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詹姆斯·布雷克
性別:男
國籍:美國
居住地:佛羅里達
出生地:紐約
居住地:坦帕、瓦爾帕萊索、紐哈芬
身高:185cm
體重:83kg
畢業學校:哈佛
轉入職業選手時間:1999年
教練:BrianBarker
詹姆斯·布雷克
經濟人:CarlosFleming
現世界排名:99
打法:右手半西方式握拍,單眼,底線正手十分強勁,反手線路較好,線路較平,綜合型打法。接發球出色,單眼手彈擊式搶點擊球。
個人愛好
最喜歡的食物連鎖店-WaffleHouse
最喜歡的電器牌子-Sony
最喜歡的電腦遊戲-OriginalTecmoBowlforNintendo
最喜歡的顏色-卡羅萊那藍
最喜歡的歌手-Eminem
喜歡的歌手-GavinDegraw
最喜歡的食物-Pizza
最喜歡的電影-GoodWillHuntingx
最喜歡的觀光城市羅馬
個人簡介
布雷克右手半西方式握拍。是在美國大學生網球界誕生的職業高手,心理素質上佳,大學畢業的布雷克很可能是職業選手中學歷最高的。
2004年布雷克受到傷病困擾和父親過世的雙重打擊,一度跌入低谷。2005年再次爆發,美網中進入八強,遇上了老將阿加西,在先勝兩盤的領先優勢下,被阿加西扳回兩盤,在最後的決勝盤中比賽一路被拖入搶七,6-8丟掉了搶七,惜敗阿加西,止步八強。在之後的兩年中,布雷克一度殺到世界第四的位置。
職業生涯
2001年的美網是讓人們第一次認識布雷克的地方,同最終的冠軍休伊特(Lleyton Hewitt)苦戰五局後遺憾告負(6-4,3-6,6-2,3-6,6-0)。在21歲時,布雷克就代表美國隊參加戴維斯杯。在對陣印度的比賽中出場使他成為阿瑟 阿什和馬利維 華盛頓(MaliVaiWashington)後第三個代表美國參加戴維斯杯的非洲裔美國人。 2002年1月份,布雷克在夏威夷獲得了USTAWaikolaChallenger的冠軍。一個月後,布雷克在孟菲斯第一次擊敗了世界前十的對手-當時排名第五的哈斯(TommyHaas),之後在決賽中以1-2輸給同胞羅迪克(Andy Roddick)。八月,布雷克先是在大師賽辛辛那提站中和馬丁(Todd Martin)組隊贏回自己第一個ATP雙打冠軍,又在ATP巡迴賽華盛頓站中半決賽、決賽中分別擊敗阿加西(Andre Agassi)、斯里查潘(Paradorn Srichaphan)捧回第一個ATP巡迴賽單打冠軍。在8月底開始的美網上,布雷克又一次苦戰5局憾負休伊特(6-3,3-6,6-4,6-7,6-3)止步第三輪。年底,布雷克還和哥哥Tomas以及羅迪克分別組隊參加了一些雙打賽事。
2003年布雷克用澳網第四輪的成績為這一年開了個好頭,第四輪是布雷克在大滿貫賽事中的最好成績。之後布雷克在ATP富蘭克林精英賽里和馬克雷恩(MarkMerklein)獲得了第二個雙打冠軍。法網和溫網都在第二輪就出局,美網走到第三輪1-2被費德勒(Roger Federer)淘汰.在ATP的年終排名里布雷克連續兩年進入前40。 2004年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布雷克的2004年,那就是災難。開季的澳網第二次闖入第四輪,1-3輸給最後的亞軍薩芬。但從5月份開始,布雷克的2004年開始暗淡。5月,在羅馬練習賽時撞到網的鐵柱,頸部受傷。7月,布雷克的父親因胃癌去世,還未從失去至親的悲傷中逃脫的布累克又得了一種怪病---帶狀孢疹(Shingles),使他半邊臉癱瘓、視力模糊,幾乎等於宣告了布雷克網球結束。
2005年夏天經過7個月的調養奇蹟般傷愈復出的布雷克,打入世界前50排名,由#210跳升至#49。在紐哈芬網球賽上打敗洛佩茲(Feliciano Lopez)奪得復出後的首個單打冠軍。9月,布雷克以外卡資格參加美網,32強擊敗2號種子納達爾(Rafael Nadal),十六強淘汰羅布雷多(Tommy Robredo),闖入八強遇上偶像阿加西。9月8日布雷克跟阿加西合演了一場美網的經典,布雷克先取兩盤,阿加西之後又以同樣比分6-3追回兩盤,決勝盤更是打到搶七最終以6-8惜敗。五局比分分別為3-6,3-6,6-3,6-3,7-6。布雷克落敗後還很滿足地說:“Itcouldn’thavebeenmorefuntolose。”在之後10月份的瑞典網球公開賽上,布雷克又贏得了他的第三個ATP巡迴賽單打冠軍。最終布雷克以世界排名22位結束了2005年。
2006年1月份,布雷克在阿德萊德國際網球賽上第二輪就慘遭淘汰。但很快他就卷土從來,擊敗俄羅斯選手安德列夫(Andreev)贏得了悉尼國際網球賽的冠軍,同時也是他的第4個ATP巡迴賽男單桂冠。在澳網公開賽上,作為20號種子選手的布雷克在第三輪負於羅布雷多早早打道回府。雖然在澳網上失敗了,但之後的ATP排名布雷克職業生涯首次進入前20。3月,布雷克在拉斯維加斯網球公開賽上2-1挑落休伊特拿下第5個巡迴賽冠軍。之後,布雷克勢不可擋。第一次參加大師系列賽就獲得亞軍,在印地安維爾斯大師賽上一路擊敗羅布雷多、納達爾,決賽中5-7、3-6不敵費德勒。憑藉著在大師賽上所獲得的積分,布雷克闖入世界前十位。成為繼阿瑟·阿什後第一位達到這一成績的非洲裔美國人。在紅土賽季頭兩項賽事首輪失利後,布雷克在漢堡大師賽上淘汰莫亞(Carlos Moya)闖過首輪關,在第三輪負與安西奇(Mario Ancic)。法網開賽後,布雷克在第二輪3-1逆轉了正在上升期的西班牙選手阿爾瑪格羅(Nicolas Almagro),成為法網第三輪僅存的美國選手。第三輪,布雷克2-3負於本土作戰的孟菲爾斯(Gael Monfils)結束法網征程。
