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介紹
馬修·巴尼
出生於1967年,是1990年代崛起的新一代藝術家,其旺盛的創作活力以及POP和時髦的風格令不少人將他和安迪·沃霍爾相提並論。到目前為止,他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可能就是《懸絲》系列。在網上搜尋Cremaster,會發現評論文章出人意料地多之又多。而對於《懸絲》的屬性,我更同意這樣的說法:它是以膠片作為手段的觀念藝術作品。
2002年底的時候在巴黎的展覽,The Cremaster 系列 1-5,在巴黎市立現代藝術館,那是一次馬修·巴尼近十年作品的回顧,他從1994年開始進入到利用人類身體作為藝術表現形式的藝術家行列里,直到2002年他才結束了這5部電影的創作 (到現在不知應該怎么稱呼這類藝術,國內沒有一個準確的譯法,姑且字面翻譯,叫身體藝術body art)。5部電影只是展覽的一部分,展覽在當時的歐洲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當時我的感覺就是,他的作品涉及到很多領域,電影,雕塑,video,繪畫,攝影,舞蹈,行為,化裝,表演乃至醫學裡的,假肢,精神病理等領域,一句話,幾乎現代藝術所存在的所有表現手段,他都有所涉及到,而且做了很好結合和運用。你會覺得高科技對藝術影響力是很大的,另外就是如果沒有強大的資金支持是完成不了象這樣的作品的。馬修·巴尼一舉成為世界現代藝術的寵兒。
導演履歷
1967年 生於美國舊金山 1989年 獲耶魯大學學士學位 目前在紐約生活和工作
個展
1988年 “痂的行動——紐約錄像展”,美國紐約 1991年 美國紐約、舊金山 1994年 “懸絲肖像展”,美國洛杉磯 1997年 “懸絲5”,德國法蘭克福 1998年 “懸絲5”,西班牙巴塞隆納 1999年 “懸絲2”,美國明尼阿波利斯
群展
1990年 素描展,美國紐約 1992年 第九屆卡塞爾文獻展,德國卡塞爾 1993年 第四十五屆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威尼斯 1995年 “’95水面漣漪”,日本東京 1996年 第十屆悉尼雙年展,澳大利亞悉尼 1998年 “傷痕——在當代藝術民主與拯救之間”,瑞典斯德哥爾摩 1999年 卡內基國際藝術展,美國匹茲堡 2000年 新近攝影作品展,美國紐約
懸絲系列影片
《懸絲4》
曾經在2000年上海雙年展上露面,但很多人並不了解它,特別是電影界人士,所以據說只敷衍了事地在展覽結束前放映了一場。
《懸絲》
的主題可能只有馬修·巴尼自己才清楚。作為觀眾,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古怪華麗的場面,舉止詭異的人物,還有不明含義的形狀。它們無疑是一些象徵元素,暗示的多半是人類的出生、孕育、死亡以及性,同時導演還引入了傳統神話的元素,某些段落再現著歷史的變遷和文明的演進。
Cremaster 1
片長: 40min
出品時間: 1995
懸絲 1”創作於1995年,是系列中第二個完成的。在這個影片中,馬修·巴尼選用了自己老家的一個運動場作為拍攝現場,多少帶有對童年時光的回憶。這是一個甜美的具有音樂劇風格的電影。
在Bronco體育場上,一群空中小姐和艷舞女郎聚集在一起,舞蹈和運動組成了難以理解的圖形,這時兩個帶有Goodyear商標的小飛艇在她們頭上盤旋。飛艇里,身穿制服的空中小姐面無表情地或坐或站,時而向外張望,時而關注桌子上的一堆葡萄。一個白衣女人正躲在桌子底下,努力地在桌面上挖出個小洞,幾個葡萄掉了下來。她坐在地面上,用紅色和綠色的葡萄擺成各種圖形,來控制體育場裡的舞蹈者。那些舞蹈者就是按照她擺的形狀組成佇列。
《懸絲1》里的人物是一群被用作道具的女性,她們似乎只是為了自己承擔的任務而存在。可能注定有高低之分,她們有的閒適自得,有的被控制卻依然快樂。桌子下的女人,吃力地扭動著,直到從外部獲得了資源,才擁有了控制力。
這一部在造型上充滿生殖意味。俯拍鏡頭將人群的運動超現實化.
