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2008年的天空飄蕩著太多“深刻的中國現實”,回首剛剛過去的驚天往事,竟然恍如隔世,時間是無情的雕刻家,遺忘是稱職的麻醉師!把我們從時間和遺忘中救出的,是誠實記錄現實面目和深切觀照精神真相的文字。在《2008中國隨筆年選》中,我們能讀到學者秦暉回望“三十年”時的公正立場與邏輯魅力,錢理群剖析孔夫子當代命運時的憂患胸襟與警覺眼神,何光滬反思“毒奶粉”事件時的信仰關懷與制度關切,陶東風批評中國大學之病象時的金剛怒目與赤子情懷……
作者簡介
李靜,1971年生於遼寧興城,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著有隨筆集《受傷者》和《把藥裹在糖里》,以及文學評論若干。主編有《中國問題》、2002年至今《中國隨筆年選》等。現供職於《北京日報》。
圖書目錄
隨想隨寫——代序
第一輯
夏至
佛羅倫斯,流水青澀
害蟲記
第二輯
話語中的熵
J.M.庫切:無樂的青春
創造是人的使命
已讀與未讀之間——談彼埃爾·貝亞爾的《怎樣談論沒有讀過的書》
看看(五則)
隨筆二題
第三輯
映秀傷痕
震災敘事
大災難中的詩歌悲涼——我惡劣的“地震”詩歌記憶
第四輯
“中國奇蹟”的形成與未來——改革三十年之我見
孔夫子在當下中國的命運——2007年的觀察與思考之一
“五四”理念變動的重新評說
冷戰社會的歷史與社會冷戰的邏輯
附錄:在煤窯文化里找錢——煤老闆的自述
蠢行,以文化的名義——“中華文化標誌城”質疑
隱身衣和皇帝的新裝——從楊絳回憶錄看“文革”中對透明度的追錄
中國大學病象
公民運動中的話語攻略
第五輯
1978:三十年前的命運轉折
2007年上課記
第六輯
百餘年前的捐款運動
人與流年共向冬——憶吳宓
真實與被扭曲的心靈——《顧頡剛日記》讀後
未始有物
向死而生——紀念林昭殉難40周年
一個“事件”,三大“缺失”
往昔二題
心靈史二則
第七輯
同一戰壕里的先鋒、小可愛與新民歌——中國民謠的2007年
莫扎特過時了嗎?
維根斯坦與音樂
《集結號》:“去政治化”的戰爭
第八輯
讀《動物農場》
以科學的名義
文摘
夏至
清晨,善者
近來奇怪,很早就醒,兩個星期來時間總是固定在清晨4點57分,有幾次甚至準確到了秒針。睜開眼睛,就感覺清醒已久,並且心裡彌散著一種揮之不去的哀痛,據說此乃憂鬱症的典型徵兆——夢境的床單撤空,我瞬間跌回現實的馬廄,並被粗糙的草梗刺痛臉頰。把頭埋進枕席,我掙扎了一會兒,試圖擺脫壞情緒。快40歲,以為自己不惑,可我還是不能很好控制體內的化學。是啊,情緒問題往往能具體到化學配方,如同愛情也是多巴胺、加壓素和醋酸催產素的互動作用產物。
今天的傷感可以找到仿佛中的理由。看日曆,今天夏至。晝夜交替,歲月中的音樂家彈奏黑白琴鍵;現在節奏慢下來,他在白色的鋼琴鍵上用力敲出一個音符並等待長長的回音……這便是夏至,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最長。似乎並不重要的節氣,但它讓我想起亡友:葦岸,優秀的散文作家,過世之前,他正在寫作《二十四節氣》。
