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由Matt Kadane和Bubba Kadane於1987年成立於德克薩斯州達拉斯。
成型於1991年,1998年解散。
11年共發行三張LP和數張EP。
歷史
在搖滾樂的黃金時期一去不返之後,有太多的人迷惘過,不知道如何繼續自己的音樂之路,也有一些人開始擺脫搖滾天堂的誘惑,回到了普通的生活中尋找音樂創作的新方法。70年代末期Bedhead的主創人員Matt和Bubba便開始在一起玩音樂,那時他們才10歲出頭。
現在Bedhead可以說是開創Slowcore(緩飆樂風)的元老級樂隊!他們被獨立音樂界喻為德克薩斯的緩飆之王,緩飆這個名詞讀起來像是一個科學術語,在音樂上它是特指那些在低緩中爆發的節奏狂飆。Bedhead看上去好像有點不合時宜,堅定之餘也脆弱過,嚮往著永恆,可他們自言每一天都是下落的開始,如此如此,他們認為隨便是什麼樣的生活,明天總是“不可預見的……無論何時”。
音樂信仰
每個人都置身世風日下間,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不順的時候,心態總是隨著自身糟糕的遭遇而顛簸,很多人習慣在夜裡獨自沉淪。有人問Matt:“The Dark Ages(黑暗年代)真實的含義是什麼?對我來說,表達了非常消極的態度,甚至不管你做什麼,黑暗的情緒都在那裡,聽這首歌總會讓我有漂浮在空中的感覺,這到底表達了什麼?”
對於這個屢見不鮮的問題Bedhead當然無從答起,堅如磐石的信仰已根植在音樂中,在生活的不盡疲憊里卻又無伸張著對未來的希冀。他們不怎么喜歡以宣洩的噪音為主基調, 但可以明確的是,裡面很多歌曲在平靜間瞬間爆發到宣洩狀態時讓人感覺到瀉閘般的力量,輕易地煽起了聽者周身血液的激流。那融合力量和控制力的吉它令他們出奇制勝,Bubba那幾乎聽不清的演唱也使Bedhead的音樂產生巨大的矛盾感。大多數時候Bedhead在情緒上卻是安靜有時甚至是憂鬱的,尤其在演唱上Matt那柔軟,隨意,半帶懶洋洋的演唱並未落入俗套,使之音樂構造上飽滿而又深情款款。這些都為那些後來走另類路徑的獨立樂隊指明了煽情的成功範例。
專輯
1992 | Bedside Table/Living Well |
1993 | The Rest of the Day/I'm Not Here |
1994 | What Fun Life Was LP |
1994 | 4-Song EP |
1996 | The Dark Ages EP |
1996 | Beheaded LP |
1998 | Transaction de Novo LP |
1998 | Lepidoptera EP |
1998 | Macha Loved Bedhead EP |
1999 | 兩兄弟重新組成The New Year |
2008年9月 | 發行了第三張同名LP |
2001 | Newness Ends |
2004 | The End is Near |
2008 | The New Year |
樂評
其實生活中的樂趣往往就在於你不斷地發現和對它有了新的理解,音樂亦是如此,本來另類或者獨立音樂是一個很波普、侵襲性很強的利器,可“當今許多這樣的聲音要么太過虛假,要么就象有程式安排一樣的無趣。”Bubba評論道。
其他
在喧囂和浮躁面前,音樂是至上的,並不高產的Bedhead11年來他們只有3張專輯——《What Fun Life Was》1994年、《Beheaded》1996年、《Transaction de Novo》1998年,他們低調行事,連《滾石》對他們一直抱有做專訪的興趣卻未能如願。關於Bedhead的延拓性話題我想還有很多,我最早也是被“Haywire”史詩般的吉他演奏而吸引得目眩神迷,接下來“Wind Down”末尾的磅礴大氣也讓人胸襟寬暢,有些像香港導演杜琪峯的《暗戰》的電影配樂。
Bedhead沒有想去打破什麼既有的規則,他們簡單的音樂里沒有怪異的器樂和不可思議的採樣。主唱Matt Kadane和Bubba Kadane的聲音也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吉他也沒刻意去發出表面上聽起來尖利的音色。可是,你從他們音樂里感受到的多是搖滾樂核心的根本精神,還有些淡淡的民謠和緩慢而憂鬱的步履,非常容易得到喜新厭舊的樂迷們共鳴。Bedhead不需要在音樂里撕裂的吼叫來獲取巨大的能量。他們從不會傷害你的耳朵,卻淌進了我們無援的心靈,在這個什麼看起來都那么焦躁的無語年月,這是多么難得的幸事。 在Bedhead的官方網站上有這樣一段激昂人心的話:“有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所有的東西你都聽過,這讓你覺得疲憊不堪和厭倦,並且認為不會有什麼好的東西再出現,可這個時候有個新的聲音出現了,那么他就是——Bed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