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y Claassen

Fay Claassen

荷蘭不斷孕育著各種奇蹟人物,菲菲·克拉森之於歌唱藝術,正如奧黛莉·赫本之於電影藝術,一樣至純至善的個人魅力,牽人魂魄;一樣至深至切的藝術魔力,誘人心智。她們同是荷蘭國寶,更是世界瑰寶。

Fay Claassen點擊查看大圖

人物簡介

菲菲以其唱片“我心中的歌(With a Song in My Heart)”,被提名美國“2001愛迪生傑出人士獎”(Edison Award 2001)。這個聲譽卓著的大獎,旨在表彰世界各領域內有偉大創舉和不凡貢獻的專業人士。今年1月,菲菲入選“世界爵士樂教育協會”的年會表演,這是爵士樂界的最高榮譽之一。菲菲還任教於荷蘭鹿特丹皇家音樂學院,教授爵士樂的聲樂———即興演唱課程。
菲菲將是首次來廣州演出的爵士女歌手,演出當晚音樂會結束時,觀眾還可欣賞到菲菲特地為中國之行排練的“我有一段情”,貝司手斯泰芬·里弗斯特羅將用一把中國傳統民間樂器二胡為她伴奏。
菲菲——女人內心的敏感之花
聽爵士女歌手的唱片,總能聽出各種各樣的微笑、性情與人生。世上很難有一樣東西比它更綿延如山澗溪水、比它更裊裊上升如黑暗中的傾訴、比它更纖細如織了。爵士女歌手的嗓音是人間的一大美妙之事。它將魅力與端莊、傷感與悠然、幻想與智慧糅合在一起,比古典唱腔更接近人世,比流行唱腔更有格調和回味。
爵士女歌手的地位是由那個潦倒一生卻個性倔強的比莉·哈樂黛(Billie Holliday)確立的,Billie的音樂便是人生。艾拉·菲茲傑拉(Ella Fitzgerald)做人乖巧,但她將爵士歌唱得更具藝術性。喜歡Nina Simmon的可能源於對Bassia Sminth老布魯斯的偏愛。菲菲不屬於太拘泥於情緒的,又對技術的賣弄不露痕跡。她是心靈化的!
來自荷蘭的菲菲·克拉森比她的同國女傑羅拉·費琪(Laura Fygi)顯得更優雅,更有歐洲傳統韻味,在擁有佛蘭德文明的荷蘭、比利時總有一批爵士樂藝術家與眾不同,他們好像在歐洲爵士里自成一格,與冷寂的北歐爵士,與嫁接世界音樂的東歐爵士,與喜歡試驗的英倫爵士都不同。
爵士女歌手的伴奏樂其中少不了鋼琴,鋼琴的華麗滑動與輕音傾訴是和歌聲呼應的。儘管有時聽爵士女歌手的演唱覺得他們很孤寂,但正因為如此才動人,好像在情感上缺了一塊,由聽者慢慢去將它彌合。女歌手有一種飛速進行的演唱天賦,在舌尖上在喉嚨口在眼角里,這時候,她似乎靈動得比鋼琴還快,更像一把樂器。同時女歌手的妙處在於她們有將自己的情緒彌散開來的本事,你一旦進去了就再也走不出來了。
菲菲近年被視作荷蘭爵士界國寶,她的這張唱片 《With A Song In My Heart》 得了美國“2001愛迪生傑出人士獎”提名。在進入爵士領域前,她是學芭蕾與表演的。最早菲菲與別人的樂隊合作,如“阿姆斯特丹爵士四重奏”,不久當她成為世界級人物時便萌生自組樂隊的想法,Barry Harris便是符合菲菲胃口的鋼琴手,菲菲說:“Barry本身就是歌,是通過歌聲尋求愛的源泉。”
從菲菲選擇的曲目中,我們不難發現她紮實的功底與涉及面,有格什溫、卡爾·波特等源頭時期作曲家的名作,有孟克的Bebop的曲子,有歐洲演奏家Kenny Wheeler的經典,令人驚喜的是菲菲將Sting的流行音樂演繹得充滿光芒,菲菲是一位變幻多端的女藝人。
 
 

媒體評論


————菲菲以爵士樂的底蘊來演唱美國流行金曲,這樣和暢的意境唯她所有。
————菲菲的音色,如水晶般清澈透心,又如白雪般純正可意,在靈魂深處穿梭。
————菲菲的吟唱,即使沒有任何字詞,也是極富樂律感和誘惑力,帶些小巧的顫音,這樣的情調,讓人懷想艾拉·斐茲蓋拉德(Ella Fitzgerald),更讓人感覺菲菲技高一籌。
————菲菲的嗓子是件璀璨的樂器,她從容駕馭每個音符,無論多么曲折高深的旋律。
菲菲爵士音樂組合
菲菲·克拉森爵士音樂組合,一直是歐美、亞洲和南非等知名音樂節和唱片市場的輝煌榜樣,所有該組合成員,都早已是歐美現代音樂界的尖峰人物。
基奴·拉圖卡
基奴·拉圖卡(Gino Lattuca),小號Trumpet)。儘管風格不斷的變化,始終保持著後咆哮爵士樂精髓。超乎尋常的樂句編制,不可思議的聲符拓展和練達飛揚的即興演奏合成了拉圖卡音樂品牌。
伊凡·帕杜阿特
伊凡·帕杜阿特(Ivan Paduart),鋼琴(Piano)。在鋼琴演奏時,他完美調和了每一次觸鍵,每一個音符和每一種情緒。
斯泰芬·里弗斯特羅
斯泰芬·里弗斯特羅(Stefan Lievestro),大貝司(Double Bass)。這是一位激情敏銳的音樂大智慧者。他把大貝司當吉他似的撥弄指法,超越了任何人的想像。他的現場即興創造力,讓人驚駭。
米米·費得拉么
米米·費得拉么(Mimi Verderamme),爵士鼓(Drums)。一位極有鑑賞力的打擊樂器演奏家。天賦的精力、聰靈和奔放源於他的義大利根源。在樂曲合奏中,他所把握的墊底韻律永遠實穩,嶄新和別致。
參考:寧佐勤的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