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22日


代舞蹈是20世紀初在美國興起的舞蹈流派。創始人是伊莎多娜·鄧肯(1878—1927),她反對芭蕾的程式和形式主義傾向,提倡以自然的舞蹈動作、自由地表現思想感情。這不僅對僵化了的傳統觀念是個衝擊,為現代派舞蹈的發展開拓了廣闊天地,同時也使舞蹈藝術從少數權威壟斷中解救出來,使其成為民眾藝術。
繼鄧肯之後,第二代、第三代的現代派舞蹈家們,各自標新立異,備求其是。隨著現代舞在世界上廣為流傳,新的形式主義也滲透其中。各種現代舞派別不斷產生。其中主要有表現派、立體派、抽象派和動力派等。
表現派的現代舞宣揚感覺第一,把直覺看作是認識世界的唯一方法,確立沒有音樂伴奏的舞蹈。
立體派的現代舞強調舞蹈者“姿勢的外部變化”,用一種立體的東西覆蓋著人體服裝,由舞蹈者本人去移動這些服裝,實際上它表現的不是人,而只是服裝道具。
抽象派的現代舞是以抽象的語言去表現所謂純粹的精神世界,追求新奇、怪誕,居然出現裸體演員身塗顏料,輪流向幕布衝擊,讓觀眾欣賞污跡的樣式。
這些派別在西方並無多少觀眾,所有有些就自然被淘汰了。當前,現代舞已從最初芭蕾的反對派,進入和芭蕾互相滲透的時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