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生物體的單倍體基因組所含DNA總量稱為C值。
每種生物各有其特定的C值,不同物種的c值之間有很大差別。
能營獨立生活的最小的生物——支原體(Mycoplasma)的C值不足1Mbp,一些植物和兩棲類動物的C值則可多達100Gbp,相差10萬倍。在一些低等生物中,當進化增加了生物體的複雜性時,基因組也相應地增大。如蠕蟲的C值大於黴菌、藻類、真菌、細菌和支原體。可是,在有些生物中則看不到這種規律。顯花植物和兩棲類動
物的基因組最大,軟骨魚、硬骨魚甚至昆蟲和軟體動物的基因組都大於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的基因組。爬行類和棘皮動物的基因組大小同哺乳動物幾乎相等。在同一類生物中,不同種的基因組大小也有很大差別。比如,兩棲類生物中最小的基因組不足1Gbp,最大的則達100Gbp;又如昆蟲中的家蠅基因組比果蠅基因組大6倍左右。把每一類生物中的最小基因組作比較,可以看出,每類生物的最小基因組的大小基本上對應於生物在進化上所處地位的高低,進化地位高、形態結構複雜程度高的一類生物,其最小的基因組也較大。
但是,從總體上說,生物基因組的大小同生物在進化上所處地位的高低沒有絕對的相關性,這種現象稱為C值矛盾(C—Value paradox)。
主要表現
1. C值不隨生物的進化程度和複雜性而增加,如肺魚的C值為112.2G,而人的是3.2G,與牛相近.
2. 親緣關係密切的生物C值相差甚大,如豌豆為14,而蠶豆為2.
3. 高等真核生物具有比用於表達高得多的C值,如人的染色體組DNA含量在理論上包含300萬個基因,但實際有用途的基因只有4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