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國新詩年鑑

內容介紹

年度推薦
台灣新生代詩人:
陳義芝‖緬甸的孩子
陳黎‖字俳
楊佳嫻‖核心寒陸一日一般生活
林德俊‖翻譯一個早晨
曾淑美‖與海偕行無愁君
阿芒‖沒有爹正經
蘇紹連‖今日有鬼今日有約今日有霧
隱匿‖來自外星的報告零雨我正前往你
Sylvia Plath‖A已經走了太平洋
顏艾琳‖人生降落
林婉瑜‖101天做些愛情
鴻鴻‖有時候搬家日
陳克華‖午夜自動書寫現象我的巴別塔
唐捐‖七等兵之歌
大陸90後詩人:
藍冰丫頭‖那么因為年輕這些天
余幼幼‖我觸到了水堅硬的一面紅
原筱菲‖以鳥為鄰
卷一
鄭敏‖歷史: 真正的詩人畫永遠懸掛在畫室的牆壁
翟永明‖澆
多多‖你在哪裡年齡中的又一程
黃燦然‖相信我生命的意義
阿吾‖最近我常常聽見遠方的聲音生病的時候
于堅‖素馨花二十一世紀早期中國風景一幅口哨
李琦‖我發現其實是我需要寫下你們的名字
梁小斌‖令我改變姿態的那么一種力量沉重之物福祉
姚風‖歷史課
張曙光‖綁架角色
王小妮‖致6月的威爾斯(組詩選二)
西川‖鑒史十四章(節選)考古工作者莎車雕梁
韓東‖無題在水上綠樹、紅果
陳先發‖樹下的野佛中秋,憶無常秋贊
車延高‖琴斷口用今世的靈魂刻字
藍藍‖謀殺火車,火車
田禾‖苦難兩片亮瓦
小引‖去山頂種一棵橡樹不是松樹
賈薇‖我的親愛的
林雪‖一個青工的第一個七年寂寞
李亞偉‖像唐朝人一樣生活
徐敬亞‖高原獅吼我與你盤膝對坐
東盪子‖不為人知的生命很快就要走了
李少君‖烏蒙山間流水
郁蔥‖久遠了的情感讓我窒息我與那些疲憊的身影擦肩而過
安琪‖大覺寺風過喜瑪拉雅
李瑛‖高原: 在魔鬼與神佛之間
沈天鴻‖剎那的痛苦、喜悅和頓悟一顆心
謝克強‖香溪
伊沙‖湘江明月夜楚國的米香
凸凹‖八月的,或在青海湖想到海子
韓少君‖短篇(73)短篇(101)
靳曉靜‖我想以一首詩返鄉
耿翔‖灰堆坡
馬莉‖深藏不露的愛交換的自由
臧棣‖無極叢書世界的節奏叢書
雷平陽‖光輝
小海‖從一開始(摘選)
徐江‖謹此祝賀“沃爾特迪士尼”公司米奇老鼠八十歲生日夕暮下的三個“了”
倮倮‖總有一些人要離開你
巫國明‖打漁
世賓‖水流去的,就是我的方向
宋曉賢‖忍耐之詩
寒君‖我不是什麼好鳥
馮晏‖虛空
劉潔岷‖新江口鎮
謝宜興‖隱疾
湯養宗‖同時騎上兩匹馬的人不規則的快樂
阿毛‖如此不忍
車攻‖很久沒有這樣走路了青苔
桑克‖歷史
楊子‖只要種子不死
侯馬‖夢手記(摘選)
東籬‖尋芳雨天書
之道‖一場戲
楊克‖額爾古納的白楊
張執浩‖神馬動物之心
張小波‖致侯馬
余怒‖個人史
李森‖汽車
盧衛平‖對面
宋曉傑‖今日驚蟄不欣喜,也不悲傷
卷二
三色堇‖秋風抵達的前夜我虛擬了生活的種種可能所有的日子都只亮了那么一下我與我的所有
楚天舒‖就在這裡安個家吧美人依舊南海觀音騎一匹駱駝上崑崙做回女人
金鈴子‖關於金鈴子
林語‖曲有誤
李成恩‖青春。青花瓷汴河,蝦汴河,蘆葦
南北‖陰天,可以坐在陽台上寫字躲雨的人羞恥
旋覆‖白夜安排
阿翔‖日誌: 挽留懷舊樹鬼
李小洛‖我只是偏愛左邊一點如果一個女人
唐不遇‖分娩
歐亞‖今夜,你到了比廣州更熱的地方我的心是熱帶雨林
鄭小瓊‖厭倦她們
橫行胭脂‖我對你有水的要求火的要求就為了一丁點的愛情
呂約‖歡愛時閉上的眼睛假如打擊還不能使你清醒
朵漁‖今夜,寫詩是輕浮的……
肖水‖絕句:菩提寺絕句:敬亭山絕句:風景
沈浩波‖天下無戲言
白瑪‖邊走邊唱
曹疏‖新人
萊耳‖百合之歌春天
李寒‖體內的閃電愛情
胡桑‖月光臨蘇軾洞庭春色賦
孫苜蓿‖小志
莫小邪‖路
魔頭貝貝‖晝夜之間故事
符馬活‖一塊乾淨的布
阿斐‖最偉大的詩硬骨頭,或詩人
馮娜‖小令 杜鵑
曹五木‖書簡(節選)
巫昂‖死亡像羞澀的門框搬家
續小絮‖三人行
茱萸‖獨幕劇
陳述‖哀傷假裝
