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長征1號

401長征1號

401艇長征1號是“漢”級(091型)攻擊型核潛艇的第一艘,1968年在葫蘆島船廠動工,1971年4月開始系泊試驗,7月開始用核能發電,主機試車考核,8月15日開始海試。1974年8月7日交付海軍使用。2013年退役。

基本信息

基本參數

401長征1號401長征1號

排水量:5000噸(水下)
主尺寸:長100米,寬11米,吃水8.5米
主 機:核動力,渦輪-電力推進;1座壓水堆, 90兆瓦,單軸。
航 速:25節(水下)。
編 制:75名。
魚 雷:6具533毫米首發射管。
聲 納:可能包括法國的DUUx-5(1985年安裝)

配備

該型艇採用水滴型線型,十字形尾附體,單軸推進,首水平舵置於指揮台圍殼前部。艇體採用雙殼體結構。耐壓船體內設有魚雷艙、指揮艙、反應堆艙、輔機艙、主機艙及尾艙等。突出首端上甲板的是水聲系統導流罩。

歷史

研製

401長征1號401長征1號

中國的核潛艇自20世紀六十年代自行上馬以來,經歷了極為坎坷的發展歷程。中國首先發展的是核動力攻擊潛艇,首艘下水於1970年,當時的名稱為“長征一號”,國內稱為091型,國外稱為‘漢’級。在海軍試驗接受後,編號為401艇,401艇(長征1號),是“漢”級(091型)攻擊型核潛艇的第一艘。海軍首先將這種戰略性武器部署於保衛京畿重地的北海艦隊,用來守衛祖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心臟。

改裝

80年代後期進行了改裝,並於90年代中期重新入役。改裝包括對核反應堆的升級以減少噪音並提高可靠性,加裝了法國設計的聲吶等。90年代的改造可能包括使用新型線導魚雷和從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反艦飛彈,而且新的消聲瓦也可能安裝在艇身上。

退役

操作員操縱機械手進行放射性廢物處理操作員操縱機械手進行放射性廢物處理

2013年,海軍第一艘核潛艇“401長征1號”退出現役,並完成核廢料、核反應裝置及相關設備的安全、徹底、穩妥處理,標誌著中國核潛艇從研製生產、使用管理到退役處置形成全壽命保障能力,

核潛艇的“心臟”——核反應堆倉處置是退役工程的重中之重。基地科研人員會同工業部門獨闢蹊徑,採用多重防護技術,成功完成了強放射環境下燃料組件的卸出、封裝,各种放射性部件的切割、拆除及退役環境的去污和終態處理。僅此項工程,就取得了12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研成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