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圖案
郵票信息
志編號2003-3 版別膠印版 名稱中國古代書法--篆書(T) 全套枚數2 發行日期2003-2-22 全套面值1.60元 | 全套售價1.60元 發行機構國家郵政局 印製機構北京郵票廠 設計者王虎鳴 責任編輯劉繼鴻 整版枚數20(4×5) |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2-1 西周·毛公鼎 0.80 30×40 P12 950 2-2 秦·泰山刻石 0.80 30×40 P12 880 |
郵票介紹
書法是中華藝術的瑰寶。其生產與發展的功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秦漢以前,為漢字的“造字時期”;漢代到唐代,為“造形時代”;唐代以後,漢字諸體都有了標準形式,書法家只在漢字字型的共同規範下,追求漢字形體美的個性化,稱之為“風格時代”。篆書作為中國書法的一種,它起源於西周末年,東周時在秦國一帶流行,至秦始皇時達到鼎盛,漢代開始衰退。這三個時期的篆書風格有較大差異,東周時的篆書稱為大篆,秦始皇時稱為小篆,漢代的稱為漢篆。這套郵票向世人展示了毛公鼎上的大篆(因鑄或刻在古代銅器上,又稱金文)和泰山刻石上的小篆。
第1圖【西周·毛公鼎】系西周晚期宣王時(公元前828年——公元前782年)的一件重器,於清道光末年(1850年)於陝西寶雞岐山縣京當鄉董家村出土。因制器者為毛國的毛公,因而得名。該鼎系青銅鑄造,通高53.8厘米,腹深27.8厘米,口徑47.9厘米,腹圍145厘米,重達34.7公斤。器形作大口,半球狀深腹,獸蹄形足。口沿上樹立形制高大的雙耳,渾厚而凝重。此鼎與大盂鼎、虢季子白盤、散氏盤並稱為晚清出土的四大國家級文物。在此鼎腹部的內壁上,鑄有32行497字銘文,是周初太史所作的誥命,為傳世青銅器銘文中字數最多的作品。銘文記錄了宣王的叔父毛公襄佐周天子,受天子之命全權治理國家,後經天子賞賜而制此器的史實。全文分為三段,第一段,論述毛公為卿士的情況,第二段述及毛公為諸侯時的情況,第三段敘述毛公為司馬時的史實。最後記述周天子賞賜的財物。全篇文字再現了宣王中興,選賢任能,而能者忠誠於王的情景。毛公鼎的銘文字型屬於大篆,其書法風格渾厚,瘦勁流暢,氣度軒昂井然,筆力沉雄,凝重而不失典雅,為全文精品。該鼎出土後,於鹹豐二年(1852年)被陝西古董商蘇億年運到北京,在民間流傳多年,曾數易其手。1946年時藏者陳詠仁將寶鼎捐獻給當時的南京政府,歸原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收藏。解放前又被運往台灣,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
第2圖【秦·泰山刻石】系泰山現存最早的石刻,為國家一級文物。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東巡泰山,行封禪之禮,後立此碑以記之。碑石四面刻字,其餘三面為始皇功德銘,一面為秦二世於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東巡時加刻的詔書和從臣姓名,全文222字,由丞相李斯用小篆書寫。原石立於泰岳之頂玉女池,後歷經變遷,現移至山東泰安岱廟東御座大殿露台前西側。該刻石名聞遐邇。歷代前來棰拓者太多,所以早在宋代,原石就被棰拓致殘。後又復遭大劫,殘石散落,現僅存10字,其中“臣去疾臣請矣臣”7字完整,“斯昧死”3字殘缺。泰山刻石的書法,歷代被奉為小篆圭臬。它是在大篆(金文)和籀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其結構特點是直接繼承了石鼓文的特徵,比石鼓文更加簡化和方整,字呈長方形,線條圓潤流暢,疏密勻稱,用筆沉著凝重,筆畫有勁厚實,給人以端莊肅穆的感覺。
大篆,小篆的對稱,狹義專指籀文,廣義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戰國時通行於六國的文字。毛公鼎通高53.8厘米,重34.7公斤。清道光末年(1850年)陝西省岐山縣周原出土,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毛公鼎是西周青銅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造於西周晚期的宣王時期(公元前828年—公元前802年),因作者毛公而得名,銘文鑄在鼎上,有32行,共497字,是現存青銅器銘文中最長的一篇。毛公鼎銘文,全文首先追述周代國君文王武王的豐功偉績,感嘆現時的不安寧,接著敘述宣王冊命毛公,委任他管理內外事務,擁有宣布王命的大權。宣王一再教導毛公要勤政愛民,修身養德,並賜給他一些器物以示鼓勵。毛公將此事鑄於鼎上,以資紀念。其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結構勻稱準確,線條遒勁穩健,布局妥帖,充滿了理性色彩,顯示出金文已發展到極其成熟的階段。
小篆,也叫秦篆,秦代通行的文字,是在籀文的基礎上發展形成,字型勻圓齊整,較大篆簡化。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採納李斯的意見,推行統一文字的政策,以小篆為正字,淘汰通行於其他地區的異體字,對漢字的規範起了很大作用。存世有《琅琊台刻石》和《泰山刻石》殘石。《泰山刻石》的作者秦相李斯(?—公元前208年),可稱得上是我國書法史上第一位有記載的書法家。《泰山刻石》的書體是秦統一後的標準字型小篆。其結構特點,直接繼承了石鼓文的特徵,比石鼓文更加簡化和方整,字呈長方形,線條圓潤流暢,疏密勻停,給人以端莊穩重的感受。唐張懷稱頌李斯的小篆是:“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方圓妙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