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萘胺

1-萘胺,外觀與性狀 純品為無色結晶或塊狀,有惡臭,易升華。用作染料中間體,以及用於醫藥工業。

基本信息

1.物質的理化常數

:
國標編號 61830
CAS號 134-32-7
中文名稱 1-萘胺
英文名稱 α-Naphthylamine;α-Aminonaphthaalene
別 名 α-萘胺;α-氨基萘
分子式 C10H9N;C10H7NH2 外觀與性狀 純品為無色結晶或塊狀,有惡臭,易升華。
分子量 143.18 蒸汽壓 0.13kPa/104.3℃ 閃點:>110℃
熔 點 50℃ 沸點:300.8℃ 溶解性 不溶於水,溶於
密 度 相對密度(水=1)1.13;相對密度(空氣=1)4.93 穩定性 穩定
危險標記 15(毒害品) 主要用途 用作染料中間體,以及用於醫藥工業

2.對環境的影響

: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高鐵血紅蛋白形成作用,吸入後可能引起紫紺。液體對眼有刺激性。對皮膚有弱刺激作用。
本品的致癌作用尚無定論,但如長期接觸含有已知致癌劑β-萘胺的本品,有可能引起膀胱癌。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急性毒性:LD50779mg/kg(大鼠經口)
致突變性:微粒體致突變:鼠傷寒沙門氏菌10ug/皿。微生物致突變:枯草菌5g/L。
致癌性:IRAC致癌性評論:人為可疑性反應,動物為不肯定反應。
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的危險。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4.實驗室監測方法:
重氮苯磺酸比色法《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測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編
色譜/質譜法《固體廢棄物試驗分析評價手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譯
5.環境標準:
比利時(1984)禁止工人接觸此種致癌物質
6.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一、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誌,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用沙土、乾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然後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於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佩帶防毒口罩。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議佩戴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相應的防護服。
手防護:必要時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後,徹底清洗。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後再用。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給漱口,飲水,洗胃後口服活性炭,再給以導瀉。就醫。
滅火方法:霧狀水、二氧化碳砂土、泡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