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圖案
郵票信息
志編號 1999-6 名稱 普陀秀色(T) 全套枚數 6 全套面值 5.90元 發行機構 國家郵政局 整版枚數 40(4×10)、40(10×4) | 版別 膠版 發行日期 1999-6-3 全套售價 5.90元 印製機構 遼寧省瀋陽郵電印刷廠 設計者 范揚 |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6-1 普濟寺 0.30 50×30 P12 3507.15 6-2 南天門 0.60 30×50 P12 3553.15 6-3 百步沙 0.60 50×30 P12 3527.15 6-4 磐陀石 0.80 50×30 P12 3603.15 6-5 梵音洞 0.80 30×50 P12 3605.15 6-6 法雨寺 2.80 50×30 P12 2409.15 |
郵票介紹
普陀山是浙江舟山群島中一菱形小島,位於群島東南端蓮花洋中。島南北縱約8.6公里,東西寬約3.5公里,面積12.5平方公里,與島東南珞迦山合稱普陀洛迦山,其最高峰佛頂山,海拔291.3米。島上峰巒郁翠,靈洞危崖,奇石林立,潮音激盪,金沙綿亘,島水相映,古庵名剎,隨處可見,計有26山、18峰、15岩、13洞、8泉、6澗、10多個沙地海灘,還有千步沙、百步沙、金沙、潮音洞、梵音洞、南天門、西天門、紫竹林、普濟寺、朝陽洞、法雨寺、多寶塔、慧濟寺、珞迦山等20多個風景點。人稱:以山兼湖之勝則推西湖,而以山兼海之勝則推普陀。此山久有“海山第一”的美譽,歷代贊之為“海天佛園”或“南海勝境”,它與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山西五台山齊名,被譽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普陀山歷史悠久,據考證,4000多年前人類就在此活動。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曾將普陀山與周圍諸島合稱“甬東”。秦朝安期生、漢朝梅福、晉朝葛洪等方士都曾在此採藥、練丹、修練。唐代佛教盛行,公元9世紀中葉天竺僧人曾來此山,以梵語名此山為“補陀珞迦”。據《普陀山志》載,五代後梁貞明二年(916年),日本僧人慧鍔自五台山得紫檀木觀音像歸國,到普陀蓮花詳新羅礁附過,突迂大風受阻,一連三日仍不得進。慧鍔領悟,乃觀音不肯離開故土東渡,遂舍 舟登岸,魚民張氏目睹此事,舍宅為院於雙峰山下,供奉觀音,名為“不肯去觀音院。”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開始建寺,宋高宗紹興元年(1311年)把島上漁民遷出,闢為“佛地淨土”,將佛教各派統一歸於襌宗。宋寧宗嘉定七年(1214年)又規定此山重點供奉觀音,山中各寺院皆塑觀音像,以後歷朝各代相繼興建寺院,正是“山當曲處皆隱寺”,至解放前一度有寺院、庵堂和茅蓬228個,僧尼4100多人。其中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規模宏大,建築考究,是我國清代建築群的又一傑作。普陀山的許多自然、人文景觀都與觀音菩薩相聯,與許多廣為流傳的神話傳說相融。這裡氣候冬暖夏涼,植物繁、茂,四季常青,是著名的旅遊避暑勝地。
這套郵票為浙江省地方選題。至此,中國四大佛教名山郵票出齊。
第1圖[普濟寺]又名前寺,位於普陀山白華頂南,梅岑山東,靈鷲峰下,是普陀三大寺之一。該寺始建於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稱寶陀觀音寺,後幾經興度。圓通寶殿是全寺之主殿,初建於宋嘉定七年(1214年),清康熙三十八(1699年)重建,並賜寺額“普濟群靈”,故名普濟寺。現存大殿為清雍正九年(1731年)奉敕重建,有殿閣堂廡200餘間,為山中供奉觀音大士之主剎。正殿中毗盧菩薩高8.8米,周圍端坐一尊尊觀音化身,集33身觀音於一堂。後壁有以“童子拜觀音”為主體的海島群塑像,表現“善財童子53參”的佛經故事。全寺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占地面積達15288.82平方米。寺內中軸線上除圓通寶殿外,還有天王殿、藏經樓、方丈殿等,兩側有伽藍殿、羅漢殿、禪堂、承德堂、梅曙堂等。寺前有鐘鼓樓、海印池。海印並稱蓮花池,池中正對山門有八角亭、御碑亭,亭中御碑為清雍正年間立。寺東南有多寶塔,西南有石牌坊。郵票畫面上蓮池中臥橋橫波,倒影如畫,遠景即是建於元代的多寶塔。
