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10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將於9月16日上午在廈門、金門附近海域舉行,是兩岸首次共同開展全方位海陸空立體搜救演練。演練的主題是“保障兩岸三通、共建平安海峽”,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廈門市政府、中華搜救協會、金門縣政府,以及海峽兩岸海上搜救相關部門將共同執行此次聯合演練。此次演練大陸方面的總指揮由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名譽理事長徐祖遠擔任,台灣方面的總指揮由中華搜救協會名譽理事長鄭樟雄擔任。雙方總指揮及邀請嘉賓將同台指揮和觀摩本次演練。
此次演練的目的是為了加強海峽兩岸相關搜救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驗證兩岸直航航線搜救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海上應急反應能力,同時檢驗實際搜救指揮協調能力和搜救成效,更好地保障台灣海峽海上運輸和作業安全,推動兩岸海上人命搜救更高層次的合作,使兩岸客貨運直航更安全、更清潔、更便捷。
此次演練是海峽兩岸海上搜救力量在兩岸“大三通”後,首次圍繞台灣海峽海上運輸和人命財產安全舉行的聯合演練,標誌著海峽兩岸海上搜救合作在閩台海上搜救部門合作的基礎上向前邁出一大步,必將成為海峽兩岸海上搜救合作歷史上新的里程碑,也將成為海峽兩岸深化交流合作的新起點。[1]
特點
2010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具有三大特點:一是海峽兩岸海上搜救力量首次共同策劃、共同組織、共同參與、共同合作、共同完成的大規模海上聯合搜救演練。為順利開展此次演練,兩岸海上搜救部門進行了多次深度溝通協商,就演練的目的意義、具體科目和參演力量達成廣泛共識。參演力量包括兩岸搜救船舶14艘,救助直升機3架,模擬事故船舶2艘;另有演練現場警戒船舶10艘,其他工作船舶7艘。海峽兩岸海上搜救有關單位20多個總計400多人將參加演練。
二是演練內容針對性強。此次演練以兩岸直航可能發生的海上突發事件為背景,以海上人命救助和船舶消防為主,根據可能發生的情況,模擬了事故發生後,遇險船舶分別啟動報警。兩岸搜救機構同時收到報警信號,經核實險情後都啟動海上搜救應急預案(程式)進行反應。具體演練科目包括:船舶遇難求救、接警及險情信息核實、應急回響與溝通協調、搜救組織、海上搜尋、人命救助、醫療救護、船舶消防、善後與恢復。
三是海峽兩岸海上搜救力量首次同台指揮、同台觀摩、同台解說、同台演練。考慮到演練的安全性和操作性,演練區域設定於廈門與金門交界海域,具體位置是在廈門港4號錨地附近海域,主演練區域面積約6.2平方公里。演練現場布設海上觀禮台,兩岸各派遣一名人員共同進行現場解說。雙方參演船舶、直升機在同一演練區域交錯分工進行搜救演練,共同配合、協同完成演練科目。
據了解,隨著兩岸直航的不斷快速發展,兩岸人民交流和客貨船舶往來更加頻密,2010年上半年,僅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就保障福建沿海與台灣地區海上客運直航安全運營7608航次,運送旅客760262人次;貨運直航495航次,運載貨物278.6萬噸;貨櫃直航1364航次,運輸貨櫃310829標箱。社會各界和兩岸同胞對海上交通安全和人命財產安全問題更加關心和重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