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圖案
郵票信息
名稱 敦煌壁畫(第五組)(T) 版別影寫版 全套枚數 4 全套面值 2.40元 發行機構郵電部 攝影者 祁鐸 | 志編號 1994-8 整版枚數 28(4×7) 發行日期 1994-7-16 全套售價 2.40元 印製機構北京郵票廠 設計者 吳建坤、任宇 |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4-1 唐·飛天 0.10 54×40 P11 4057.5 4-2 唐·維摩詰 0.20 54×40 P11 8716.7 4-3 唐·張議潮出行圖 0.50 54×40 P11 5288.1 4-4 唐·魔女 1.60 54×40 P11 3720.1 |
郵票介紹
敦煌壁畫是存於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群之一的敦煌石窟內,現保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壁畫4500多平方米。敦煌壁畫第五組的票面均採用唐代壁畫。而唐代壁畫最為豐富,色彩艷麗,人物造型往往以當時的高官貴嬪為范,端莊華貴,男女形貌都甚富美。敦煌壁畫的題材除表現佛經名類人物,佛經經變故事,淨土變相及菩薩像外,還有眾多供養人畫像,其內容較過去更豐富,色彩也比較絢麗,表現境界亦更擴大,再現了中國中世紀社會生活的場景,這些輝煌燦爛的作品,可作為唐代佛教美術的代表,並啟發了對敦煌學的研究工作。全套共4枚。“敦煌壁畫”系列郵票的第五組,1994年7月16日發行。其中第三枚“張議潮出行圖”出自著名的古典故事“張騫出使西域”。
張騫是漢武帝時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尋找並聯絡曾被匈奴趕跑的大月氏,合力進擊匈奴。當他們來到河西走廊一帶被匈奴發現,張賽和隨從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單于知道了張騫西行的目的之後,把他們分散開去放羊牧馬,並由匈奴人嚴加管制。整整過了十一個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鬆了。張騫乘機和他的貼身隨從甘父一起逃走,離開匈奴地盤,繼續向西行進。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終於越過沙漠戈壁,翻過冰凍雪封的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來到了大宛國。
大宛王早就聽說漢朝是一個富饒的大國,很想建立聯繫。因此,當聽說漢朝使者來到時,喜出望外,在國都熱情地接見了張騫。他請張騫參觀了大宛國的汗血馬。在大宛王的幫助下,,張騫先後到了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樂業,不願再東進和匈奴作戰。
張騫未能完成與大月氏結盟夾擊匈奴的使命,但卻獲得了大量有關西域各國的人文地理知識。
張騫在東歸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獲,後又設計逃出,終於歷盡千辛萬苦,於13年後回到長安。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內地的人們了解到西域的實況,激發了漢武帝“拓邊”的雄心,發動了一系列抗擊匈奴的戰爭。
公元前119年,漢王朝為了進一步聯絡烏孫,斷“匈奴右臂”,便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這次,張騫帶了三百多人,順利地到達了烏孫。並派副使訪問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國家。但由於烏孫內亂,也未能實現結盟的目的。
漢武帝派名將霍去病帶重兵攻擊匈奴,消滅了盤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兩關,開通了絲綢之路。並獲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帶回長安。
張騫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亞洲內陸交通要道,與西歐諸國正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東西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開拓了絲綢之路,完全可稱之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莫高窟第323窟北壁西端畫的就是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張騫出使西域,開拓了著名的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