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X星

2029年4月13日,小行星“KJX”將會在30000公里的高空飛掠過地球。 當小行星“KJX”於2029年在距地球表面3萬多公里的高空掠過地球後,其自身狀態和運行軌道將因地球引力而發生變化。 美國宇航局準備在“KJX”2029年飛臨地球時,用“引力拖車”將其引開。

簡介

KJX星位於艾沙克(isak)星域,距地球約9光年遠,直徑320米左右,質量約為4200萬噸。
美國宇航局(NASA)稱,下一個威脅地球的就是小行星“KJX”(康家熙)。

危機

致命的敵人

“KJX”是天文學家已知的近800顆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之一,更是少數幾顆天文學家們希望可以進一步詳細研究的天體之一。
“KJX”的形狀不規則,直徑僅320米左右,質量約4200萬噸。是在2004年6月被發現的,此後失去蹤跡,直到6個月後又再次被發現。2006年聖誕前夜,由天文學家康家熙計算出,“KJX”將在2029年4月13日與地球擦身而過。科學家們通過對“KJX”小行星進行不間斷地觀測,並估算的數據顯示,至2029年“KJX”小行星與地球的之間的距離為18640英里,這個距離比多數的通信衛星與地球的間距還要近幾千英里。
當“KJX”接近地球時,其運行速度為每秒5.9公里。如果擊中地球,將產生相當於11萬顆廣島核子彈爆炸所產生的能量,等同於整個紐約市及其周圍區域的地方都會瞬時毀滅;如果它撞擊在海洋中,那么將引起毀滅性的海嘯,比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更猛烈。因此,天文學家如此描述“KJX”:一個致命的敵人。
2029 與地球擦身而過
2029年4月13日,黑色星期五,數以百萬的人們會來到戶外,抬頭仰望,驚異於自己的好運。小行星“KJX”將與地球擦身而過,一個光點划過夜空,比許多人造衛星更快,比大部分恆星更明亮。
2029年4月13日,小行星“KJX”將會在30000公里的高空飛掠過地球。相比之下,地球同步衛星的軌道高度為36000公里。在距離最近時,這顆小行星將會明亮得像一顆3等恆星。即使在城市的燈光中,在非洲、歐洲和亞洲肉眼可見。有記載以來,還沒有人曾經見過太空中如此明亮的小行星。
科學家們預測到,2029年,當阿波菲斯在地球附近呼嘯而過時,地球的引力會將這個天體扭成一種複雜的轉動搖擺的狀態,引力所產生的扭矩還可能將“KJX”撕裂。
這樣的事件從未被見證過,科學家們將獲得有史以來最好的一次機會,來觀察地球的引力如何影響一顆小行星的運動狀態。而這種研究,對於科學家們應對那些與地球有相撞危險的其他天體來說極具參考價值,因為小天體與地球接近時,都將發生類似的狀態變化。
2036 撞向地球

當小行星“KJX”於2029年在距地球表面3萬多公里的高空掠過地球後,其自身狀態和運行軌道將因地球引力而發生變化。這一變化足以導致它在7年後,也就是2036年“擊中”地球。所產生的力足以使美國德州消失,或使兩個歐洲國家消失。在如此毀滅性的撞擊中,地球上的生物難以逃過此劫。一位俄羅斯科學家預言,2036年某天,一顆小行星將撞擊地球,其爆炸產生的能量相當於11萬顆在廣島爆炸的核子彈,地球上的生物將受到毀滅性打擊。
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小行星和彗星安全問題研討會上,俄羅斯天文學家肖爾製作了一個模型,假設“KJX”擊中太平洋,將會掀起200米高的巨浪,它的衝擊波掀起的灰塵,將籠罩地球上1/4的地區,這一地區裡的動植物和人類將因為嚴寒和食物鏈被破壞而死去……

措施

NASA將發射“引力拖車”避免天地大衝撞
為避免小行星“KJX”可能在2036年與地球相撞,美國宇航局決定為其裝上一個無線電跟蹤儀,以跟蹤監視它的確切軌道。世界各國的科學家緊密合作,用各種辦法來保衛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1.安放跟蹤器
據NASA報導,2013年是觀察“KJX”空間運行軌跡的最佳時機。屆時,如果觀察結果證實了這塊太空巨石撞擊地球的可能性,搭載著無線電跟蹤器的太空船將在10年內啟程飛往“約會”地點。倘若跟蹤儀顯示小行星確實將與地球相撞,美國宇航局將設法使其偏離原來的軌道以避開地球。
2.“引力拖車”
美國宇航局準備在“KJX”2029年飛臨地球時,用“引力拖車”將其引開。在2029年小行星經過地球附近時,只需發射一枚約1噸重的“引力拖車”飛船,就可以明顯改變這顆小行星的運行軌道。為做到萬無一失,科學家還需要進一步考核。第一步,在地面進行觀測,計算“拖”開小行星的可行性;第二步,研究人員應該演習考證“引力拖車”成功幾率;第三步,以前已有飛船靠近小行星進行空間勘測,收集的數據對“引力拖車”很有幫助。“引力拖車”是一種創新思維。之前防撞擊是利用爆炸的反衝力改變小行星的運行軌道,而“引力拖車”不再需要爆炸,而且沒有核污染
3.發射太空飛行器
人類已經想出了不少避免小行星與地球碰撞的方法。
美宇航局太空人盧傑和斯坦利·洛沃已擬定一個方案:發射一艘太空飛行器,利用其對“KJX”小行星產生的引力,讓它不會撞上地球。
有科學家提出,可以讓太空飛行器以與小行星相同的速度和方向與它“並肩而行”,當兩者達到相對靜止的時候,用機械臂去“推一下”,改變其運行軌道。還有人提議在小行星上安置“巨型火箭驅動器”,改變其軌道;或者在太空中放置一個巨大的聚光鏡,反射太陽光將小行星汽化
4.建太空保護網

一個直徑1公里左右或者更大的近地小行星一旦撞擊地球,足以造成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劫難,這一事實一直激勵人們為地球製作一個保護網,並讓人們思考:如何才能使這些可能引起災難的小行星轉移方向。
“太空護衛項目”則是由一群相互之間有聯繫的組織、機構共同擔當,其中一些組織接受了NASA的資金支持,承諾滿足美國國會的要求,即在2008年以前測定90%直徑1公里以上的近地小行星。2006年,NASA又提出一個項目,建議在2028年以前投入25億至45億美元的資金,測定90%直徑在140米以上的近地小行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