選擇一個固定的地點觀察節氣的變化,他注意晝夜的長短、日影的高低、土壤里的水汽和莊稼長勢。開篇他這樣描寫立春:“能夠展開旗幟的風,從早晨就刮起來了。在此之前,天氣一直呈現著衰歇冬季特有的凝滯、沉鬱、死寂氛圍。這是一種象徵:一個變動的、新生的、富於可能的季節降臨了。外面很亮,甚至有些晃眼。陽光是銀色的,但我能夠察覺得出,光線正在隱隱向帶有溫度的谷色過渡。物體的影子清晰起來,它們投在空闊的地面上,讓我一時想到附庸或追隨者並未完全泯滅的意欲獨立心理。天空已經微微泛藍,它為將要到來的積雲準備好了圓形舞台。但曠野的色調依舊是單一的,在這裡顯然你可以認定,那過早的蘊含著美好諾言的召喚,此時並未得到像回聲一樣信任的回響。”
大地的律動如此細微,唯專注而敏感的心才能聆聽。葦岸的散文讓浮躁如我者自慚形穢。他傾注那么多的耐心和深情,緩慢醞釀文字,可惜《二十四節氣》並未完成,他寫了五個節氣,止筆於“穀雨”——因為,沒有來得及為“夏至”做好時間和素材上的準備。葦岸走的時候39歲,拿節氣作比,恐怕相當於人生的夏至,從春到冬、從純真到滄桑的中途,他活到最漫長的明亮白晝。正好,也恰恰我此時的年紀。
比之曾經,我能否更貼切地體會他當時的心境?年長十歲的兄長,我目睹他告別世界的堅強、掙扎和漸漸的無助,目睹他懷疑之後依然深懷的感恩。葦岸善良而執拗,他有羊一樣狹長的臉和向悲劇傾斜的命運,骨灰也歸宿於青草。清貧,孤單,謹慎,勤奮,自我克制,他一生都保持著窮孩子的好品德;這個素食者、完美主義者、倡導環保與熱愛讀書的人,他還有那么多的懷戀與願望,臨終卻是無妻無子,肝癌帶來的劇痛使他躺在床上都不能獲得任何一個角度稍感舒適的睡姿。生活,總是讓人帶著模糊的動力去愛,去憧憬,去創造……所謂理想,明明是和天堂簽好的契約,但又為什麼,轉眼卻作為一張賣身契把人變賣到地獄?
葦岸的自律幾近苛求,他很容易自我責懲;作為素食主義者,他在道德反芻里咀嚼和消化,以使自我塑造更趨近完美。在一種紀律性的人生里,遭遇的奇蹟是否非常有限,自由從而也失去所向披靡的內力?他讓自己像指南針一樣信仰堅定,也像乾淨的動物標本一樣告別腥膻……品德清涼的葦岸啊,這是繁盛之夏,你卻帶來一種令我生寒的深秋預警。因為,我看到一個人如何被自己的美德所滋養,又如何終生被自己的美德所剝削。
我總覺得,過分嚴格地區分美與醜、善與惡,易於形成審美上的局限——當然它們之間涇渭分明,混淆兩者,我們就會喪失基礎的衡量標準;但同時,兩者存在秘密的交集,對這個交集的發現和承認,是對世界更高的認識境界,也是我們對自己更有價值的寬容。比如愛的美好和恨的醜陋之外,我們或許可以持有更大勇氣,看到某些情境下,愛使人平庸且無助,恨卻捍衛著必要的個性與力量。邪惡中也有智慧,只不過這是一種分外危險的能量,需要以非凡的膽識去提取。我願意達成妥協,放棄劍走偏鋒的殺傷力,去維護品德亮度與處世和諧,但這不意味著排斥所有陰影,似乎一絲一毫的灰塵都會嚴重地妨礙純潔——純潔,這個詞,暗示著容易失去質地的穩定性。以我的個人偏見看來,葦岸的嚴格多少有些絕對化,他是自己的戒尺,帶著不容修改的刻度和準則。為了維護正向的精神價值,他透支自己身體上能夠支付的成本。
