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10 河姆渡遺址(T)

1996-10 河姆渡遺址(T)

1996-10 河姆渡遺址(T),屬於收藏品、郵票,全套售價4.00元。印製機構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郵票圖案

1996-10 河姆渡遺址(T)1996-10 河姆渡遺址(T)

郵票信息

名稱 河姆渡遺址(T)
版別膠版
全套枚數 4
全套面值 4.00元
發行機構郵電部
原作者
志編號 1996-10
整版枚數 40(4×10)
發行日期 1996-5-12
全套售價 4.00元
印製機構 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設計者 任宇、董祖詒、胡雪詠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4-1 稻作農業 0.20 50×30 P12 3673.75
4-2 乾欄建築 0.50 50×30 P12 2625.75
4-3 划槳行舟 1.00 50×30 P12 2199.75
4-4 崇鳥敬日 2.30 50×30 P12 2199.75

郵票介紹

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外f灣南岸,餘姚縣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6月,當地農民因興修水利掘地9尺而發現,當年11月起至1978年間,兩次發掘面積共2630平方米。所揭示的大批內涵豐富、面貌新穎、特徵鮮明的遺蹟遺物,不同於已知的其它新石器文化遺存,它有4個相繼迭壓的文化層,其年代為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300年,一般以公元前4000年為界分為早、晚兩大時期。同類遺址的分布地域已涉及到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河姆渡遺址出土非常豐富,至今已挖出各類文物6700多件。有人工栽培水稻的大量遺物,保存下來的水稻是遠東及南亞各國迄今為止最久遠的實物標本;並有大量農具及數以千計的陶器、骨器;發現了大面積“乾欄式”建築遺蹟;帶榫卯的木質建築構件;帶有井亭的水井遺蹟以及取水時不慎掉入井底並帶有繩索的陶罐;出土了大量的原始紡織機件;骨制、陶製原始樂器及藝術品;還發現了人工飼養的豬、狗、水牛的骨骸,其中以豬最多,充分表明旱在六七千年以前,長江下游一帶已經有了較為進步的農業,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歷史見證。河姆渡遺址的發現和發掘,使全世界為之震驚,不僅是中國的長江下游地區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原始村落遺蹟,也是世界著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1976年就已單獨命名為一處新的考古文化。1982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在此建立了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這套古遺址物種郵票,選取了4種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文物,分別作為4枚郵票的主圖,由任宇及其丈夫、中央美院教授董祖詒先生,還有她中學時代的同學、餘姚縣文聯副主席胡雪泳女士共同設計。

第1圖【稻作農業】郵票畫面描繪和反映了河姆渡先民所從事的平原沼澤型的水稻農業。在遺址中較大範圍內發現了秈稻和粳稻的稻穀、米粒以及穀殼、稻桿、稻葉等,它們的堆積層,厚度達40—50厘米。出土時,稻穀色澤金黃,谷芒挺直,葉脈清晰,其出土稻穀遺存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至今居於全國史前遺址之首,就是在世界史前遺址中也屬罕見。代表性的農具是骨耙,出土達170多件,採用鹿、水牛等大型哺乳動物的肩胛骨製成。同時發現供其安裝的木柄,頂端做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提手孔。此外,還有很少的木耜、雙孔石刀以及作為脫殼工具的舂米木桿等。郵票畫面即以骨耜為主圖,背景為出土的金黃稻穀,表現出當年已十分發達的耜耕農業。

第2圖【乾欄建築】郵票畫面描繪和反映了河姆渡先民的農業定居生活。乾欄式建築為一種栽樁架梁鋪板並高於地面的房屋形式,在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大面積遺蹟,其中一幢長達160米,寬23米,進深7米,並帶有1.3米寬的前廓,極為壯觀。乾欄式建築是我國長江以南地區新石器時代以來的最重要建築形式之一,目前以河姆渡發現的年代最早,數量最多,至今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仍然可以見到這種建築的遺風。與這種建築古蹟有關的樁、梁、柱、板等木構件,共達數千件,各文化層內均有,許多木構件的榫長和底部截面的比例為4:1,被稱為“經驗截面”,並一直沿用至今。稍後,還出現了一種立柱式地面建築。晚期,發現有一眼木構淺水井遺蹟,圍護井口的水平枋林框,恰為“井”字形,這是否即為漢字“井”的起源,尚有待考證。郵票畫面即以三塊帶榫卯的木構件為主圖,背景為大片乾欄式建築遺蹟,表現出當年人們的聰睿和穩定的生活。

第3圖【划槳行舟】郵票畫面描繪和反映了河姆渡先民的水上作業、勞動和交通。從遺址中出土了大量哺乳類、鳥類、爬行類、魚類和軟體類野生動植物的遺存物分析,那時漁獵、採集經濟占有重要比重,與較發達的農業種植經濟相結合,擴大了物質生活來源,豐富了食物構成。河姆渡出土了木槳8件,其中有一把為獨木製成的柄葉連體木槳,有的還雕刻了花紋,十分精緻美觀,有一把幾乎與現代小木船所用的船槳差不多。說明那時已有了舟楫之便,人們藉此進行水上漁獵或彼此往來。遺址中還發現了小陶舟,似兒童玩具,以此可推斷出木舟存在的可能性。郵票畫面即以兩把帶有陰刻圖案的木槳為主圖,背景為蜿蜒的姚河及建有博物館的河姆渡遺址現貌,表現出當年先民們的水上生活方式及舟楫之交通。

第4圖【崇鳥敬日】郵票畫面描繪和反映了河姆渡先民的原始信仰。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出土的許多文物,反映了那時人們的精神生活,其中有較多的玉石塊、璜、珠、管用作人體佩飾;還有骨哨、陶塤等吹奏響器;那裡還發現了一件橢圓形斂口圈足朱漆木碗,外塗生漆,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漆器;出土的木質打緯刀、卷布軸等屬於原始織布腰機的部件都很精緻。郵票畫面上以那件“雙鳥朝陽”圖像的象牙器為主圖,這件象牙製品呈碟形,長16.6厘米,殘寬5.9厘米,厚1.2厘米,上刻陰線圖案,中間為五周圓圈,上部刻火焰紋,兩側刻對稱昂首相望的鳳鳥。背景為被挖掘後的河姆渡遺址全景,遠處升起了一輪朝日,表現出當年人們的精神寄託和對太陽的崇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