Cremaster 2
片長: 79min
出品時間: 1999
“懸絲 2”創作於1999年,是系列中第三個完成的,片長70多分鐘。這一部是關於美國、神話和死亡的,馬修·巴尼重點描寫了一個野蠻的猶他州殺手——加里·吉爾摩(Gary Gilmore),他的行為是對社會系統穩定的衝擊與分裂。從生物學角度,它吻合了胎兒發展過程中的性形成的開始。
此人於1977年被處死,是美國恢復死刑後處死的第一人。他呆在猶他州一所加油站的一輛奇怪的子宮狀的汽車裡,後來發生了撞車和殺人事件。然後導演帶我們來到千里冰封的北國大地,牛仔們信馬由韁,在俯拍鏡頭注視下,他們看上去更像是白色油膏上的螞蟻。Barney以自己的方式使用一些元素和象徵符號描述著美國西部。
Gary Gilmore由導演本人扮演。這個關於殺手的故事既不暴力也不驚險,倒是環境的設計能引起人的興趣,體現了導演的風格。
影片的表現語言非常抽象。從1977年加里·吉爾摩(Gary Gilmore)被處以死刑到1893年可能是吉爾摩的爺爺的哈里·霍迪尼(Harry Houdini)在世界哥倫比亞博覽會上的表演,其間採用了循環的敘述方式,並穿插出現了霍迪尼與吉爾摩的奶奶——女巫Baby Faye的鏡頭。三個相關的事物構成了影片的框架結構:在敘述吉爾摩(由馬修·巴尼扮演)的故事的同時,環境成為故事的見證人,而蜜蜂的生活象徵著人逃脫宿命的掙扎。
因為荒繆地渴望與加油站服務員他的女朋友尼古拉·貝克爾(Nicole Baker)永遠地結合,吉爾摩殘酷地把她殺害了。吉爾摩被判以極刑。行刑的方式非常奇特,在一個精心設計的巴羅克風格的動物競技表演場中,獸欄打開,被綁在一頭牛身下的他吉爾摩與牛一起沖入空曠的鬥獸場,直至死亡。現實生活動,吉爾摩確有其人其事,但他是由行刑隊執行槍決的。在處理吉爾摩與尼古拉的關係時,巴尼採用雕塑和戲劇化的表現方式:兩輛生產於1966年的藍色和白色的Mustangs轎車,在蜂窩的一條通道中連線在一起,連線在一起的前排座位變成了一條通往加油站的管道。就是在這個加油站的浴室中,吉爾摩用槍從尼古拉的背面射中其頭部。據說摩門教相信要挽救罪人,必須讓他的血流出。吉爾摩不懼怕死亡,他不想對判決做任何抗訴,他似乎更渴望轉世,進入爺爺霍迪尼的時空,逃脫命運,尋找真正的自由。影片通過一段德克薩斯兩步舞象徵吉爾摩的轉世。
世界哥倫比亞博覽會籠罩在一片煙霧中,霍迪尼剛剛結束他的魔術表演。此時,吉爾摩的奶奶向他走來,引誘著他。
Cremaster 3
片長: 182min
出品時間: 2002
從拍攝時間上看它是最後一部,又是最長的一部(遠比其他四部長),同時它也是整個系列的高潮。
作為5個組成部分的核心,它起到了一個雙面鏡的作用,既反射了過去,也預示了未來。作品在紐約拍攝,編織了一個關於建造克萊斯勒大廈的故事。故事在共同參與了大廈的建設工作的建築師海拉姆·阿比夫(由美國著名雕塑家理察·塞拉扮演)和恩特德·阿普雷提斯(由馬修巴尼扮演)的鬥爭中展開。作品重新演繹了掌握著宇宙的奧秘的所羅門大教堂的建設者海拉姆·阿比夫的傳說故事。
