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考研大綱解析:政治

2010考研大綱解析:政治

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主管部門和教育部考試中心成立了《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編委會。

2010考研大綱解析:政治

作 者: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教育部考試中心 編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8-1
I S B N : 9787040279238

內容簡介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是國家選拔碩士研究生的重要途徑。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從教育測量學角度來說,它應是“常模參照”考試,即選拔性考試;命題工作需堅持既有利於為國家選拔高層次的專門人才,又有利於高校教學的原則,強調在考查知識的基礎上重點考查考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加強對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思想政治理論科的指導,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主管部門和教育部考試中心成立了《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編委會。編委會根據《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2010年版)》,組織編寫了《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2010年版)》。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2010年版)》堅持從基本理論、基本觀點的角度對考試大綱的內容進行闡述和講解,以期提高考生的政治理論水平。

目錄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第二章 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第三章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四章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第五章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第六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第七章 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
第八章 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第二部分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第三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第四章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第五章 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第六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第七章 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
第八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第九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第十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第十一章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第十二章 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
第十三章 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第十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第三部分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第一章 反對外國侵略的鬥爭
第二章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三章 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第四章 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第五章 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第六章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七章 為新中國而奮鬥
第八章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第九章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第十章 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第四部分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第一章 追求遠大理想 堅定崇高信念
第二章 繼承愛國傳統 弘揚民族精神
第三章 領悟人生真諦 創造人生價值
第四章 加強道德修養 錘鍊道德品質
第五章 遵守社會公德 維護公共秩序
第六章 培育職業精神 樹立家庭美德
第七章 增強法律意識 弘揚法治精神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覺遵守法律
第五部分 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書摘插圖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一、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1.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首先要從總體上了解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對於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的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從它的創造者、繼承者的認識成果講,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而由其後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斷豐富和發展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從它的階級屬性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於無產階級鬥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從它的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是關於資本主義發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馬克思主義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它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不可分割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從狹義上說,馬克思主義即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從廣義上說,馬克思主義不僅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也包括繼承者對它的發展,即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事業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是從廣義上理解的馬克思主義。它既包括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基本方法,也包括經列寧對其繼承和發展,推進到新的階段,並由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其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即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2.馬克思主義的產生
 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它的產生有其深刻的經濟社會根源、思想淵源和實踐基礎。
首先,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經濟、社會歷史條件。14世紀末15世紀初,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西歐封建社會內部開始孕育成長。美洲大陸的發現,加快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取代封建生產關係的過程。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的以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代替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的革命興起,促進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及其經濟發展,把資本主義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生產力的巨大發展,既促進了新興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鞏固,也使這種制度開始顯露出它固有的內在矛盾,即社會化大生產同生產資料資本家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的發展、激化導致生產過剩危機的周期性爆發,暴露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開始成為現代社會化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同時又引發並加劇了工人階級與資本家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總之,資本主義固有矛盾的發展,預示著未來社會革命的性質和歷史發展的方向,這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經濟社會的條件和基礎。
其次,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日益激化,對科學理論的指導提出了強烈的需求。隨著機器大工業對工場手工業、僱傭勞動制度對封建生產關係的取代,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階級——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它們之間的矛盾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到了19世紀30年代,“階級鬥爭在實踐方面和理論方面採取了日益鮮明的和帶有威脅性的形式”。1831年和1834年法國里昂工人先後舉行了兩次起義,1838年英國爆發了延續十餘年的全國性的工人運動——憲章運動,1844年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舉行起義。法、英、德的三大工人運動標誌著現代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但是,這幾次工人運動均遭失敗。這就迫切需要總結無產階級鬥爭的實踐經驗,形成科學的革命理論,用以指導無產階級的解放鬥爭。這就成為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
再次,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實踐和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繼承與創新。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的發展及其矛盾運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客觀條件,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鬥爭對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出了現實需要,這些都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時代和實踐基礎。這些客觀條件只是為馬克思主義產生提供了可能性,而這些可能性只有通過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實踐和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繼承與創新,才會變成現實。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始人,我們從他們的生平事業中可以看到,他們的革命理論活動具有以下特點:一是他們始終同人民息息相通、命運與共,有為人類謀幸福、為無產階級求解放的革命獻身精神;二是他們的革命精神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他們的全部科學研究都是同革命實踐緊密聯繫的,是偉大的理論家和偉大的革命家;三是他們不僅是偉大的革命家,而且是偉大的科學家,他們治學態度之嚴謹、勤奮毅力之驚人、涉及領域之廣、造詣之深,為世界思想史所罕見。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幾千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的一切優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英國空想社會主義的合理成分,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把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
3.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中產生的,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這種發展,除了馬克思恩格斯根據實踐的發展對自己創立的理論不斷充實和完善外,其後首先是由列寧等馬克思主義者在領導俄國革命中實現的。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階段進入壟斷階段,資本主義各國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並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造成了社會主義革命可能勝利的歷史條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沙皇統治的俄國成為東西方矛盾的焦點和帝國主義統治體系中的最薄弱的環節。列寧深刻分析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歷史條件的變化,認為隨著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已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絕對規律,提出了社會主義革命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勝利的論斷。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不失時機地領導俄國工人階級和革命人民奪取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社會主義從理論開始變為現實,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並在長期奮鬥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先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指引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新世紀新階段的發展目標和宏偉藍圖而奮鬥的根本指針。《共產黨宣言》發表160多年以來的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只有與本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民眾共命運,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二、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從產生到發展,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這種強大生命力的根源在於它的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1.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首先,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提供了以總結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最新成就為依據的,關於整個物質世界的科學圖景,從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作為科學的方法論,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與革命實踐以及各門科學緊密聯繫,給予無產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銳利的思想武器。其次,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體系的哲學基礎。徹底而完備的唯物主義特別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為馬克思主義整個理論體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論基礎。馬克思恩格斯運用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著重剖析資本主義社會,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規律,形成了科學的剩餘價值學說,揭露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論證了社會化大生產與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得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結論。在此基礎上,馬克思恩格斯又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總結各國工人運動的鬥爭經驗,提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指明了實現這一歷史使命的方向和道路,闡明了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理論以及無產階級建黨學說,從而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2.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鬥都應致力於實現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首先,這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性決定的。馬克思主義是在無產階級革命實踐中產生、發展起來的,是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科學表現。鮮明的階級性和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性。其次,這是由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決定的。無產階級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會發展的規律、人類的徹底解放的必然趨勢是完全一致的,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徹底解放自己。最後,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