其實,生命的悖論無所不在,遠比二元論複雜多變。一縷明亮的光線,既照耀我們,又映襯出周圍更為廣闊的黑暗。毒藥可能不僅僅包著糖衣而已,或許它本身就是讓人無法割捨的糖。太多東西,不能絕對依靠理念和理性,來簡潔地判斷、乾淨地分割、方便地取捨。但我又深深欽佩葦岸的堅持,感動於他內在與自願的犧牲傾向,那也是一種安靜的勇氣。是啊,那些誘惑,那些嚮往,那些閃耀光斑的理想,即使會變成突然的毒藥,誰又能忍住不去飲鴆止渴?即使幸福索要昂貴的代價,即使許諾有時會變成一場惡毒的玩笑,也總有什麼,值得,甚至永遠值得我們悲劇性地付出代價。
的確,一些方面我與葦岸的觀念理解不同,我們曾相對認真地討論過。葦岸明朗、積極、直朴、慈悲,我和他相比,是不安分的,藏匿更多壞的因子。惡,何用之有?在絕對要求善的上帝面前,惡,近於一種證明。證明我們能夠自我操控的一種能力上的象徵。葦岸對我的價值取向質疑,並給予過委婉的批評。其實我了解自身的膽怯,了解自己如何時刻受制於來自宗教的震懾。所謂邪念,至少對我來說並非真正惡意,更像小小的挑釁,或是天性中對於即興戲劇的某種需要;並且,伴生邪念,我立即就會掠過信徒生理反應般的道德驚恐。這種潛在的驚恐,在於我不由自控地做出了條件反射式的肉體懺悔。本雅明曾說:所謂幸福,就是不受自我恐嚇而進入內心的深處——這種感觸我體會不多,或許說明,因為部分承認魔鬼的權力,包括承認魔鬼權利的合理性,我在接受不動聲色的日常性懲罰。
與葦岸的分歧起自定義上的偏差,或許也是我的問題所在。雖然認定善是人性中最值得稱頌的品質,但我也習慣於把它理解為無能為力的被動的美德;善本身的自重,難免使攜帶者體質虛弱……那害羞到怯懦的柔情。葦岸看到的,是善含而不露、恥於張揚的堅韌,正是這種內蘊力,當面對黑暗,善者因無畏而不屑;在他的信念里,惡的尖銳必輸於善的寬廣,像鐵在水的作用下生鏽。也正是由於葦岸以及和他一樣的人們,固執的堅守形成一種無形中的感召,使我反叛的離心力始終弱於吸力,不至陷於虛妄。
善者有其隱蔽的獲贈方式。我們發現,一個因愛意而顯得柔弱的人,的確易於受到傷害,遇挫中他也難以體會什麼積累;但是當磨難結束,‘他突然得到的意外遺產,遠比那些處心積慮的投機者所贏得的更為豐厚。
……漫遊在他所適宜的天國里,青鳥就在葦岸的肩頭歌唱和睡眠。
上午,小織工
我想像伊甸園只有一個季節,永久的盛夏。生於夏天,這是我的季節。各種綠,透澈或者稠濃。植物的友誼與愛,熱烈或含蓄。小謎語似的昆蟲:珠寶般的葉甲,琥珀色的蜻蜓;蟈蟈小提琴琴弓般的脛節,蛾子翅膀上的流蘇;包括不受待見的“臭大姐”都可愛無比,學名臭蝽,體色呈現堅不可摧的盾牌灰,它的遊絲細腿不停錯動,當我們用小棍撥弄,它的不安立即轉化為一種絕對鎮靜的方式:裝死……久久僵固身姿,仿佛一枚頗具威嚴感的小像章。鳥兒既歌且舞,我望著它們空中飛行的弧線出神;這時,灰喜鵲的到來有點小煞風景,它鳴音粗礪,節奏分明,好像誰慢慢踩動一架生鏽的老式縫紉機。