孟醒石‖藥
唐果‖致
張羞‖不許吶喊,也不許輕聲吶喊
楊慶祥‖這雨落下來芒果
三米深‖華子的漿果
南北‖樸素的東西最有力量
徐南鵬‖讚美群山的證詞
唐小米‖萬物之心
豎‖變形金剛
溜溜‖回家比愛情更強大的
洛盞‖我居住的城市霧氣微弱這個季節落寞而反覆 “我們可能回不去了。”不忍背對著一排又一排高大的冷杉,垂翼,
宋烈毅‖我上班時經過的草坪
孫磊‖阿赫馬托娃
遊刃‖南山筆記
宇向‖聖潔的一面不是別的
烏鳥鳥‖人群之一
劉春‖草民
康城‖附加
巫小茶‖扮演清明
小樹大人‖沒有焦慮的時光小翅膀排隊
餘刃‖雷霆清晨讀曼德爾施塔姆
丁成‖十月信札?25十月信札?30
侯珏‖世界不是我們的牆上吹笛子的女人
春樹‖自傳
池沫樹‖礦區鐵軌
劉偉雄‖低語
劉澤球‖一年
閻志‖打工城市
古盪‖奧姆弗洛斯在自由的路上……
張立群‖隱喻
折勒‖你看我
賈冬陽‖乘火車去世界盡頭
荊溪‖肖像
卷三:詩歌理論
一、“地震詩歌”:反思與理論
林霆《大地震, 詩復活?》
謝有順《苦難的書寫如何才能不失重?——我看汶川大地震後的詩歌寫作熱潮》
張清華《我們會不會錯讀苦難—— 看待“5·12詩歌”的若干角度》
陳超《有關“地震詩潮”的幾點感想》
二、對“詩歌標準”問題的討論
榮光啟《“標準”與“尺度”:如何談論現代漢詩?》
沈奇《“動態詩學”與“現代漢詩”——再談“新詩標準?問題”》《(二)關於“詩性”“詩形” 與“非詩”的劃分》《(四)關於“‘口語’與‘敘事’等詮言策略”的論述》
陳仲義《感動 撼動 挑動 驚動 ——好詩的“四動”標準》
向衛國《關於現代詩歌標準的私語》
張立群《歷史性的認知及其邏輯——關於當下“詩歌標準”的問題》
紙面觀點
一、詩人的聲音
西川《談詩片斷》
于堅《詩論:一首詩是一個場》
王小妮《今天的詩意:在渤海大學 “詩人講壇”上的講演》
藍藍《“迴避”的技術與“介入”的詩歌》
朵漁《為瘋子們辯護》
二、新詩的現實與傳統倫理
陳仲義《在焦慮和承嗣中立足:“70後”、“80後”詩歌》
張德明《論網路詩歌生產與消費的快餐化》
何言宏《中國當代詩歌中的南方精神》
吳思敬《當下詩壇的中年寫作》
張桃洲《新詩傳統之我見》
三、新詩的回顧與反思
陳仲義《“新”與“變”:新詩永遠的動力與陷阱:寫在新詩九十年之際》
張清華《朦朧詩:重新認知的必要和理由》
羅振亞《三十與十二》
李少君《當代詩歌三十年:從驚雷到大地甦醒》
孫基林《想像與記憶:新時期朦朧詩中的歷史書寫》
四、詩學理論問題
陳仲義《開闢“有限制的情境授權”:論現代詩的“敘事性”》
羅振亞《日常口語化的解構性寫作 ∶20世紀90年代的“民間詩歌”考察》
張立群《論90年代以來中國新詩的心態意識》
張大為《歷史意識與先鋒詩歌觀念的現代性重構》
蔣登科《詩的個人性與普視性》
五、港、澳、台新詩研究
古遠清《澳門新詩創作及其評論特徵》
陳仲義《“聲、像、動”全方位組合:台灣新興的超文本網路詩歌》
古遠清《香港新世代本土詩人》
北塔《兩岸詩歌語言的差異及其成因》
洪子誠《1960年代的兩岸詩歌問題》
六、年度重要詩人、流派、詩集評論文章存目
網路觀點
一、詩歌的規範與啟示
周公度《現代詩的規範》
二十月《海邊的賦格》
錢超英《把現代詩歌的門檻抬得稍微高一點——趙東理訪談》
二、中國詩歌現狀
沈浩波《中國詩歌的殘忍與光榮——目睹近幾年來的中國詩歌現狀》
三、網路與全球化時代的詩歌
陳先發《談話錄:本土文化基因在當代漢詩寫作中的運用(節選)》
伊沙《中國當代詩歌:從“全球化”說開去》
四、口語詩歌寫作
阿吾《再再再議口語詩歌》
五、詩歌年選標準
帥彥《從永恆來說,人類是需要詩歌的——楊克訪談》
六、關於詩歌刊物現狀的對話
《2008中國新詩年鑑工作手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