故事從克萊斯勒大廈的地基開始,一個女人在墳墓中挖掘,企圖尋找逃出的道路。她是“懸絲2” 中沒有死的加里·吉爾摩。5名男孩把她的棺材從墳墓中抬出,運到克萊斯勒大廈的門廳,她的身體被放在一輛“克萊斯勒帝國紐約人”轎車的后座上。隨後,鏡頭切換到另一個場面,阿普雷提斯不停地在5輛生產於1967年的“克萊斯勒皇冠帝國”汽車的底盤上抹著水泥,幾輛車上都綁著雷管。這些經過水泥塗抹的綁著雷管的汽車將要在大廳中開始的撞車比賽中派上用場。在克萊斯勒大廈的克勞德俱樂部的酒吧間中,阿普雷提斯和酒吧經營人之間展開了一場滑稽表演。所有滑稽可笑的不幸的都是隔壁房子中的一個女人(由愛麗米·姆林斯扮演)造成的。女人一刻不停地用裝在她鞋底上的刀片削著土豆,並用這些土豆填滿了吧檯的底部直到引起大廈的塌方。在Saratoga Springs的跑道上,阿普雷提斯被一個醉漢打掉了所有的牙齒,回到克勞德俱樂部後,他被送去到牙科診所,在這裡阿普雷提斯的衣服被全部脫去,換上一身一級共濟會成員的工作服,和共濟會競選圍裙。
牙科診所的樓上是建築師的辦公室,建築師從樓上掉到樓下與冤家對手相遇。他將在撞車比賽中壓扁了的“帝國紐約人”的殘片像一副假牙一樣塞到阿普雷提斯的嘴中。與此同時,阿普雷提斯腸子從體內流出,這是一個象徵著從低級的自我蛻變的儀式。阿普雷提斯因自大而受到懲罰,同時也從建築師的狂傲中得到了補償,獲得了無限的平等。
由於對大樓的緩慢的建設速度極為擔憂,建築師回到辦公室後用滑輪運上來幾塊黑色的石板,做起兩個柱子,它們象徵著海拉姆·阿比夫對所羅門大教堂的設計。與此同時,阿普雷提斯從屋頂逃離了牙科診所,爬到大廈的頂部。建築師用他的柱子當梯子也從天花板的洞口爬出屋子,隨後,建築師羽化登仙,變成了自己為大廈設計的五朔節花柱。
演到這裡,故事的敘述被一段共濟會入會儀式所打斷,儀式的內容具有對系列其他作品的隱喻。整個儀式全部在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中央大廳中拍攝。阿普雷提斯必須克服困難,從博物館的旋轉樓梯,走向共濟會大師的寶座。
鏡頭回到大廈的頂部。在這裡,阿普雷提斯殺害了建築師,自己也葬身於大廈。兩個男人因傲慢自大受到了懲罰,留下了一個未完成的建築。
影片結束於一個古老的凱爾特神話“Fionn大戰巨人Fingal”。
如此眾多的人和物在三個小時內交錯著,不停地經受破壞、再生,人們不知道應當逃脫還是接近,追逐者因為猶豫而永遠處於追逐中。表面的歌舞昇平不能掩蓋背後的殘疾,玲瓏曲線的落地之處是玻璃假肢。也許嬌弱美女們正是像原始人那樣在戰鬥,只是她們自己沒有意識到罷了。
Cremaster 4
片長: 42min
出品時間: 1995
《懸絲4》是系列影片中最先完成的一部,看上去遠沒有《懸絲3》華麗繁雜,內容也比較少。但它已經包含了《懸絲》系列的基本要素,比如取材於神話的紅髮森林之神,與生命有關的隱喻,類似賽車這樣的時尚符號,人物莫名其妙的痛苦,當然還有故弄玄虛的神秘主義的表達方式等等。
