,因此爆炸時可使破片向一定之方向飛出,再加上其內藏的鋼珠,可以極少的數量造成極大的傷害。根據美軍《地雷野戰手冊》(FM23-23),M18A1的爆炸殺傷範圍包括前方50米,以60度廣角的扇形範圍擴散;而高度則為2到2.4米。其鋼珠的最遠射程甚至可達250米,包含了100米左右的中度殺傷範圍。
研製歷程
M18A1長約8.5英吋,寬約1.4英吋,高約3.2英吋,重約3.5磅;而其中包含了約700粒的鋼珠以及約1.5磅的C-4塑性炸藥。基本上第二代的M18A1不論在外型或結構上都和第一代的M18大同小異,唯一的不同是美軍在M18A1外殼頂上加上了一個簡易的瞄準具。
使用情況
由於M18A1較輕,因此不但可埋設在路面上,更可掛設在樹幹或木樁上製成詭雷。而其目的主要是使敵方在戰場上受傷而不能行動,因而成為敵方的負累。M18A1具有極佳的防水性,浸泡於鹽水或淡水2小時之後仍可正常使用。因M18A1擁有高度的穩定性和嚇阻威力,因此在許多其他國家亦不難發現其複製或是仿製品 。
規格
M18A1闊刀地雷長約8.5英寸,寬約1.4英寸,高約3.2英寸,重約3.5磅;而其中包含了約700粒的鋼珠以及約1.5磅的C-4塑膠炸藥。基本上第二代的M18A1不論在外型或結構上都和第一代的M18大同小異,唯一的不同是美軍在M18A1外殼頂上加上了一個簡易的瞄準具。
在外觀上,弧形、凸面的方形外殼角架等為M18A1的特色之一,另一個特點是具有精準而簡易的瞄準具。主要引爆方式為絆發或電纜控制。M18A1內有預製的破片溝痕,因此爆炸時可使破片向一定之方向飛出,再加上其內藏的鋼珠,可以極少的數量造成極大的傷害。根據美軍《地雷野戰手冊》(FM23-23),M18A1的爆炸殺傷範圍包括前方50米,以60度廣角的扇形範圍擴散;而高度則為2到2.4米。其鋼珠的最遠射程甚至可達250米,包含了100米左右的中度殺傷範圍。
引爆方式
M18A1有3種引爆方式供選擇:控制模式(指令引爆),無控制模式(受害者啟動模式),延時模式。
控制模式是由操作員在最佳殺傷區域(20m-30m)內引爆。可以用電子或非電子點火系統完成引爆。遙控模式的Claymore應被當作單獨的武器並包含在單位的開火計畫內上報,而不是被當作地雷。放置單位必須確認Claymore被撤走,引爆或轉交給接防部隊。M18A1內含M57點火裝置,所以可以使用控制模式引爆。當Claymore被連線在一起時,一個M57點火裝置可以引爆數個M18A1。
無控制模式用於被毫無防備的敵人引爆,進入無控制模式(受害者啟動模式)的Claymore被報告並紀錄為地雷。許多裝置可以被用來引爆無控制模式下的M18A1,包括:M142多功能點火裝置,M5壓力釋放裝置(老鼠夾),絆線,紅外線感應器,聲振動感應器。
定時裝置可以為短時間定時引信或導火索,使得地雷能夠阻嚇敵人的追擊。
由於M18A1較輕,因此不但可埋設在路面上,更可掛設在樹幹或木樁上製成詭雷。而其目的主要是使敵方在戰場上受傷而不能行動,因而成為敵方的負累。M18A1具有極佳的防水性,浸泡於鹽水或淡水2小時之後仍可正常使用。因M18A1擁有高度的穩定性和嚇阻威力,因此在許多其他國家亦不難發現其複製或是仿製品。
仿製情況
智利 -M18
中國 -66式
韓國 -KM18A1
韓國 -K440 , 比原版較細,內有770粒鋼珠
以色列 -No 6
巴基斯坦 -P5 Mk1
俄羅斯 -MON-50
南非 -Shrapnel mine No 2
瑞典 -Frsvarsladdning 21
越南 -MDH-C40
匈牙利 -IHR-60
流行文化
這種武器在《武裝突襲》、《絕地求生:全軍出擊》(“造物主計畫”版本中出現)、《彩虹六號(Rainbow Six)》、《戰爭前線》(闊劍)、《使命召喚:現代戰爭》系列、《使命召喚:黑色行動》、《使命召喚OL》(闊劍)《戰地2》、《戰地3》、《戰地4》、《戰爭之人:越南》、《光榮使命》《FireArm》(遊戲《半條命》的一個MOD)、《穿越火線》(守衛挑戰內耗費30點燃料獲得)、《捷運:最後的曙光》和電影《第一滴血4》當中都曾出現過,在《超級機器人大戰OG》當中,古鐵的指向性地雷也是此武器的翻版。
該地雷最早出現應該是遊戲《三角洲特種兵》,使用方式為紅外感應引爆或遙控引爆。《三角洲1-3》都有,後面幾代就不清楚了。使用紅外引爆方式後,自己或隊友也不能走到地雷前方,否則照樣誤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