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鋨,原子序數76,原子量190.2,元素名來源於希臘文,原意是“臭味”。1803年英國化學家坦南特、法國化學家德斯科蒂等用王水溶解粗鉑時,從殘留在器皿底部的黑色粉末中發現了兩種新元素—鋨和銥。鋨在地殼中的含量約為千萬分之一,常與鉑系元素一起分散於沖積礦床和砂積礦床的各種礦石中。鋨有7種穩定同位素:鋨184、186、187、188、189、190、192。性質
鋨為藍灰色金屬,熔點2700°C,沸點大於5300°C,密度22.48克/厘米;質硬而脆,無可塑性,不易加工;能吸附氫氣。塊狀鋨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在空氣和潮濕環境中穩定,高溫下易生成揮發性的四氧化鋨,有劇毒;常溫下,海綿狀鋨或鋨粉會逐漸氧化;塊狀鋨不溶於酸,鋨粉可溶於濃強酸;100°C以上鋨能與氟、氯、強鹼反應;鋨有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強烈傾向,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鋨可用於製造各種耐磨和耐腐蝕的硬質合金;鋨蒸發到燈絲上可使陰極發射電子的能力增大;可作合成氨、氫化等反應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