該作品緊密地按照整個系列依據的生物模式進行。表現了系統在向目標的進程中不斷地抗拒阻力,一往直前。作品在幾個重要的地方都出現了曼克斯三條腿的標誌,三條完全相同的腿披著盔甲,圍著一個共同的軸心旋轉。影片拍攝於英國的曼島,該島位於英格蘭北部的愛爾蘭海上,其名取自於早期居住在這裡的凱爾特人傳說中的海神——馬南南。傳說這個島是被一位愛爾蘭巨人芬馬克爾投入大海的。影片吸收和採納了關於小島的許多民間傳說,同時將一個頗具現實感的旅遊杯機車大賽安排在這裡。古時的神話與現代的機器混合在一起,共同講述著一個拉夫登競選人的故事。影片由三個主要角色構成。其一拉夫登競選人(由馬修巴尼扮演),他是一個頭上長著角的半人半羊的形象。這個形象一半取自本地區特有的綿羊種類——拉夫登綿羊,它長著兩對罕見的觸角,拉夫登競選人的頭髮就像它身上的紅色皮毛。這位拉夫登競選人身穿白色西裝,衣領處插著島上的特有植物,腳上穿著厚底有孔的皮鞋。其二和三分別是兩組向相反方向賓士的賽車,一個象徵向上的力量,另一個則代表向下的力量。三個角色的出場都有三個紅頭髮的精靈的陪伴,它們就像一面鏡子,映照著三個故事發展。
影片的開頭與結尾都是在皇后碼頭上的一所白色房間(裝置)拍攝的。在這間白色的房子中,幾個精靈正在幫助海神競選者進行著旅行前的準備工作。他們在他的厚厚的鞋底上釘釘子,向他的口袋中填滿大個的珍珠。機車比賽開始,兩組參賽車對向相反的方向飛馳,參賽的車輛和車手服裝上都印著曼克斯三條腿的標誌。鏡頭不斷地在競選人和賽車之間切換。在白色的房子裡,競選人興奮地跳著踢踏舞,地板被他踏出了一個洞,他從洞口墜入海底,在島內的一個通道中穿行,猶如在生命體內穿行,他的四周都是粘稠稠的液體,他奮力前行,向終點進發。參賽的機車在島上飛奔,它們翻山越嶺,向障礙和極限挑戰。
在故事進行之中,一些具有象徵性的場面與形象不斷出現。三個紅頭髮的精靈出現在三個場合:碼頭上的白色房間,在山路彎道的加油站為賽車加油,在懸崖峭壁上野餐。從車手們口袋中跳出的液漿球象徵生命的降生。還有紅髮精靈們隨身帶著的象徵男性生殖器的印著蘇格蘭格子的熱水瓶。
在一個象徵生命母體的加油站上,車手幫助賽車向吸吮乳汁一樣增添著生命的動力,影片在歡快、熱鬧的音樂聲中結束。
Cremaster 5
片長: 55min
出品時間: 1997
“懸絲5”是系列的尾聲,創作於1997年。作為系列的總結,該作品演繹了一個發生在19世紀後期,在浪漫的布達佩斯,一段悲劇式的愛情故事。作品拍攝於浪漫抒情的布達佩斯歌劇院。歌劇的主角有謝安國(Chain)的皇后(烏爾蘇拉·安德列斯扮演),她的迪瓦(Diva)、魔術師(Magician)和巨人(Giant)(全部由馬修·巴尼扮演)。
“懸絲 5”以一幅布達佩斯地圖拉開序幕,地圖上展示了故事發生的地點和路線,並對出場人物一一介紹。
華美的歌劇場景中有仙女、魔法師、各種各樣難辨雌雄和物種的使者以及一群鴿子。所有這些都逃不過正在唱歌的Chain女王的眼睛,她的詠嘆調穿越大廳四處蔓延。電影使用優美的平移鏡頭拍攝,還使用了一些水下鏡頭,螢幕上充滿了怪異的圖像。
