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年2月25日


維克多·雨果於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國貝桑松的一個軍官家庭。他在中學時代就對文學發生了濃厚興趣。他的文學活動是從他為《文學保守派》雜誌寫稿開始的。由於家庭的影響,雨果最初的詩頒大翻滾頌保工主義和宗教。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漢伊斯蘭特》獲撤了小說家諾蒂埃的讚賞。與諾蒂埃的結緣,促使雨果開始轉向浪漫主義產逐獺成為沒級派的首領。1827年雨果.為自己的劇本《克倫威爾》寫了長篇序言,即著名的浪漫派文藝宣言。在序言中雨果反對古典主義的藝術觀點,提出了浪漫主義的文學主張;堅持不要公式化地而是具體地表現情節。他特別宣揚了真善美與偽惡醜對照的原則。這篇序言在法、國文學批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830年,雨果浪漫戲劇代表作《歐那尼》的公開上演,標誌著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決定性勝利。
1830年七月革命後,雨果在政治上進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他的長篇名著《巴黎聖母院》就是這一時期的作品。這部作品奠定了雨果作為著名小說家的聲譽。
1848年“二河革命”開始時,雨果已成為堅定的共和黨人,並當選為制憲會議的成員,成為法國國民議會中社會民主左派的領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反革命政變。雨果立即發表宣言進行反抗,不幸遭到失敗。同年12月,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魯塞爾。
在長達19年的流亡生活期間,雨果始終堅持對拿破崙三世獨裁政權的鬥爭,並堅持寫作。1852年,他出版了對拿破崙三世進行李或嘲罵的政治小冊子《小拿破崙》。同年春,他又寫了《一件罪行的始末》,對反革命篡權進行了憤怒的控訴和無情的揭露。
雨果一生追隨時代步伐前進,是法國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861年,當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縱火焚燒了圓明園後發出了滿腔義憤。他義正辭嚴地寫道:“法蘭西帝國從這次勝利中獲得了一半贓物,現在它只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將圓明國輝煌的掠奪物象出來展覽。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國能擺脫重負,清洗罪責,把這些財富還給被劫掠的中國。”
1885年5月22日,法國偉大的民族詩人、著名小說家維克多·雨果在巴黎與世長辭。一百多年來,法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一直緬懷這位偉大的法國文化先驅者。雨果的不朽名著《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小說傑作至今為廣大人民所喜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