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軍

40軍

40軍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3縱。3縱則是由魯中軍區和冀熱遼軍區的老八路組成,司令員是赫赫有名的韓先楚上將。3縱在東野中以神速奔襲聞名,被稱為“鏇風縱隊”。著名的四保臨江戰役,主要依靠的就是3縱。在遼瀋戰役中,3縱攻勢兇猛,攻錦州,克義縣,戰遼西,殲敵3.9萬餘人,生俘國民黨軍第9兵團中將司令官廖耀湘。全軍大整編後,3縱改編為第四野戰軍40軍。在進軍中南的戰役中,40軍連戰湘贛、衡寶、廣西,登入海南島,建功赫赫。

基本信息

首批入朝

40軍是第一批入朝的部隊,1950年10月19日由遼寧安東跨過鴨綠江。其時的軍長是生的威風凜凜的溫玉成。彭德懷先於志願軍大部隊入朝勘察軍情。他原定要在清川江以北的德川、寧遠一帶建立一條防禦線,先阻擋住聯合國軍,再尋機破敵。不料聯合國軍大膽冒進,速度極快,已越過了原定防禦線。於是,一場遭遇戰發生了。

初戰告捷

40軍118師和120師最先趕至前線,迎頭遇上聯合國軍先頭?擋住了韓軍第1師的北進,雙方發生激戰。初次與韓軍
40軍40軍
交手的中國軍隊打得勇猛頑強,將優勢敵人阻擋了3天2夜,殲敵280餘人,擊毀擊傷坦克3輛。在120師打響兩小時後,118師也與敵軍接了火。在雲山以東的溫井地區,韓6師的一個營加炮兵分隊大搖大擺地北進,一直深入了118師354團的設伏陣地。一聲令下,354團兇猛出擊,一頓手榴彈迫擊炮,然後就是漫山遍野的白刃追殺。這仗打得乾淨漂亮,20多分鐘就結束了戰鬥,共斃傷韓軍325名,俘虜161名,繳獲汽車38輛,榴彈炮2門。
40軍首戰告捷,打出了國威軍威,後來,10月25日就定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的紀念日。
旗開得勝後,118師和120師乘勢進攻溫井,經一夜激戰,殲滅韓6師第2團大部。當時韓6師第7團已進入中國軍隊後方,前鋒直抵鴨綠江邊的楚山。118師回頭去收拾韓7團,120師和119師則阻擊前來增援的韓6師和韓8師部隊。可憐的韓7團正在鴨綠江邊洋洋得意,隔江向中國境內開槍放炮。突遭中國軍隊的猛烈打擊,頓時潰敗,被收拾了大半,其餘散入深山逃命去了。118師光俘虜就抓了700多。
與此同時,119師和120師在立石洞和龜頭洞地區分路出擊,擊潰了韓6師和韓8師各兩個營部隊,俘敵近千人。其後,40軍乘勝追擊,直插寧邊、博川地區。一路連破韓8師、美騎1師、美24師數道阻擊線,一直將聯合國軍趕至清川江邊。