夏天,阿里巴巴的寶庫打開大門——紛繁而至,那些秘藏炫人眼目。現在是上午9點,陽光溪水般明亮,幾乎聽得見相互碰撞時的清悅之音。我的心情愉快起來,品嘗著夏天,品嘗著果盤裡誘人的玫瑰香萄葡:甜蜜的非洲小乳房。
偶爾翻書,會在頁碼之間發現植物標本,多以花瓣為主,也有少量葉片——它們來自多久以前的夏天?鳶尾花的神秘之紫,已變成洇開的墨水色:淚滴下情詩的顏色。無名草的傘狀花序,顫抖中的小白花,永遠停滯在未破童貞的迷惘里。野玫瑰的完美圓瓣,讓歐洲的都鐸王朝曾以此為硬幣圖案。還有那些樹葉,有的葉緣呈鋸齒形,有的邊線齊整如彎匕,還有的具有切刻般的剪紙效果。無論曾經的蠟質韌皮還是絲絨表面,死都使它們流失了神彩,變得乾枯扁平,易被收納,也更易破損。
序言
隨想隨寫
1
五年前,學者劉建平提著一袋山東老家產的淡黃色小米來到我家。他一邊阻止我端出花花綠綠的小食,一邊對我和我的丈夫、他的朋友設問道:“你們覺得未來中國的最大危機是什麼?”
“是什麼?”
“我們這個民族將沒有東西可吃。”
我們把感激的目光投向他帶來的小米,但對這個形而下的結論還是相當失望,於是只好用中國龐大的糧食儲備安慰他。但是他搖頭:“我不是說饑荒,我的意思是,如果現狀永遠是這樣的話,不久的將來,中國將因為所有領域的假冒偽劣而導致所有人吃的所有東西都是有毒食品,時間久了,我們必然會吃壞了腦子,淪為一個人人可欺的智障民族。到那時,什麼都晚了,什麼改革,什麼發展,全晚了,因為我們的智力已經癱瘓,不再能進行自我反思了。”
聽完他的話,我含蓄地表示,我對他的國際政治學和中國現當代史研究向來欽佩,但是他剛才提出的主題,似乎應由一位科幻小說家來完成。他也不爭辯,徑從背包里掏出一篇文章塞給我們,標題是——“社會冷戰論:在政治史、社會史研究中理解中國”。
讀罷文章,我才明白關於有毒食品的憂慮只是他諸多憂慮的末端,是他所命名的“社會冷戰”——此系指一種全民性的相互欺瞞坑騙現象——的人人有份的後果之一。至於“社會冷戰”從何而來,他未從社會道德維度加以考察,而是在當代中國的政治史和社會史中找到其發生根源和運行邏輯,也探討了逃離這一陷阱所需的政治條件。
輾轉四年多以後,此文得以發表(我替讀者謝謝《陰山學刊》了)。五年多以後,中國爆發了舉世側目的“三聚氰胺”事件,千萬中國孩童為成年人的罪愆承受病苦,人們突然陷入什麼都不敢吃的食品恐慌之中。在媒體紛紛叩問事件背後的深層原因之時,再讀此文如醍醐灌頂,我被它的理論解釋力和預見力所深深震驚。讀者可從本書中看到這篇不那么“隨筆”的文字(題目已被作者改為《冷戰社會的歷史與社會冷戰的邏輯》),同這位從真實中汲取知識和思想的學者一起,理解更深刻的中國現實。
2
2008年的天空飄蕩著太多“深刻的中國現實”——既盛放過“改革開放三十年”、北京奧運會、“神七”發射成功的焰火,亦降下了汶川大地震、“三聚氰胺”事件、冰災、水災、雪災、建築、醫療、醫藥事故、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寒霜。歷史跌宕的幅度在這一年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我們如不想法麻木神經,就無法安頓自己的生命。
