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21日

1949年3月21日

【公曆】:公元1949年03月21日

【農曆】:農曆02月(小)22日 星期一 牡羊座

【歲次】:己丑年、生肖牛、丁卯月、庚戍日

1949年3月21日,《北京青年報》前身《北平青年》創刊。《北京青年報》是共青團北京市委機關報,其間三次停刊,三次復刊,1981年第三次復刊以來,進入穩步發展時期。如今的《北京青年報》已發展成為一張以青年視角反映時代,面向社會最活躍人群的綜合性日報,平均每日出版50個左右的對開版面,日發行量60餘萬份,訂閱量北京第一,廣告收入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單一報紙第二位。北京青年報社則更是擁有“十報四刊二網”。

主要事件

北平

北京青年報
北京青年報
中共中央統戰部邀請在北平的愛國民主人士舉行茶話會。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作《關於目前形勢》的報告。李維漢說,即將召開的新政協,要通過一個新民主主義性質的共同綱領。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即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各民主階級、各民族的聯盟。這個國家的政治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經濟政策是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文化教育政策是要發展“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文化,要爭取、團結、改造舊知識分子,培養新知識分子。此外,還要制定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

西柏坡

中共中央作出《關於新區籌糧的規定》。《規定》要求,人民解放軍南下進入新區後,解決軍隊的糧草供應問題,不能依賴後方供給,主要地必須採取就地征借的辦法。征借的糧草,將來再另訂辦法撥還或頂交公糧。對大地主、大富農借糧,可將全部或部分宣布為徵發之軍糧。征借標準是:按全年糧食總收入劃分,地主征借40%—50%,富農征借25%—35%,佃富農征借20%,中農征借10%—15%,貧農一般不借。馬草根據需要按一定比例隨糧附加。南下部隊可以團為單位組成糧秣工作隊,負責籌糧。征借糧秣時,既要保證部隊的需要,也要照顧到當地的負擔能力,並了解有無部隊征借過,據此才能決定征借數量。要儘可能地分散征借,不要集中一地征借。部隊進入城市,主要依靠繳獲解決軍糧,如不敷需要而又無糧接濟,可經過商會向糧商暫時借用或定購短期的糧食,再由商會負責籌款折價償還。
中共中央軍委發出《關於保護鐵路並動員蒐集器材的指示》。《指示》要求各地政府明令軍民、動員民眾保護鐵路,防止匪特破壞,應特別注意橋樑、山洞、電線、給水等保護。對尚未收復之鐵路,應明令軍民予以保護,不再破壞,特別是作戰部隊不得藉口軍事需要進行破壞,如有違反,按紀律處理。各地政府應動員民眾,蒐集各種鐵路器材送交沿線各站所,不再採取獎勵或出價收買的辦法。
中共中央發出《對瓊崖群運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由於瓊崖目前還是游擊根據地,仍有敵人入侵可能,故不應過早分田廢債,以免樹敵過多。應暫實行減租,既可發動勞動民眾,又能聯合中立力量,對付當前主要敵人。在已分田廢債地區就不要再更改,但對錯劃的階級成分要改正,被侵犯的勞動農民利益應退還或補償。對地富打擊過重的,應適當處理,使其能繼續生活和生產。工商業也須保護,工業重於商業,如有破壞應採取補救措施。在敵我進出不定的地區,應以反“三征”(征款、征糧、徵兵)和調劑糧食種子為主,同時支持民眾打擊大惡霸與極壞分子,靈活結合非法與合法鬥爭。在鬥爭中發動民眾,組織民眾,提高民眾覺悟,使民眾鬥爭、武裝鬥爭、統一戰線政策相結合,貫徹孤立敵人、壯大自己的方針。

大事記

1949年3月21日,《北京青年報》的前身《北平青年》創刊的。1955年7月復刊更名為《北京青年報》。《北京青年報》以年輕人關注的城市、文化的動態信息為主,它的特點是快、新、觀點有個性,版式濃墨重彩,與重金屬搖滾可說是異曲同工,因此吸引了大批城市青年讀者。

1949年3月21日,中共進北平的日子定下來了,中央社會部工作隊在香山召開了聯席會議。

斯拉活熱·齊澤克,1949年3月21日生於斯洛維尼亞首府盧布爾雅那(Ljubljana)。

1949年3月21日清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政治部保衛部長錢益民和司令部作戰科長尹健帶著100輛大卡車、20輛中小吉普車,分別從平、津兩地出發,到西柏坡迎接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遷往北平。

1949年3月21日,對戴笠死因一直懷疑的軍統少將沈醉再次來到戴山飛機墜毀現場,重新調查飛機墜毀的情況和尋找現場遺失的東西。

1949年3月21日,黨中央和毛澤東進入北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