戰爭表現

在整個第一次戰役中,40軍連續戰鬥12晝夜,共殲滅美韓軍5600餘人,繳獲火炮235門、汽車477輛。在第二次戰役中,40軍緊靠38軍和39軍,從正面猛攻美2師。其118師攻占新興洞,擊退美2師第9團;120師搶攻清川江西岸的龍頭站,擊潰美25師24團一部;119師一路向西倉穿插,斃傷俘敵1400餘人,繳獲汽車303輛、坦克5輛,各種火炮67門,一直追到安州。40軍部隊配合39軍解放了平壤,又一直向南追到三八線地區。
第三次戰役中,40軍不顧傷亡,在冰天雪地中徒涉臨津江,突破聯合國軍的防線,擊潰韓6師,再強渡南漢江,進攻至水原附近地區。
第三次戰役結束後,志願軍減員嚴重,急待休整。此時,第八集團軍司令官李奇微卻發起了北進攻勢,第四次戰役又開始了。為打破優勢敵軍的進攻,40軍轉到東線與39、42、66三個兄弟軍一起發起橫城戰役,全殲韓8師和美2師一個營,共1.22萬餘人。其後,40軍出動3個團圍攻中部戰線結合部砥平里。這場戰鬥打得極為慘烈,被圍的美法軍縮成一團,以過於猛烈的炮火頑強阻擊。志願軍6個團反覆衝擊3天,遺屍遍野,卻無法拿下這個鋼鐵堡壘。在美軍增援部隊的攻勢下,志願軍只好灑淚撤退。其時被大雪掩蓋在戰場上的中國軍隊屍體就有2000多具。40軍在此戰中傷亡亦達2000餘人。
在四次戰役後期的防禦階段中,40軍在金化以南地區節節抗擊,苦戰42天,連戰美陸戰1師、騎1師、美24師、美25師、韓6師各路部隊,殺傷敵軍5000餘人。
不久後,五次戰役發起。40軍向南穿插加平地區,以割裂聯合國軍防線。40軍一路猛進,經5天穿插,突進60公里,完成了預定任務。但全局並不樂觀,美軍且戰且退,用火力消耗中國軍隊的進攻,直至攻勢且盡。在中國軍隊全線後撤之際,聯合國軍發起了迅猛反擊,一時打得中國軍隊措手不及。40軍先於全軍後撤,回至金化以北地區。整個戰役中,40軍殲敵2200餘人,繳獲坦克18輛、汽車223輛、大炮60餘門。

休整

五次戰役後,40軍撤回後方休整。1952年4月,40軍再次進至中部戰線擔任守備任務,參加了冷槍冷炮運動、坑道戰、戰術反擊作戰等。1952年12月,40軍又後撤執行西海岸反登入任務。
40軍參加了抗美援朝爭的全程,在三年作戰中,統計斃傷俘敵43300餘名,40軍自身傷亡2萬餘人。
1953年7月,朝鮮停戰後,40軍勝利回國。
溫玉成後來做到了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在文革中成為了突然崛起的紅人。

歷任軍長

軍長:韓先楚上將 羅舜國中將 溫玉成中將 徐國初少將 吳忠少將 鄧岳少將 馬衛華 鄭志士 朱玉榮 李剛 李連秀 何道泉少將 吳家民少將 楊國臣少將 王國生少將
政委:袁昇平中將 蔡正國少將 劉振華少將 王淮湘 展明 譚順田 鄭順周少將 曹惠臣少將 彭曉楓少將

演變歷史

著名的四保臨江戰役,主要依靠的就是3縱。在遼瀋戰役中,3縱攻勢兇猛,攻錦州,克義縣,戰遼西,殲敵3.9萬餘人,生俘國民黨軍第9兵團中將司令官廖耀湘。全軍大整編後,3縱改編為第四野戰軍40軍。在進軍中南的戰役中,40軍連戰湘贛、衡寶、廣西,登入海南島,建功赫赫。

