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在SAN網路中,所有的數據傳輸在高速、高頻寬的網路中進行,SAN存儲實現的是直接對物理硬體的塊級存儲訪問,提高了存儲的性能和升級能力。
早期的SAN採用的是光纖通道(FC, Fiber Channel)技術,所以,以前的SAN多指採用光纖通道的存儲區域網路,到了iSCSI協定出現以後,為了區分,業界就把SAN分為FC SAN和IP SAN。
iSCSI(網際網路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是一種在TCP/IP上進行數據塊傳輸的標準。它是由Cisco和IBM兩家發起的,並且得到了各大存儲廠商的大力支持。iSCSI可以實現在IP網路上運行SCSI協定,使其能夠在諸如高速千兆乙太網上進行快速的數據存取備份操作。
iSCSI標準在2003年2月11日由IETF(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認證通過。iSCSI繼承了兩大最傳統技術:SCSI和
TCP/IP協定。這為iSCSI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基於iSCSI的存儲系統只需要不多的投資便可實現SAN存儲功能,甚至直接利用現有的TCP/IP網路。相對於以往的網路存儲技術,它解決了開放性、容量、傳輸速度、兼容性、安全性等問題,其優越的性能使其備受關注與青睞。
在實際工作時,是將SCSI命令和數據封裝到TCP/IP包中,然後通過IP網路進行傳輸。具體的工作流程如下:
(1) iSCSI系統由SCSI適配器傳送一個SCSI命令。
(2) 命令封裝到TCP/IP包中並送入到乙太網絡。
(3) 接收方從TCP/IP包中抽取SCSI命令並執行相關操作。
(4) 把返回的SCSI命令和數據封裝到TCP/IP包中,將它們發回到傳送方。
(5) 系統提取出數據或命令,並把它們傳回SCSI子系統。
典型套用
套用於數據處理中心
藉助IP SAN存儲區域網,基於iSCSI流高速交換平台,運行帶內( in-band)虛擬化存儲管理軟體,將各種存儲設備(包括磁碟、磁帶及其他存儲設施)聯接起來。
IP SAN存儲區域網的優點,首先是共享了昂貴的存儲資源,提高了存儲設備的利用率(達到80%到85%以上)。這種節省對用戶接入是十分重要的。其次,這種集中化的虛擬存儲池方式所提供的存儲資源分配與管理,節省了傳統的直連式存儲設備多路並行管理費用。從管理學的角度講,當一個企業單位,它的計算機套用(包括電子郵件、會計賬務、人事管理、庫存管理、CAD/CAM,直到複雜的CRM、ERP或供應鏈管理SCM等等套用)數目大於六個時,數據中心的運行人員會因計算機處理硬軟體種類、網路通信設備、存儲設施繁多而窮於應付,無法有效發揮數據處理資源對企業單位主流業務的支持,而存儲子系統的這種集中化、虛擬化管理,至少簡化了三分之一對資源的管理。
存儲網與通信網結合
由於支持存儲子系統的IP SAN存儲區域網與通信子系統構建的套用網是同一種網路架構—Ethernet/IP/TCP,因此,管理人員可以將原來在套用網路通信技術方面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充分套用於存儲子系統。一些板卡生產廠商:如Adaptec、Alacritech和Intel等公司,均在生產一卡兩用的新產品,以支持同一網路架構的套用網和存儲網。
發展策略
IP SAN存儲網與FC SAN相比,各有特色。從數據交換流量性能相比,千兆乙太網環境下IP SAN比FC SAN要遜色一些。這些FC SAN的優勢是使它目前在高性能套用環境中占主要份額的根本原因。而FC SAN與IP SAN在性能價格上,IP SAN對那些對流量要求不太高的套用場合、預算又不充足的用戶,是一個切實可行的選擇。談到IP SAN存儲網,如果放眼2002年6月已通過標準的10GB Ethernet,應該講IP SAN完全可以與FC SAN在交換性能上一爭高下。IPSAN存儲網的推廣套用人員,首先應把眼光集中在那些對流量控制要求不太高的行業中,或特殊行業的某些套用中,比如在大型金融、電信存儲區域網套用中,當某些大型客戶機構在向全國範圍內擴充並建立分支機構時,應該去爭取拿到遠程存儲區域網項目,這是IPSAN的強項。在那些想用SAN架構,又付不起那么高費用的行業,也需要IP SAN。這是IP SAN市場切入點。
IP SAN首先做FC SAN套用的補充,然後發揮自已遠程存儲的特長,占領FC SAN無法涉足的領域,如數據災難備份套用、遠程數據複製整合服務及新創建的基於“存儲設備可沿網際網路自由移動”的新套用模式,最後在萬兆乙太網普及後的環境中,與FC SAN再爭高下。在不同的發展時期,採用不同的發展策略,是IP SAN真正立於不敗之地的套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