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圖案
郵票信息
名稱:中國陶瓷—汝窯瓷器(T) 志編號:2002-6 簡稱:汝窯 設計者:王虎鳴 類別:編年郵票 題材:器皿 全套枚數:4 整版枚數:19(4×1+5×3)帶邊飾 | 責任編輯:成雨林 發行機構:國家郵政局 發行日期:2002-03-30 發行量:1350.00萬 背膠:有背膠 印刷機構: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齒孔度數:P12 版別:膠版 |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4-1 北宋·尊 0.60 40×30 P12 1360 4-2 北宋·三足洗 0.80 40×30 P12 1390 4-3 北宋·碗 0.80 40×30 P12 1390 4-4 北宋·盤 2.80 40×30 P12 1350 |
郵票介紹
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它與鈞、官、哥、定窯齊名,有“汝窯為魁”之譽。汝窯窯址位於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寶豐宋代隸屬汝州,故簡稱“汝窯”。
汝窯燒制歷史長達300多年。宋代創燒階段,產品造型簡單,不太注重裝飾,具有汝青瓷的基本特點。北宋中期為發展時期,產品不僅造型多樣,而且注重裝飾效果,多見刻畫紋樣,釉色瑩潤,開片密布,獨具特色。北宋晚期汝窯進入黃金時期,專為宮廷燒制用器,故稱為“汝官窯”。燒制時間大約從宋哲宗元祐元年至宋徽宗崇寧五年(1086-1106年)僅20年。汝官瓷工藝精湛,以瑪瑙末摻入釉色,使釉質細膩,光亮晶瑩,瓷器溫潤古樸,精美細緻,造型多為洗、爐、尊、碗、盤等仿古式樣。由於汝官窯做工考究,色澤獨特,上品皆被皇室壟斷,傳世珍品不多,全世界僅存70多件,主要收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23件)、北京故宮博物院(17件)和上海博物館(8件),被視作稀世珍寶。至金代汝窯已大多停燒,一度恢復為民間日用的豆青色瓷,裝飾單調,釉意欠佳。到了元代,汝瓷衰落,生產品種幾乎全為簡單的一般日用青釉瓷器,全部為上半釉。明代則全部停燒。
汝瓷既是使用品又是陳設品,具有實用與觀賞的雙重價值。這套郵票所選4件汝瓷,均是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的北宋晚期汝窯鼎盛時期生產的御用傳世珍品,為天青色釉。
第1圖[北宋·尊]高19.2厘米,口徑18厘米,底徑12.8厘米,仿漢代銅樽造型。直口,平底,下承三足;外口及足上凸有3組弦紋,底部有5個小支釘痕;里外施滿釉,釉里開細碎紋片,瓷藝精良。
第2圖[北宋·三足洗]高3.6厘米,口徑18.3厘米,足距16.7厘米。下承三足,里外施天青釉,釉里滿開細碎紋片;底部施釉,有5個托燒的小支釘痕。這類產品平底的數量多些,但三足洗則少見,清乾隆頗重視此洗,題有御詩。
第3圖[北宋·碗]高6.7厘米,口徑17.1厘米,足徑7.7厘米。撇口,豐腹,圈足微外撇;通體施滿淡天青釉,瑩潤純淨,釉面開細小紋片;胎體輕薄,造型端莊,圈足切割整齊,是一件精美的稀世珍品。足內有5個支釘燒痕,上刻乾隆題詩一首,並鈐“古香”、“汰撲”二印。
第4圖[北宋·盤]高1.5厘米,口徑19.3厘米,足徑12.6厘米。盤口微撇,折沿,淺腹;盤身滿釉,開細碎紋片;胎薄質細,釉層勻淨,製作精細,是汝瓷中之上品。底有5個支釘燒痕,並刻有“秦成酸皇后閣”6字,表明此盤為宮廷使用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