魔術師騎著馬從一座橋走上過。在歌劇院裡,皇后正由兩位侍從的陪伴下走下樓梯,落座在皇室包廂。侍從把7隻毛領鴿放在她的周圍。在吉勒特(Gellert)溫泉浴室中,無數的珍珠漂浮在水面上,水中隱藏著福德爾(Fudo)水鬼。鏡頭再次拉回到歌劇院,大幕徐徐拉開,樂隊和指揮一切就緒,一場歌劇即將開始。
皇后展開歌喉開始演唱,她的迪瓦此時也出現在她的面前。迪瓦用一條長長的絲帶勾勒出舞台的輪廓。在迪瓦表演的時候,皇后的思想完全沉浸在對她的摯愛魔術師的回憶中。她想像著魔術師站在橋上,正在準備跳入冰冷的河水中。他剝光身上的衣服,戴著塑膠手銬和腳鐐,然後戴上一副模型手套,將很重的圓球一個個放在腳趾之間。站在橋邊,魔術師想到了哈里·霍迪尼著名的橋樑跳,霍迪尼在1874年生於布達佩斯。魔術師正在尋求超越,但是皇后對此並不理解,認為他是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皇后的注意力再次回到劇場,侍從提醒她注意座位上的洞,透過這個洞,她看到了Gellert溫泉浴室。她身邊的鴿子紛紛從洞口掉入浴室,拖著長長的閃閃發光的絲帶墜落池中。此時,皇后的巨人正在連線兩個浴池的水道中,飄在水面上的珍珠沒到了他的胯部,簇擁在他周圍的水怪用彩帶編織成花環,並給他的陰囊戴上了這個花環。在溫泉中,他的睪提肌因放鬆而下垂。
皇后的思緒又回到了魔術師的身邊,想像中魔術師跳河的那一幕把她嚇得昏厥過去。故事進入高潮:迪瓦摔倒在舞台上,意外地結束了生命;魔術師跳入水底,躺在用花堆成的床上,他身邊的百合花隨著水波而蕩漾,兩個水怪托著他不斷降落的身體,並把一個黑色的珍珠放在他的嘴中;皇后唱著悲傷的詠嘆調,要與她的愛人共赴黃泉,一股液體從她的口中流出,滴在她的衣服上,也滴在了座位上。通過座位上的洞口,液體滴入浴池,並在墜落的途中分成兩股,同時滴在水面上。兩個水滴在水面上形成一圈又圈越來越大的漣漪,將整個水面覆蓋。到此,懸絲系列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循環。
和《懸絲3》相似,在歌劇院裡也有一個怪人在柱子和天花板上爬來爬去。看上去他自己並不知道攀爬的目的,似乎是在逃避什麼,卻從不見有什麼追來。
在所有五部電影中這一部最富古典氣氛,劇中的人物也最接近常態甚至還有感情的外露,那些關於性與生殖的隱喻也更典雅優美。結尾處水中漂浮的泡泡又令人想起《懸絲1》中的葡萄。
有人說,《懸絲》的某些段落體現了馬修·巴尼的性別決定論思想,其深層原因是馬修·巴尼15歲時父母離異對他的影響。他和父親在一起的時候從事的是體育運動,和母親在一起時接觸的是藝術創作。所以《懸絲》系列中常有運動與藝術的並置,它們之間也存在緊張關係。
總的看來,《懸絲》系列透露著馬修·巴尼對性別與性的敏感,反映了他對生命與生殖的關注。在影片裡,生殖總是以物質通道或邏輯通道的方式存在著。而影片中那些來歷不明的惶恐不安與不知所措,其實是在暗喻當今社會中人們的緊張心態,即使沒有施加傷害的人,被傷害者依然存在。
[Cremaster懸絲] 官方網站 http://www.cremas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