第2圖[南天門]位於普陀山南山上,此地巨石森立,危岩高聳,中有兩石如門,故名。闕門飛檐起角,中間書有“南天門”3字,旁有龍眼井,崖上有鼓石,闕左上方有獅子石。這裡多摩崖石刻,清康熙年間武將藍理所題“海山大觀”4字,蒼勁挺拔,引人注目 。南天門孤懸入海,潮落始通,俗稱“楊梅跳”。後建環龍橋,將其與島連線起來。郵票畫面重點描繪了環龍橋,過橋順路,曲折蜿蜒,抵達南天門。
第3圖[百步沙]又稱塔前沙,位於普濟寺以東,正對東海,長約1公里,是與千步沙、金沙同為普陀山理想的海濱浴場。百步沙寬濶平坦,沙澤如金,質地細軟,明代屠龍有詩曰“黃如金屑軟如苔”。在沙灘中間有一大片礁石伸向海中,形成岬角。登朝陽閣觀之,滾滾白浪漫上金色沙岸,鑲成一條蜿蜒的銀白色花邊,猶如一幅美妙的圖畫。在此灘岸駐足,清晨可觀賞日出,日落之後,又可領略海上夜景。百步沙確為一海水浴、日光浴的絕佳去處。
第4圖[磐陀石]位於西天門外,由兩巨石相壘而成。上石高2.7米,體積約40立方米,上面平展寬濶,攀梯可上,可站立30多人。底部卻只有3個很小的支撐點,立於下面更大的一塊巨石之上,正是“上承一石狀如菱,底平一線曾不連。”宛若累卵,有推之欲動、撼之欲墜之感,但卻任憑狂風驟雨,巍然屹立,人稱此石為“天下第一石”。石上“磐陀石”3字系明代抗倭名將候繼高所題。相傳觀音菩薩曾坐石上講經說法,石下聽眾人山人海,有“大士說法處”題刻。每當紅日西沉,可見石上猶帶夕陽紅,故稱“磐陀夕照”,為普陀佳景。
第5圖[梵音洞]位於普陀山最東端的青鼓壘下,洞兩側峭壁相合如門,高70米,險陡如削。峽下有洞,深約百米,屈曲通海,海潮沖入,如虎嘯龍吟。清代詩人孫謂道:“水石持擊無晝夜,不斷轟雷成古今;何年斧劈兩壁分,日暮風雨蛟龍吟。”洞內在陽光和波浪的作用下,倏怱變幻,時顯奇形,佛教徒視為觀音現身,頂禮膜拜。洞腰間架有石甃台,可從山頂沿石階下行至台上觀賞海景。洞頂原梵音庵為明崇禎二年(1629年)鎮海寺住持僧寂住所建。清康熙三十八年南巡杭州時聞此“靈跡”,書“梵音洞”額賜掛。康熙五十五年,雲南巡撫甘國壁派人攜金在石台上築兩層樓閣,與洞口正面相對,供遊人瞻仰聖跡,後塌毀。1979年後,海內外佛教徒捐款重修梵音庵和樓閣,使之面貌一新。郵票畫面以豎式構圖,觀海潮入洞,聽洪波雷音,蔚為壯觀。
第6圖[法雨寺]又名後寺,位於普陀山白華頂左,光熙峰下,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始建於明萬曆八年(1580年),初名海潮庵,萬曆二十二年改名為海潮寺,三十四年又改名為護國鎮海禪寺,後毀於火。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重建,並賜“天花法雨”匾額,故改名為“法雨寺”。同治、光緒年間,又歷經擴建、修葺,遂成現在規模,計有殿宇294間,建築面積13845平方米。其建築依山就勢,疊起7層台基,殿宇逐級升高,結構莊嚴宏偉,庭院開濶,氣勢不凡。入山門後,在中軸線上,前有天王殿,後有玉佛殿,兩殿之間有鐘鼓樓。又後依次為觀音殿、玉牌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殿。其中觀音殿又稱九龍殿,是寺中主殿,原系明代金陵故殿,清康熙年間賜遷於此。殿頂九龍盤拱,巧奪天工,雕刻十分精細。殿內供奉毗盧觀音像,後壁有大型海島觀音及善財53參群像。法雨寺前古木參天,寶爐縈煙;寺後山谷幽居,綠蔭蔽日。入門見山,出門見海,“彌天施法雨,普潤四方國土”,即是法雨寺之真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