援朝戰爭

40軍是第一批入朝的部隊,1950年10月19日由遼寧安東跨過鴨綠江。其時的軍長是生的威風凜凜的溫玉成。彭德懷先於志願軍大部隊入朝勘察軍情。他原定要在清川江以北的德川、寧遠一帶建立一條防禦線,先阻擋住聯合國軍,再尋機破敵。不料聯合國軍大膽冒進,速度極快,已越過了原定防禦線。於是,一場遭遇戰發生了。
40軍118師和120師最先趕至前線,迎頭遇上聯合國軍先頭?擋住了韓軍第1師的北進,雙方發生激戰。初次與韓軍交手的中國軍隊打得勇猛頑強,將優勢人阻擋了3天2夜,殲敵280餘人,擊毀擊傷坦克3輛。在120師打響兩小時後,118師也與敵軍接了火。在雲山以東的溫井地區,韓6師的一個營加炮兵分隊大搖大擺地北進,一直深入了118師354團的設伏陣地。一聲令下,354團兇猛出擊,一頓手榴彈迫擊炮,然後就是漫山遍野的白刃追殺。這仗打得乾淨漂亮,20多分鐘就結束了戰鬥,共斃傷韓軍325名,俘虜161名,繳獲汽車38輛,榴彈炮2門。
40軍首戰告捷,打出了國威軍威。後來,10月25日就定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的紀念日。
旗開得勝後,118師和120師乘勢進攻溫井,經一夜激戰,殲滅韓6師第2團大部。當時韓6師第7團已進入中國軍隊後方,前鋒直抵鴨綠江邊的楚山。118師回頭去收拾韓7團,120師和119師則阻擊前來增援的韓6師和韓8師部隊。可憐的韓7團正在鴨綠江邊洋洋得意,隔江向中國境內開槍放炮。突遭中國軍隊的猛烈打擊,頓時潰敗,被收拾了大半,其餘散入深山逃命去了。118師光俘虜就抓了700多。
與此同時,119師和120師在立石洞和龜頭洞地區分路出擊,擊潰了韓6師和韓8師各兩個營部隊,俘敵近千人。其後,40軍乘勝追擊,直插寧邊、博川地區。一路連破韓8師、美騎1師、美24師數道阻擊線,一直將聯合國軍趕至清川江邊。
在整個第一次戰役中,40軍連續戰鬥12晝夜,共殲滅美韓軍5600餘人,繳獲火炮235門、汽車477輛。在第二次戰役中,40軍緊靠38軍和39軍,從正面猛攻美2師。其118師攻占新興洞,擊退美2師第9團;120師搶攻清川江西岸的龍頭站,擊潰美25師24團一部;119師一路向西倉穿插,斃傷俘敵1400餘人,繳獲汽車303輛、坦克5輛,各種火炮67門,一直追到安州。40軍部隊配合39軍解放了平壤,又一直向南追到三八線地區。
第三次戰役中,40軍不顧傷亡,在冰天雪地中徒涉臨津江,突破聯合國軍的防線,擊潰韓6師,再強渡南漢江,進攻至水原附近地區。
第三次戰役結束後,志願軍減員嚴重,急待休整。此時,第八集團軍司令官李奇微卻發起了北進攻勢,第四次戰役又開始了。為打破優勢敵軍的進攻,40軍轉到東線與39、42、66三個兄弟軍一起發起橫城戰役,全殲韓8師和美2師一個營,共1.22萬餘人。其後,40軍出動3個團圍攻中部戰線結合部砥平里。這場戰鬥打得極為慘烈,被圍的美法軍縮成一團,以過於猛烈的炮火頑強阻擊。志願軍6個團反覆衝擊3天,遺屍遍野,卻無法拿下這個鋼鐵堡壘。在美軍增援部隊的攻勢下,志願軍只好灑淚撤退。其時被大雪掩蓋在戰場上的中國軍隊屍體就有2000多具。40軍在此戰中傷亡亦達2000餘人。
在四次戰役後期的防禦階段中,40軍在金化以南地區節節抗擊,苦戰42天,連戰美陸戰1師、騎1師、美24師、美25師、韓6師各路部隊,殺傷敵軍5000餘人。
不久後,五次戰役發起。40軍向南穿插加平地區,以割裂聯合國軍防線。40軍一路猛進,經5天穿插,突進60公里,完成了預定任務。但全局並不樂觀,美軍且戰且退,用火力消耗中國軍隊的進攻,直至攻勢且盡。在中國軍隊全線後撤之際,聯合國軍發起了迅猛反擊,一時打得中國軍隊措手不及。40軍先於全軍後撤,回至金化以北地區。整個戰役中,40軍殲敵2200餘人,繳獲坦克18輛、汽車223輛、大炮60餘門。
五次戰役後,40軍撤回後方休整。1952年4月,40軍再次進至中部戰線擔任守備任務,參加了冷槍冷炮運動、坑道戰、戰術反擊作戰等。1952年12月,40軍又後撤執行西海岸反登入任務。
40軍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全程,在三年作戰中,統計斃傷俘敵43300餘名,40軍自身傷亡2萬餘人。
1953年7月,朝鮮停戰後,40軍勝利回國。
溫玉成後來做到了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在文革中成為了突然崛起的紅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