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寶佑五年(1257年)2月,蒙古大汗蒙哥調動三路大軍全面侵宋,蒙哥的弟弟忽必烈親率大軍圍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其矛頭直指南宋都城臨安。理宗萬分慌張,派賈似道以右丞相兼樞密使的身份屯兵漢陽(今湖北漢陽),以援鄂州,賈似道本不學無術,他看到蒙古鐵騎驍勇善戰,鄂州岌岌可危。萬分驚恐之下,就秘密派人去向忽必烈求和,提出的條件是:“北兵若旋師,願割江為界,且歲奉銀、絹各二十萬”。忽必烈原本不想議和,這時突然得到蒙哥前線病逝的訊息,為了趕回蒙古去爭奪汗位,他就順水推舟答應了議和條件,率軍撤回北方去了。
元憲宗七年(1257年),彌勒部歸附元政權,至元十二年(1275年)設彌勒千戶於此,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彌勒千戶為州,稱彌勒州,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為彌勒縣,相沿至今。但是,也許是自然力與天意的使然,自修彌勒寺於縣境之錦屏山,佛教就在這塊土地上興盛起來。按佛法所云,諸事因緣而生,彌勒縣之名源於彌勒部,彌勒寺之名本於彌勒佛,寺與縣與佛同名之結合,因彌勒而彌勒,正應了一個“緣”字。這就使彌勒縣與彌勒佛之間有了種種美妙的傳奇故事,就有了“所說彌勒,即非彌勒,也是彌勒”之奧妙。
1257年年底,兀良哈台攻安南國(都城河內)。兀良哈台從雲南南下到東京平原,掠奪河內城(1257年12月)。
出生
劉玉 (道教人士)
劉玉(1257年~1308年)字頤真,號玉真子。南康建昌(治所在今江西南城)人。
家貧,力耕而食,篤志於神仙之學。為元初淨明道的革新者。劉玉自稱前後共遇仙人十次,歷時七年,終於得道,大闡淨明道宗,以“真忠至孝”、“本淨元明”之說化導徒眾。劉玉在何真公的基礎上,對淨明忠孝道法進行了改革,例如改良了何真公時期符咒的繁瑣用法,劉玉僅存鍊度一符;不執泥篆文,告斗不設斗燈,至誠而已。改革後的淨明教法,以封建倫理道德為核心。元至大三年(1308年),劉玉去世,傳於黃元吉。著作有《玉真先生語錄內集》、《玉真先生語錄外集》、《玉真先生語錄別集》等,收入《淨明忠孝全書》。
逝世
崔沆(?-1257年),是崔氏政權第三任獨裁者,崔怡之子。
1249年崔沆病故後,繼承大權,高麗政府封他為晉陽侯。崔瑀掌權期間,繼續了其父抵抗蒙古侵略的政策,死後封為濟眾康民功臣。
李昴英(1201年-1257年),字俊明,號文溪。廣東番禺(今屬廣州人),祖居隴右臨洮(今屬甘肅臨潭縣)。南宋名宦及詩人。寶慶二年(1226年)中進士,授予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年)被詔為太學博士,嘉熙二年(1238年)升遷至秘書郎(負責處理圖書收藏及抄寫)兼沂王府教授同年出任福建建寧憲倉提舉(主管茶、鹽產銷和監察工作)。其後不滿官場藉父喪為由引退至淳祐六年(1246年)再次出仕任右正言兼侍講,至淳祐十二年(1252年)升遷至江西提刑,兼任贛州知州,寶祐二年(1254年)授大宗正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翰林侍講學士封番禺開國男,賜食邑三百戶,可能番禺縣內所撥食邑戶數不足,再由東莞縣轄下的大奚山湊數[1]。寶祐三年(1255年)斥宦官董宋臣專權後告老還鄉,晚年居於廣州文溪,其後宋理宗想再邀李昴英出仕,但被拒絕,宋理宗後御書堂匾“久遠”[2]賜給他。至寶祐五年(1257年)八月逝世謚忠簡。
元好問(1190年-1257年),字裕之,號遺山,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世稱遺山先生。金、元之際著名文學家。祖先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隨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市)南遷洛陽,是唐代詩人元結後代。五歲時跟隨叔父住掖縣(今屬山東),七歲能詩,被稱為神童。宣宗貞祐二年(1214年),蒙古軍陷秀容城,避兵鄰縣陽曲北山。興定五年(1221年)進士及第。曾任國史院編修、南陽令、尚書省左司員外郎等職。正大八年(1231年)蒙古軍包圍汴京,圍城期間任尚書省掾,五月在亂離中攜友人幼子白樸,北渡黃河。金朝滅亡後,被元政權長期拘管於聊城(今屬山東),由聊城移居冠氏(今山東冠縣),編有《東坡樂府集選》、《唐詩鼓吹》,並致力於保存金朝文化,編成金詩總集《中州集》10卷、《金源君臣言行錄》、《壬辰雜編》等。晚年回到家鄉,築“野史亭”,致力於保存金代文獻。1257年卒於獲鹿(在今河北省),葬於故鄉繫舟山下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