麻木的效果是成功的:驚魂甫定,回首剛剛過去的驚天往事,竟然恍如隔世,宛若閒談。時間是多么無情的雕刻家,遺忘是多么稱職的麻醉師!把我們從時間和遺忘中救出的,安慰我們的靈魂、賦予我們以經驗、釋放我們的道德焦慮的,是誠實記錄現實面目和深切觀照精神真相的文字。在這本年選中,我們能讀到學者秦暉回望“三十年”時的公正立場與邏輯魅力,錢理群剖析孔夫子當代命運時的憂患胸襟與警覺眼神,何光滬反思“毒奶粉”事件時的信仰關懷與制度關切,陶東風批評中國大學之病象時的金剛怒目與赤子情懷……關於汶川大地震的巨大悲劇,我們能看到記者李宗陶摹寫“映秀傷痕”時的嚴冷銳利,胡赳赳疾書“震災敘事”時的慷慨熱腸,以及詩評家徐敬亞對“悲痛中總是飽含激昂,喪事中總是夾帶鑼鼓”的庸俗詩學的憤怒。這些文章非為“隨筆”而作,但卻天然地秉有隨筆的靈魂——對精神責任的自由擔荷。
3
有幾位作家的文體意識和精神氣質是十分醒目的。這裡要先談談並未出現在今年年選中的繆哲和薛憶溈(見《2007中國隨筆年選》)。繆哲治中國美術史,兼譯一些妙趣蘊藉的英文隨筆,如《瓮葬》、《塞耳彭自然史》、《釣客清話》等。隨筆只是他學術研究的餘墨,卻無一篇不精,其語言雅澀佻達,充滿靈智,味近周作人,而有周氏所無的冷釁、熾情與傲慢。若尋這味道的來源,或可溯至他的反愚謬與求平等的道德意識,這使他的小品亦透闢遼闊。薛憶溈是低調而出色的小說家,近年在《隨筆》、《讀書》等雜誌發表了不少人物隨筆和閱讀隨筆。他善於以小說家的敏感,抓住人物命運中脆弱易碎的部分,以之擊中讀者的良知;亦善於在讀解文學作品時,高度精確地捕捉其詩學細節,彰顯其哲學意味。他的文字飽蘸體恤慈悲,散發詩之光芒,對柔軟靈魂的呵護凝視動人不已。
在今年的年選里,我們亦可看到不少妙筆。批評家周澤雄的文章博雅雄辨,時有古風,其銳利的談鋒來自其思想之忠直,其勃發的文采來自其美感之豐沛。他的文學批評、讀書隨筆異於常道,宜於品鑑,偶對公共事務發表意見,亦是立足於文化本位的立場,言必有據,剴切內斂。小說家李大衛的隨筆則有另一番風光:博識,多聞,幽默,惡作劇,頑童式的反諷中暗藏自由意識的觀照,其近年為《財經》雜誌開設的專欄是漢語寫作中的上乘小品。詩人、樂評家賈曉偉的音樂隨筆、電影隨筆和美術隨筆光華獨具,他的詩性判斷無時不統領其技術分析,每一論斷與猶疑,皆是對上帝之“在”的求告與遙望。學者許志強的外國文學隨筆則深入作家精神生活的腹地,遊刃有餘地揭示其含混幽暗之處,其言語姿態與其說是客觀的研究者,不如說是參與和介入的知己。此外,青年學者楊早從容、舒徐、雋厚的文史隨筆,青年作家劉春率性、偏至、俏皮的性靈隨筆,也是我們在今後的閱讀中大可期待的。
4
在今年發表的文章中,劉再復先生的《“五四”理念變動的重新評說》、李零先生的《讀》和耿占春先生的《話語中的熵》份量厚重,引人深思。
總而言之,一年的漢語文章浩若煙海,編選工作更像一場披沙揀金的戰鬥。對編者而言,收入本書的每篇文字皆有其不可替代的意義,但因眼界和篇幅所限,遺“金”之罪勢所難免,只能期待未來的工作能有所進步。
2008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