2007年布雷克的開局相當順利,在悉尼國際網球賽上,布雷克在決賽中2-1打敗莫亞衛冕成功,奪得07首冠。然後,在接下來的澳網裡,布雷克的表現卻令人失望,第四輪就出局,0-3負於最終亞軍岡薩雷斯(Fernando Gonzalez)。接著又在戴維斯杯中負遇伯蒂奇,在聖何塞網球公開賽上第二輪就被世界排名103位的卡洛維奇(Ivo Karlovic)淘汰。 在拉斯維加斯網球賽上,作為衛冕冠軍的布雷克,卻因為規則問題陷入爭議中。在拉斯維加斯網球賽上,ATP嘗試了新的賽制---小組賽制。在第一場比賽爆冷負於科羅列夫(Evgeny Korolev),科羅列夫又負於德爾波特羅(Del Potro)。這樣只有布雷克在第二場和德爾波特羅德的對抗中直落兩盤取勝,而且對手贏球的局數不能超過5局,他才有機會以淨勝局的優勢從錯綜複雜的形勢中出線。在那場至關重要的比賽中,布雷克非常爭氣,取得6∶1、3∶1領先的優勢,很有希望取得出線資格。但是落後德爾波特羅隨後因“呼吸困難”退出比賽。根據賽會規定,因對手退賽的所獲得的淨勝局不記入比評標準之內,布雷克不得不因淨勝局太少而遺憾出局。這樣的結果讓布雷克以及他的球迷和評論員不滿。在幾個小時後,賽事組委會重新判定布雷克躋身8強,而將之前根據規則得以晉級的俄羅斯選手科洛耶夫淘汰。正當所有人都在譴責ATP怪異的新賽制時,ATP官員們經過了長時間的討論,決定將科洛耶夫重新送進8強,布雷克則仍然按照賽事規則遺憾出局。ATP執行長德維利耶斯表示:“在巡迴賽進行中修改規則這對科羅列夫來說是不公平的,不管中途發生了什麼,科羅列夫理應進入四分之一決賽。”在之後的印地安維爾斯大師賽上,布雷克的發揮受到了這次爭議事件的影響,沒能連續第三次衛冕成功(指不同的賽事)。在這次事件之後不久,ATP組委會就決定取消小組賽制,恢復之前的單循環淘汰制。
紐約當地時間2013年8月26日,美國網球名將布雷克在美網宣布退役。
個人生活
除了網球,布雷克還愛高爾夫、籃球、棒球。布雷克的主隊是紐約大都會隊(NewYorkMets)。 布雷克參加了BRAVO電視台的電視賭博節目《明星撲克大賽》(CelebrityPokerShowdown),而且贏了。
在2002年被《人物》評為世界最性感的運動員。
布雷克從高中時期開始就是是歌手&作曲家約翰·邁爾(JohnMayer)的好朋友。
布雷克出席了在維吉尼亞的AnthemInsurance,他還邀請了約翰·邁爾、羅迪克、GavinDeGraw。
2002年簽約IMGModels,在2003年的GQ雜誌上有十頁的圖。
2003年6月3日,布雷克的新書《BreakingBack:HowILostEverythingandWonBackMyLife》出版,一上市在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上列第22位。書的內容主要是他在黑色2004後是怎樣回歸。
生涯數據
職業戰績
單打
職業生涯戰績: 205勝-133負
職業生涯冠軍:9
最高世界排名:4(2006年12月18日)
大滿貫最佳戰績: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第四輪(2003,2004,2007)
法國網球公開賽第三輪(2006)
溫布爾頓網球公開賽第三輪(2006,2007)
美國網球公開賽八強(2005,2006)
雙打
職業生涯戰績:78勝-76負
職業生涯冠軍:5
最高世界排名:31(2003年3月31日)
四大滿貫
年份 | 澳網 | 法網 | 溫網 | 美網 |
1999 | / | / | / | 第一輪 |
2000 | / | / | / | / |
2001 | / | / | / | 第二輪 |
2002 | 第二輪 | 第二輪 | 第二輪 | 第三輪 |
2003 | 第四輪 | 資格賽第一輪 | 第一輪 | 第三輪 |
2004 | 第四輪 | / | / | / |
2005 | 第二輪 | 第二輪 | 第一輪 | 八強 |
2006 | 第三輪 | 第三輪 | 第三輪 | 八強 |
2007 | 第四輪 | 第一輪 | 第三輪 | 第四輪 |
2008 | 八強 | 第二輪 | 第二輪 | 第三輪 |
2009 | 第四輪 | 第一輪 | 第一輪 | 第三輪 |
2010 | 第二輪 | / | 第一輪 | 第三輪 |
2011 | / | / | 第一輪 | 第二輪 |
2012 | / | 第一輪 | 第一輪 | 第三輪 |
2013 | 資格賽第二輪 | 第一輪 | 第二輪 | 第一輪 |
數據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