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1月1日,雍正帝連續頒發了十一道訓諭,對文武百官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內容如下:告誡總督,身為封疆大吏,乃澄清吏治之本,應竭忠盡職,不負皇恩。告誡巡撫,綏輯兆民,乃撫臣之責,應同心協力,以盡職守,不得貽害地方。告誡督學,身為學官,須廉潔持身,精勤集事,更要啟迪士子人品端正。告誡提督,要倡率將弁,簡任卒伍,整理器械,操練技勇。告誡總兵官,要以寧謐地方為念,且應文武輯睦,軍民調劑,各得其平。告誡布政司,職居方伯,責任重大,自當益矢公忠。告誡按察司,既要嚴刑立法,又要執法公正。告誡道員,職居協理,各有專責,凡事應親身經歷,以杜營私舞弊之陋規。告誡副將、參將、游擊等官,雖身居偏禆,亦應預定練兵之法,親校騎射,嚴試技勇,潔己律公。告誡知府,既為督撫監司之耳目,又為州牧縣令之表率,承流於上,宜化於下,必須廉潔自持,屏絕賄賂,奉公盡職。告誡知州、知縣,身為親民之官,乃吏治之始基也,品秩雖卑,職任甚重,務以愛民為先務,周察所屬,安輯鄉里。這十一道上諭反映了雍正帝整頓吏治的決心,揭開了雍正朝整頓吏治的序幕。
1月16日,為給八旗子弟以進身之階,雍正帝下令恢復,重設翻譯科。
三月
3月,法國又打敗了荷蘭,擄掠了全部財物,並於6月全部燒毀了城堡,放棄撤走了。
四月
4月,清政府開始實行攤丁入地政策。攤丁入地,又稱“地丁合一”、“丁隨地起”,是雍正朝開始向全國搶先的一項賦役制度的改革,旨在改變丁稅的徵收方法,即將丁銀攤入地畝一起徵收。
五月
5月,羅布藏丹津召集青海諸台吉會盟,宣布各部恢復原有稱謂,不再使用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等清朝封號,他自稱達賴洪台吉,總領各部,正式發動叛亂。
六月
6月,雍正帝發現有的太監在打掃時,拿著笤帚從寶座前昂頭而過,絲毫沒有敬畏之意,於是定下規矩,凡有御座地方,太監要以恭敬之心,急走過去。
七月
7月11日,兩浙巡鹽御史噶爾泰上奏摺請求仿樂戶例削除紹興府屬八邑之惰民丐籍。
八月
8月17日,雍正帝在召見文武大臣時,宣布了他所構想的秘密立儲方法。
十月
10月19日雍正帝因考慮到“國家建官分職,於翰林之選,尤為慎重,必人品端方,學問醇粹,始為無忝厥職”,於是下令:“將來揀選庶吉士,朕將親加考試。”
十二月
12月4日,雍正帝批准了佛格等人的請求,正式設定刑部現審司。現審司分為現審左司、現審右司,統稱現審司,專門輸在京八旗命盜案件,以及皇帝特交各衙門案件。
出生
1月,保爾·霍爾巴赫生於德國帕拉蒂拿特的平民家庭。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法國百科全書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祖籍德國,原名保爾·亨利希·迪特里希(PaulHeinrichDietrich)。
1月7日,巴里斯威·納拉揚·沙阿(Prithvi Narayan Shah)出生,1768年9月25日創建沙阿王朝,1768年9月25日~1775年1月11日間在位。
5月4日,池大雅生於京都。日本畫家、書法家。他和與謝蕪村同為日本文人畫代表人物。1767年4月13日卒。姓池野,幼名又次郎,名勤、無名,字公敏、貸成,號霞樵、大雅等。其父早亡,其母對大雅教育極為熱忱。
6月5日,亞當·斯密生,是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體系的建立者。
逝世
汪士鋐逝世,汪士鋐(1658——1723),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會元,官中允。書法與姜西溟(宸英)稱姜汪。得執筆法,書絕瘦硬頡頏張照,諸子莫及。
王鴻緒逝世,王鴻緒(1645——1723),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廣心子。康熙十二年(1673)榜眼(一作探花), 官至戶部尚書。精鑑賞,收藏書、畫甚富。書仿米芾而失其秀潤之氣,學董其昌腴潤有致,但不免弱。卒年79。
5月23日,仁壽皇太后醜刻死亡。仁壽皇太后從病到死,僅十幾個小時。
8月27日,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逝世。列文虎克在1675~1683年中,用顯微鏡首次發現了輪蟲、滴蟲和細菌。
雜譚逸事
萬泉民變:雍正元年(1723)冬,山西省萬泉縣發生了起農民反抗官府壓迫的事件。該縣知縣瞿某橫徵暴斂,魚肉鄉里,致使廣大農憶忍無可忍,終於聚集幾千人,直搗縣城,抗議瞿某的暴政。瞿某聞訊,驚惶失措,下令關閉城門,憤怒的農民衝破城門,闖入縣城。瞿某見勢不妙,攜帶幕僚、家奴越牆逃跑。農民們一舉焚燒縣衙。山西巡撫諾岷聞訊,一方面向朝廷參劾瞿某,一方面令平陽知府董紳擒拿為首者。董紳調集綠營兵和民壯二百人去鄉村拘捕,面對官兵,農民們被迫拿起刀槍,經過一場激戰,官兵幾乎全部被殺死。這時,董紳不得不親自出面,來到農民中間,他發誓不傷害百姓,只要交出三個人來,此事即可完結。他還親自寫了文書,保證對交出的人也不加殺害,這樣,才算把事態平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