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s·視覺005:以手抵心

《Lens·視覺005:以手抵心》是2016年5月1日中信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Lens。

內容簡介

《視覺005:以手抵心》包含了4 組關乎現代人如何尋找安心之地的故事:

日本沖繩,手工藝中寄居著傳統、生活方式、身份認同,以及“以手抵心”“手考足思”的人性的自由氣息。Lens多次深度探訪採擷:有90多歲還在依歲時節律勞作的篤定感;有在都市裡身心俱疲的中年人,回到故鄉重覓心靈歸宿;還有許多匠心與傳承的故事,傳遞著今天最奢侈的“心之作業”。

原研哉是日本中生代設計中堅,也是以無印良品(MUJI)為代表的日式生活哲學的布道者。在與Lens的對話中,他梳理了自己對日本、中國和當下生活的思考。他試圖用最凝練的方式,觸動最根本的人性。

一個散落四地的大家庭,最親密的家人,渴望又恐懼著相聚:因為長久的分離已經讓他們失去了共同的話題和相處的耐心……這種甜蜜又矛盾的情緒,這種背井離鄉者的自由與束縛,毫無疑問,正折磨著我們很多人。

武當山,聚集了一群因為各種原因前來“修仙”的人。有人出於宗教信仰,有人只為逃避生活……這是當下中國人尋求信仰出口的縮影。

作者簡介

Lens,自2005年創刊至今,持續且穩定地刊登優質影像閱讀內容,擁有超過30萬核心客群群、超過36萬微博冬粉、55萬微信冬粉,包括政商學藝媒等多領域的精英和意見領袖。Lens品牌已被公認為中國最有品質和品位的影像閱讀品牌。

Lens團隊2015年推出兩本MOOK主題讀物:《目客》系列,更專注於人文藝術和生活美學的主題閱讀;《視覺》系列,定義影像之美,以多元視角介紹世界文化精粹和生活方式。《目客》和《視覺》從世界範圍採集最有個性和豐滿的內容,聚焦人性、情感、生活,延續Lens素有口碑的影像閱讀調性,創造視覺、思維、想像力被充分調動的紙上閱讀新體驗。

本期部分作者:

原研哉,日本平面設計中堅,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曾主持長野冬季奧運會開、閉幕式的節目紀念冊和2005年愛知縣萬國博覽會等平面設計工作,展現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設計理念。

----

卡特琳·肯寧,德國攝影師,畢業於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昆斯蘭藝術學院。她的攝影作品一直在探索人與空間之間的物理及情感聯繫,以及人類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她是《紐約時報》的常用攝影師。

----

王晴,青年攝影師,1975年出生於新疆吐魯番,長期記錄新疆社會及文化。

目錄

【聲音】
【手藝之道,生活之道】
美之國度看沖繩
宮古上布——苦難與神的禮物
石嶺豆腐——海水賦予的味道
久米島綢——將人生紡入
和服之道:一個依託布料而成的傳統世界
泡盛——島上的酒先要讓島上人滿意
花織——縱線是你 橫線是我
壺屋燒——看著父親的後背學習
金銀細工——“再小,也是只有沖繩才盛開的花”
招財獅——“把我的分身加入獅子裡面”
紅型——因為海洋阻隔才保留下來的傳統
絲滿鏡——每位漁夫的眼窩形狀都被完好地保存著
鯊舟——一艘可以用一個世紀
漆器——“很多技術也許要120歲才能達到”
三味線——“一朝我們見面,就成為兄弟”
首里織——“看前人的東西,能夠看到他們的虔誠”
芭蕉布——懷著祝福的心情編織
沖繩織染:讓人安心即為美
來自生活的紋案
後記
【原研哉:讓“欲望的質量” 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日本人對於小的和細微的美好十分敏感,但是對於‘龐大的醜陋’卻很遲鈍。”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整體的文化一般也是不會太美的……日本正在迎來成年期。”
“日本,本來是‘一無所有’的。日本文化就是不斷將外來的文化變成自己文化的過程。”
“中國的唐宋時代有過十分簡潔、凝練、質樸的文化……”
“日本的手工藝有一個特點——無名……人們不知道是誰做的,這反而是其價值所在。 ”
【在一起,又不在一起;我們相見,我們分離】
“我想知道:什麼是親密?愛為何會又複雜又具有挑戰性?是否存在家庭身份這種東西?”
“以某種節奏重複著相見和分離:生日、婚禮、紀念日、葬禮、癌症、自殺……我們幸運地一起度過了其中一些,但大部分都是在地球的不同角落獨自經歷的。”
“ 我想每個人都了解對待家人的情緒有多複雜,你越愛一個人,越和一個人親近,你在他面前就越脆弱,而有時這種脆弱是很傷人的。”
“那些毫不起眼的東西,實際上構成了我們生活和愛的核心:把母親的衣服放進洗衣機里,枕頭上的一根頭髮,一塊曬傷,一個聲響……這些意義,有時只有在很多年後才能被理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