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無坐力炮是發射時利用後噴物質的動量抵消後坐力使炮身不後坐的火炮。亦稱無後坐力炮。一般火炮在發射炮彈的同時,還會產生巨大的後坐力,使火炮後退很遠的距離,這既影響射擊的準確性和發射速度,又給操作帶來不便。
1879年,法國的德維爾將軍等人發明了火炮的反後坐復進裝置,但它並沒有消除開炮時的後坐現象,只是使後坐炮身能夠自動回復到原來的位置。並且它還會使炮架結構複雜,重量增加,機動性降低。
世界上第一門能夠消除後坐現象的火炮是由美國海軍少校戴維斯研製的。戴維斯的設計思想非常獨特,他把兩顆彈尾相對的彈丸放在一根兩端開口的炮管內發射。射擊時,向前射出的是真彈頭,另一顆向後拋的是假彈丸──鉛油質的配重體,使其作用力相互抵消,從而使炮射不發生後坐。拋射出的配重體散落在炮尾後不遠的地方,射手避開了這個危險區就不會受傷害。戴 維斯於1914年發明的世界上第一門無坐力炮人稱 “戴維斯炮”。
“戴維斯炮”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人們對它進行了改進和發展。1917年,俄國人梁布欣斯基取消了配重體,直接用向後噴出的火藥氣體來進行平衡。這樣,拋射固體配重體的後半截炮管也就沒有用了,使無坐力炮的炮管縮短了一半,此後,英國的庫克和蘇聯的特羅菲莫夫、別爾卡洛夫、庫爾契夫斯基等人對無坐力炮作了新的發展,在炮管的尾部安上噴管,使流過噴管的氣體速度增大,從而減少噴出的氣體量。1936年,梁布欣斯基研製出一種75.2毫米無坐力炮,這是世界上正式裝備部隊的第一種無坐力炮。無坐力炮的第一次實戰套用是1941年的蘇聯─芬蘭戰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後年代,無坐力炮在各國軍隊中得到廣泛套用,並不斷改進。無坐力炮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於伴隨步兵作戰。但後噴火焰大,易暴露。它主要用於近距離射擊坦克等裝甲目標。
82毫米無後坐力炮於1979年設計定型,1981年批量生產裝備部隊,該炮是一種營屬火炮,裝備到步兵營。
該炮身管和藥室為整體結構,採用橫向開關閂機構,為減輕炮重,藥室容積較小;炮閂有上、下兩個噴孔,利用閂軸和開閂桿完成與炮尾的閉鎖;炮閂上還裝有長噴管,以減少後噴危險角;該炮配用直瞄和間瞄兩用合一光學瞄準鏡和微光瞄準鏡。
破甲彈為火箭增程彈,採用雙錐藥型罩;榴彈內裝825顆鋼珠。
基本內容
80毫米無後坐力炮於1979年設計定型,1981年批量生產裝備部隊,該炮是一種營屬火炮,裝備到步兵營。
該炮身管和藥室為整體結構,採用橫向開關閂機構,為減輕炮重,藥室容積較小;炮閂有上、下兩個噴孔,利用閂軸和開閂桿完成與炮尾的閉鎖;炮閂上還裝有長噴管,以減少後噴危險角;該炮配用直瞄和間瞄兩用合一光學瞄準鏡和微光瞄準鏡。
破甲彈為火箭增程彈,採用雙錐藥型罩;榴彈內裝825顆鋼珠。
口徑:82毫米
戰鬥狀態全重:34.3千克
炮身重:25.5千克
炮架重:7.6千克
炮身長:1445毫米
火線高:304-680毫米
全彈重:
破甲彈:4.35千克
榴彈:5.2千克
破甲彈破甲厚度:
150毫米/65度
彈藥基數:30發
初速:
破甲彈:252米/秒
榴彈:202米/秒
射速:5-6發/分
最大射程:
榴彈:2000米
直射距離:
破甲彈:500米
高低射界:-6度-28度
方向射界:45度
炮班人數: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