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曲背景
莫扎特創作此曲時二十一歲。這首長笛協奏曲原是莫扎特為薩爾斯堡宮廷樂隊雙簧管演奏家弗爾蘭狄斯而作的《C大調雙簧管協奏曲》。1777年莫扎特赴曼海姆,又將它改編成《D大調長笛協奏曲》,從此成為最受長笛演奏家喜愛的樂曲之一。
樂曲內容
全曲共三個樂章並都有明朗流暢的華彩段,優美的主題不斷湧現,音樂充滿青春活力。長笛的演奏特點在此曲中得到充分發揮,時而抒情優美,時而愉悅活潑,時而作流暢的快速進行,時而與樂隊形成對話,長笛技巧高超的華彩段和樂隊華麗爽朗的音響效果為樂曲增添了許多特色。中間樂章頗有詩意,第三樂章充滿火花。第一樂章:開朗的快板,輪廓分明的小音型、爛漫的節奏、洋溢著古典主義風格的義大利席歌劇輕鬆活潑的氣息。切分的正主題在開始幾小節由樂隊奏出,立即繼以歌唱性較強的對比旋律,由第一小提琴奏出。獨奏長笛的進入十分輝煌,是一個急劇上升的音階和一個長久持續的高音。第二樂章:此樂章充分發揮了長笛的歌唱能力,特別是在樂隊的副旋律上持續吹奏長音。莫扎特小心地使用他所熟悉的倚音,給這支歌增添了幾分富有詩意的哀愁。第三樂章:是一首步態輕盈的迴旋曲。它所根據的主題,莫扎特歌劇的愛好者一定會認出,是《後宮誘逃》中最明媚的靈感的源泉。那就是歌劇中勃隆德的熱情洋溢的歌《何等幸福,何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